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刺葵
棕榈科刺葵属植物
江边刺葵(Phoenix roebelenii O'Brien)是棕榈科刺葵属的植物,茎单生或丛生,高1-3米,直径达10厘米,具宿存的三角状叶柄基部;叶长1-1.5(-2)米;羽片线形,长20-30(-40)厘米,两面深绿色;佛焰苞长30-50厘米;雄花序与佛焰苞近等长,雌花序短于佛焰苞;分枝花序长而纤细,长达20厘米;雄花花萼长约1毫米,花瓣3,针形,长约9毫米,雄蕊6;雌花近卵形,花萼顶端具明显的短尖头;果实长圆形,顶端具短尖头,成熟时枣红色。花期4-5月,果期6-9月。
形态特征
江边刺葵丛生,栽培时常为单生,高1-3米,稀更高,直径达10厘米,具宿存的三角状叶柄基部。长1-1.5(-2)米;羽片线形,较柔软,长20-30(-40)厘米,两面深绿色,背面沿叶脉被灰白色的糠秕状鳞秕,呈2列排列,下部羽片变成细长软刺。
佛焰苞长30-50厘米,仅上部裂成2瓣;雄花序与佛焰苞近等长,雌花序短于佛焰苞;分枝花序长而纤细,长达20厘米;雄花花萼长约1毫米,顶端具三角状齿;花瓣3,针形,长约9毫米,顶端渐尖;雄蕊6;雌花近卵形,长约6毫米;花萼顶端具明显的短尖头。
果实长圆形,长1.4-1.8厘米,直径6-8毫米,顶端具短尖头,成熟时枣红色,果肉薄而有枣味。花期4-5月,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江边刺葵垂直生长在海拔480-900米,常见于江岸边。中性,可在全日照下生长,也可生长于半阴处。较耐阴,耐旱,耐瘠。幼苗需要半阴的环境,忌暴晒。喜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土壤。抗冻性不强,可在热带至南亚热带气候下生长,冬季在0℃左右可以安全越冬。
分布范围
江边刺葵天然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以及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中国华南、东南及西南各地有栽培。
繁殖方法
江边刺葵一般用播种繁殖。果实10-12月成熟,采收以后,可直接播于沙床或盆中,并保持土壤湿润,2-3个月后出苗。小苗生长速度慢,可以在苗床上培育2年,等到苗长至4片叶左右再分床上盆或上营养袋栽种。江边刺葵幼苗稍喜阴,应放在半阴环境下培养。
栽培技术
江边刺葵可露地栽培,也可直接在盆中培育。
露地栽培:地栽宜选择河沙或珍珠岩掺入适量基肥,也可用细砂土。江边刺葵幼株需适当遮荫40%-50%,大株则需接受全日照,才能生长健壮。江边刺葵较耐旱,但缺水会引起基部叶片干枯,叶片变黄。在温暖湿润的季节,生长速度快,而且叶片浓绿有光泽。在生长旺盛时要半个月施肥1次,及时中耕除草,并补充肥料,才能满足生长需求。
盆中培育:盆栽土用草炭、河沙加适量的基肥配制而成。生长期间每隔半个月浇1次追肥。冬季气温较低,蒸发慢,要适当控制浇水,防止根系腐烂。较耐旱,几天不浇水植株也不会死,但会影响到下部叶片生长。冬季温度不应低于8℃,否则叶片发黄,干枯。在小苗期,应给予适当的遮阴,3年以上的大植株应放在日光充足处。
主要价值
观赏:株形丰满,枝叶拱垂似伞形,细密的羽状复叶潇洒飘逸,叶片分布均匀且青翠亮泽,稍弯曲下垂,是良好的庭园观赏植物,也可以盆栽观赏。在南部热带地区可作行道树和园林绿化树种。
经济:江边刺葵的叶片美丽,常被作为切叶。
保护现状
江边刺葵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
参考资料
江边刺葵.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9 21:3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