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车相依(拼音:fǔ chē xiāng yī)是一个
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
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
春秋·
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春秋时,
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就找借口说,虢国经常骚扰晋国边境的百姓,要发兵灭了
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
虞国,
晋国的军队要想讨伐虢国,就必须借道虞国。一日,晋献公问殿下的大臣:“攻打虢国,我国将士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蝇头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一些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我想,他不会不答应我们借道的。”晋献公一听,内心很是不快,踌躇了一会,没有回答。葡息看出了晋献公的这点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被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寄存在虞国国君那里罢了。”晋献公于是采纳了荀息的计谋。
与预料的一样,虞国国君见到晋国送来的珍贵的宝物,心花怒放,当听到说要借道虞国讨伐虢国之事时,也不假思索,一口应承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此事后,赶快上前劝道:“这事要从长计议,不能答应的借道的事情。虞国和虢国是近邻,唇齿相依的关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彼此之间相互帮忙,万一虢国灭了,晋国军队在回程的时候,也可能顺便进攻我们,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得好‘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的保护,牙齿就会感到很寒冷。借道给晋国的事万万使不得。”虞国国君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专程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好,难道咱们能不答应这事吗?”于是,摆手让他不要再劝说。宫之奇见到虞公国国君一意孤行,肌目寸光,他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匆忙离开了虞国。果然不出所料,晋国军队在借道虞国消灭虢国后,在班师回朝时,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国国君俘虏了,灭了虞国。
关系密切的双方,利害也相关,一方受到打击,另一方必然不得安宁。因此人们不管在做什么事的时候,一定不要目光短浅,要从全局来考虑问题。危害自己的事情不做,那么危害他人的事情,也是万万不能做的。不能仅仅以为,一些事情是他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所以,我们不能做事太自私,要多为其他人的利益考虑。
“辅车相依”指颊骨与牙床互相依附。(一说辅为车两旁之板,大车载物必用辅支持,故辅与车有相依之关系。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宋·
薛居正《旧五代史·梁书·朱瑄传》:“巢、权继为蛇虺,毒螫中原,与君把臂同盟,辅车相依。今贼已平殄,人粗聊生,吾弟宜念远图,不可自相鱼肉。”
宋·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八:“居则保辅车相依之安,动则成首尾俱应势。”
宋·
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古谚有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仆与刘备实有唇齿相须之势。”
明·
刘基《春秋明经·晋人执虞公》:“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宫之奇言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