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
伞形科当归属的一种植物
白芷(学名: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 Hook. f. ex Franch. & Sav.),别名香白芷、走马芹、兴安白芷等,为伞形科当归属的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其根圆柱形,茎基部通常带紫色;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叶片轮廓为卵形至三角形,下部为囊状膨大的膜质叶鞘,常带紫色;末回裂片长圆形,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总苞片通常缺或有1-2,成长卵形膨大的鞘;小总苞片线状披针形,膜质,花白色;无萼齿;花瓣倒卵形;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黄棕色,有时带紫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植物学史
栽培历史
白芷在中国的栽培历史,似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在屈原的《离骚》中就多次出现栽种白芷的诗句。但诗人是为了什么目的(是否为了入药)栽培、栽种的又是哪一种植物,尚无从查考。真正可以作为依据的文献是大约2000年后明末卢之颐(1598-1664年)所著的《本草乘雅伴偈》,书中载有:“白芷,所在有之,吴地尤多,近钱塘、笕桥亦种时矣。”直到解放后,杭州的笕桥仍然是杭白芷的栽培基地。因此,可以认为,白芷在江浙一带的栽培最迟始于明代前后。
70年代,在编写《中国植物志》(伞形科)的过程中,曾对当时中药白芷的主产地进行过栽培历史的调查。调查结果为四川的遂宁(川白芷的主产地)所产川白芷为大约200年前自浙江引种;河南的禹县(禹白芷的主产地)所产禹白芷在解放前30年代前后开始栽培,种源不明,解放后规模扩大;河北的安国(祁白芷的主产地),情况不明,但栽培历史据估计不到200年。另外,据1959年出版的《山西中药志》载“绛县人工栽培(白芷)已经成功”。由此可见,山西省在此之前并无栽培白芷的历史。
释名
在中国,白芷之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 《离骚》:“菉蘋齐叶兮,白芷生”,历代本草均以“白芷”作为药材正名,然而白芷自古别名众多,仅《楚辞》一书中便有“白芷”、“芳芷” 、“茝(zhǐ)”、“辟芷”、“药芷”、“芳虈(xiāo)”等多种称呼。又如许慎《说文解字》言:“楚谓之蓠,晋谓之虈,齐谓之茝”,不同地区对白芷的称谓也不同。《本草纲目》收录的白芷别名最为齐全,“白茝”(音止,又昌海切)、“芳香”(本经)、“泽芬”(别录)、“苻蓠”(别录)、“虈”(许骄切)、“莞”(音官)、“叶名蒚麻” (音力)、“药”(音约)”。
本草考证
白芷在中国早期作为香草为人所知,别名众多,且有同名异物的情况,入药均以白芷作为正名。历代白芷主流基原为白芷(Angelica dahurica)和台湾白芷(Angelica dahurica var. formosana)的野生品或其栽培品种祁白芷(Angelica dahurica cv. 'Qibaizhi')、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cv. 'Hangbaizhi')。
唐代以前多用山西、山东等省的野生白芷,推测其基原为雾灵白芷,《中国植物志》已将雾灵白芷和兴安白芷并为一种Angelica dahurica。宋代以后泽州白芷逐渐绝迹,而吴地野生的台湾白芷Angelica dahurica var. formosana因资源下降,至明代形成人工栽培,并逐渐形成现代的栽培变种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cv. 'Hangbaizhi',成为明清以来的主要商品白芷。四川早期亦有野生,至明代以来遂宁从浙江引种栽培,而形成川白芷另一道地产区。明中期河南禹州开始有栽培白芷,禹白芷Angelica dahurica cv. 'Qibaizhi'应是华北一带的野生白芷Angelica dahurica经过驯化后形成栽培变种。祁白芷的栽培历史不早于20世纪3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成新产区,所种品种鉴定后亦为Angelica dahurica cv. 'Qibaizhi'。安徽亳州正逐步代替杭白芷成为白芷的主产区,但种质资源复杂,品质也参差不齐。现代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cv. 'Hangbaizhi'和Angelica dahurica cv. 'Qibaizhi'已成为药材白芷的主流基原。
形态特征
白芷为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
根和茎
根圆柱形,有分枝,径3-5厘米,外表皮黄褐色至褐色,有浓烈气味。茎基部径2-5厘米,有时可达7-8厘米,通常带紫色,中空,有纵长沟纹。
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有长柄,叶柄下部有管状抱茎边缘膜质的叶鞘;茎上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轮廓为卵形至三角形,长15-30厘米,宽10-25厘米,叶柄长至15厘米,下部为囊状膨大的膜质叶鞘,无毛或稀有毛,常带紫色;末回裂片长圆形,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多无柄,长2.5-7厘米,宽1-2.5厘米,急尖,边缘有不规则的白色软骨质粗锯齿,具短尖头,基部两侧常不等大,沿叶轴下延成翅状;花序下方的叶简化成无叶的、显著膨大的囊状叶鞘,外面无毛。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直径10-30厘米,花序梗长5-20厘米,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伞辐18-40,中央主伞有时伞辐多至70;总苞片通常缺或有1-2,成长卵形膨大的鞘;小总苞片5-10余,线状披针形,膜质,花白色;无萼齿;花瓣倒卵形,顶端内曲成凹头状;子房无毛或有短毛;花柱比短圆锥状的花柱基长2倍。
果实
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黄棕色,有时带紫色,长4-7毫米,宽4-6毫米,无毛,背棱扁,厚而钝圆,近海绵质,远较棱槽为宽,侧棱翅状,较果体狭;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
分布范围
白芷产于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在欧洲及北美洲部分地区也有分布,在中国北方各省多栽培供药用。
生长环境
白芷常生长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及山谷草地。
生长习性
白芷是深根性植物,适宜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含腐殖质多的砂壤土,喜温暖湿润气候,怕高温,能耐寒,适应性强。种子在15℃以上即会发芽,幼苗能耐-6-8℃的低温,在5-15℃能正常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15-28℃,在24-28℃条件下生长最快,不耐30℃以上高温。白芷喜光照,忌积水,对水分的要求以湿润为适度,整个生长期怕干旱,喜向阳、光照充足的地势,过于荫蔽则植株纤细。花期7-8月,果期8-9月。
人工繁殖
白芷用种子繁殖,一般采用直播,不宜移栽,移栽植株根部多分叉,主根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质量。适时播种是获得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过早播种,冬前幼苗生长过旺,第2年部分植株会提前抽薹开花,根部木质化或腐烂,不能作药用,影响产量;过迟因气温下降,影响发芽出苗,幼苗易受冻害,幼苗生长差,产量低。隔年种子发芽率低,新鲜种子发芽率高,生产上选用当年收获的新鲜种子播种,一般以秋播为主,春播产量低,质量差。
栽培技术
选地
白芷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比较湿润的砂质壤土中栽培。土质过黏、过砂易导致主根分叉,影响产量和质量。沙土种植白芷,易耕作,种植的白芷分枝少,但白芷产量较低,白芷最佳栽培土壤为微团粒或团粒结构土壤。
水肥管理
白芷耐肥,但一般春前应少施或不施,以防苗期长势过旺,提前抽薹开花。春后营养生长开始旺盛,可追肥3-4 次。第1-2次在间苗、中耕后进行,第3-4次在定苗后和封垄前进行。施肥选择晴天进行,见雨初晴或中耕除草后当天不宜施肥。施后随即培土,防止倒伏,促进生长。追肥次数和每次的施肥量依据植株的长势而定,快要封垄时植株叶片颜色浅绿不太旺盛,可再追肥1次,叶色浓绿生长旺盛,可不再追肥。
白芷喜水,但怕积水。播种后,土壤干燥应立即浇水,无雨天,每隔几天就应浇水1次,保持幼苗出土前畦面湿润,利于出苗;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以防出现黄叶,产生较多侧根;幼苗越冬前要浇透水1次。第2年春季以后配合追肥适时浇灌,伏天更应保持水分充足。如遇雨季田间积水,及时开沟排水,以防积水烂根及病害发生。
病虫防治
白芷在整个生长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发生,并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常见病害有斑枯病、根腐病、黑斑病等。斑枯病严重时会引起叶片枯死,植株早衰,可施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等药剂进行防治;根腐病会引起植株腐烂,需在采挖、运输和加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白芷周皮不被破坏,采挖后应及时加工干燥;黑斑病病害侵染源主要是留种株的病叶和田间病残体,在生产上做好秋季田间病残体的清理,及时摘除留种株上的病叶同时配合药剂防治,可有效减少病害发生。
主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地老虎等。红蜘蛛主要危害白芷叶片,影响光合作用而造成减产,可施用吡虫啉、杀螨威等药剂进行防治。 蚜虫主要以成虫、若虫为害嫩叶及顶部,可在发生期喷杀螟松或乐果乳油进行防治,每隔7天喷1次,连续数次。
下级分类
白芷种下具有3变种,具体如下:
台湾独活
台湾独活(学名:Angelica dahurica var. formosana),别名野当归、大本山芹菜等。该变种与白芷原种的不同在于果实和种子有毛,但分枝下部的子房和果实无毛或有很少的毛。其特产于中国台湾北部,中国曾将A. formosana称为浙独活,认为是中药杭白芷的原植物。考杭白芷为一长期栽培植物,在浙江等省未见有野生分布,是否本种尚待进一步研究。
杭白芷
杭白芷(学名:Angelica dahurica 'Hangbaizhi' C. Q. Yuan & Shan)。该变种与白芷的植物形态基本一致,但植株高1-1.5米。茎及叶鞘多为黄绿色。根长圆锥形,上部近方形,表面灰棕色,有多数较大的皮孔样横向突起,略排列成数纵行,质硬较重,断面白色,粉性大。
祁白芷
祁白芷(学名:Angelica dahurica cv. Qibaizhi),别名禹白芷等。该变种的植物形态与杭白芷一致。根圆锥形,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散生,断面灰白色,粉性略差,油性较大。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白芷的根和叶皆可入药。其根为中药材白芷的来源,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主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病,毒蛇咬伤。其叶为中药材白芷叶的来源,味辛,性平,具有祛风解毒的功效,主治瘾疹,丹毒。
经济价值
白芷根的水煎剂有杀虫、灭菌作用,对防治菜青虫、大豆蚜虫、小麦杆锈病等有一定效果。嫩茎剥皮后可供食用,白芷还可以作成美容的油脂剂。
毒性
白芷含白芷毒素、花椒毒素、东莨菪素等,少量白芷毒素对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有兴奋作用。服用白芷中毒的表现为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深长,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大剂量能引起强直间歇性痉挛,甚至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应及时予以吸氧,催吐,洗胃等处理。
植物文化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不管患者贫富,他都认真对待,老百姓感动得不得了。来找扁鹊看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药汤熬了一锅又一锅,药渣都没时间清理,只能暂时倒在家门外,渐渐地竟堆成了一座药渣堆。有些实在排不上队的患者,病急了就胡乱抓把药渣回家煮水喝,这些药渣居然还真治好了一些感冒风寒、腰腿酸痛、牙痛、眉骨痛的患者。事情传开了以后,扁鹊也觉得很奇怪,于是他专门过去检查了一下药渣堆,结果发现药渣堆里长出了不少开着小白花的青草,扁鹊尝了一下,满嘴辛味,心中疑惑顿生“难道就是这种青草的功效?”扁鹊吩咐弟子采了一大把这种青草,用其根煎了一锅药汤,真神了,这药汤还真管用,能治不少的常见病,而且镇痛的效果还很明显。从此,这种青草就入了药,因为它是无意中被发现的,老百姓都拿它当作不花钱白治病的神药,所以就按谐音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白芷”。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1 19:41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