踧踖
汉语词汇
踧踖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cù jí,释义:恭敬不安,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形容坐立不安徘徊不进貌。出自《论语·乡党》,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释义
1、恭敬不安的样子。2、徘徊不进貌。
出处
《论语·乡党》
例句
1、恭敬不安的样子。
论语·乡党》:“君在,踧踖如也。”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术踧踖,即调发军粮。”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臣惶怖战栗,诚不自安,每会见,踧踖无所措置。”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小时了了》:“韪大踧踖。”
唐 李朝威《柳毅传》:毅踧踖而受爵,饮讫,复以二觞奉二君。
全唐文》卷一七四:“踧踖蛇行,拜公卿之马首”。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宝玉因贾政在坐,早已踧踖不安。”
冰心《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陶先生仍旧踧踖的含糊的答应了一 声。”
2、徘徊不进貌。
·小雅·小弁》:“踧踧周道,鞫为茂草。”
《诗·小雅·楚茨》:“执爨踖踖,为俎孔硕。”《说文·足部》:“踖,踧踖。”《说文·足部》:“踧,行平易也。”
《广雅·昔韵》:“踖,踧踖,敬貌。”
司马光《上皇太后疏》:“彷徨而不自安,踧踖而不敢进。”
清 陈允衡《江上寄答》诗:“怀刺宾在堂,将前还踧踖。”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官大踧踖,锋棱顿减。”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6 04:07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