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法与协商民主》是2007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豪才。
内容简介
本书从协商民主与软法的相互关系着手,进而探讨我国协商民主的完善对我国软法未来发展的重大影响。是罗豪才教授主持的“软法与协商民主”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主要目的是将法治发展特别是宪政发展与协商民主联系起来,并进而以协商民主的兴起作为探讨软法未来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内在动力。
目录
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在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上的发言
一、软法在社会生活领域广泛存在
二、人民政协与软法的关联性
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
一、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
三、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四、加强人民政协重大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一些想法
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
一、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二、协商民主的内涵、外延和意义
三、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和自身建设
对协商民主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拓展公民表达诉求的民主渠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二、发扬协商民主是促进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政治保证
四、从实际出发改进和加强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
五、扎实有序地推进人民政协的政治建设和法律建设
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一、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民主形式的伟大创造
二、我国协商民主的四种基本实现途径
三、协商民主具有巨大的政治优势
四、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协商民主这一民主形式
加强政协理论研究推动政治文明建设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充分认识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借鉴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
协商政治: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基本形态
一、协商:共和政治在中国的基础
二、协商:民主集中制有效运行的机制
三、协商政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结论
对我国多党合作与人民政协的法学考察
——以“软法”为主要分析工具
一、现实问题
二、分析工具
三、我国多党合作与人民政协的宪法依据
四、我国多党合作与人民政协工作的基本法依据
五、我国多党合作与人民政协工作的操作法依据
六、结论
协商民主及其软法机制
——对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种分析
一、我国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社会背景
三、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构成
四、我国协商民主的模式
五、我国协商民主的运行机制和规范依据
论人民政协的软法机制
——人民政协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法治选择
一、软法机制适合于人民政协的法律性质和政治地位
二、人民政协制度体系呈现出显著的软法特征
三、人民政协主要运用软法机制履行三项主要职能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软法规范
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存在着大量的软法规范
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证明了软法规范在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三、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实行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形式
四、政党内部规范在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论政协规范的软约束力
——从软法的视角看人民政协的运行机制
引言
一、协商民主在当代世界的普遍兴起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三、政协规范制定主体所蕴涵的约束力
四、政协规范实施过程中的开放协调机制
五、政协规范本身的吸引力
六、党和政府的自律性
七、国内外社会舆论的监督
软法规范下的协商民主之旅
——以历年人民政协章程的修改为视角
一、修改的动因
二、章程的软法性质
三、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其范围一直在扩大,体现了协商的广泛性
四、协商方式多样化并以提案的方式为主
寻求不一致的一致
——试论软法与协商民主机制的结构性耦合
引言
一、系统与环境的结构性耦合
——源自卢曼的观察视角
二、作为系统的软法——效力程度不同的“自创生”规则系统
三、软法与协商民主机制的结构性耦合
——寻求不一致的一致
四、结语
软法的未来:走向回应型法
——以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背景
引言
一、协商民主的要素与困惑
二、协商民主与软法之治
三、我国软法的未来
民主形式与公共治理
协商民主何以可能
协商民主的价值研究
中西方协商民主制度比较研究
中国法治进程中的软法问题及软法现象分析
高等教育领域软法现象初探
附录
软法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及其启示
“软法”概念探微
软法之治与构建和谐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