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乌尔鼠兔
鼠兔科鼠兔属动物
达乌尔鼠兔(学名:Ochotona dauurica)别名兔鼠子、耗兔子、啼兔、蒙古鼠兔、达呼尔鼠兔,属于兔形目、鼠兔科、鼠兔属的一种地栖哺乳动物。
形态特征
外形
体形中等,较粗壮,体长150一200mm,体重73—170g;头大,外耳壳呈椭圆形;吻部较短,上唇纵裂为左右两瓣。四肢短小,后肢长约26-31mm,后肢略长于前肢,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趾端隐藏在毛被中,爪较弱;无尾。
毛色
夏毛短而稀,背面为沙黄色、土黄色或沙黄褐色,间杂一些黑色细毛;耳后有一淡黄色区,耳内侧土黄色,周缘白色。冬毛长而密,背面自吻端至尾基部均为沙黄褐色;吻侧具黑色或沙黄色的长须;眼周有窄黑色缘;耳背面黑褐色,内侧沙黄褐色,耳缘具有明显的白色边缘;腹面毛基部灰色,尖端污白色,喉部有一土黄色斑,并延至胸部;四肢外侧与背部毛色相同,内侧较淡,足背面为沙黄色或污白色,腹面具浅黄褐色而且较硬的短毛。
头骨
头骨中等大小,鼻骨狭长,前端稍微膨大,向后逐渐变窄,末端弧形;额骨中部明显隆起;顶骨前部隆起,后部扁平;具人字嵴和矢状嵴;颧弓较粗壮,后端延伸成一长的突起;左右前颌骨仅在腹面前端相接,门齿孔与腭孔愈合;犁骨露于外方;听泡大。
牙齿
上门齿两对,前后排列,第一对大而弯曲,前面内侧具有明显的纵沟;第二对门齿较小,紧靠前齿后方呈棒状。第一对上前臼齿较小,呈扁圆柱状,其余上前臼齿及上臼齿形状不规则,内侧均具两个突棱。下门齿一对,平直而长,斜向前伸出。第一下前臼齿呈不规则形,外侧有3个突出棱;第二下前臼齿与前2个臼齿形状基本相同,第三下臼齿仅具单个齿嵴。
生活习性
食性
达乌尔鼠兔为草食性动物,主食植物根、茎、叶,偶或取食农作物种子。夏季以禾本科莎草科冷蒿锦鸡儿等为主,也食小麦、马铃薯、苜蓿等幼苗;秋季则加害果实。生长季节主要食植物的绿色部分。最喜食植物的茎叶,如变蒿、双齿葱和二裂委陵菜。1只成年鼠兔平均日食鲜草59.85g,1年采食约21.85kg鲜草。有储草习性,每年8至10月储草,先将牧草咬断,然后拖至洞口附近堆成小堆,每堆3-5kg,待晾干后拖入洞内储藏,供冬季食用,鼠兔数量多时,在2~3k㎡的面积内可见近千个草堆。。主要储存的植物有菊叶委陵菜铁杆蒿、变蒿、木地肤冷蒿等。
活动
达乌尔鼠兔营白昼活动,不冬眠,全年均活动,当春季气候变暖时,头年冬季储存的草已吃尽,为寻找绿色植物,活动范围扩大,活动半径10-20m或更远。春季中午不热,日活动为单峰型。夏季日照增长气候炎热,为了避免日光曝晒,中午停止活动。早上4:30-10:30,下午17:30-20:00外出活动,由于食物丰富,活动范围较春季缩小。秋季气候变凉,中午日光不如夏季强烈,活动又变成单峰型,是全年活动最长的季节,为储草作准备,清理仓库,待草由绿转黄时开始储草。冬季严寒出洞外活动的时间较短,在积雪时仍然活动。在雪下挖有通道,并有洞口开于雪面。上午无风时,喜在洞口晒太阳,有时,亦在雪上活动,但一般活动范围不超过10m,稍有风雪就立即跑回洞中。
洞系
达乌尔鼠兔营群栖穴居生活,洞系可分为简单洞(夏季洞)和复杂洞(冬季洞)。简单洞多数只有一个洞口,无仓库。复杂洞具3-6个圆形至椭圆形洞口,直径约5-9cm。洞口附近有球形粪便鲜粪草黄色,陈粪灰褐色,洞口间具宽约5cm的网状跑道。洞口通道与地面成30-40°的角度并延伸约50cm后与地面平行。洞道结构复杂,弯曲多支,总长约3-10m。洞道中部具一窝巢内铺以碎草,窝形扁平。距洞口不远处有仓库1-3个。
生长繁殖
达乌尔鼠兔的繁殖因地区、海拔高度而不同。一般每年繁殖2次或3次,于当年的4~7月(或3—9月)进行,6月繁殖率最高,妊娠期15-20天,每胎产5-12仔,最高14仔。7天后幼鼠兔就可随母鼠兔在洞外活动,雌性幼崽21天即性成熟,繁殖力强。
栖息环境
达乌尔鼠兔是东蒙温旱型动物,栖息于高原丘陵、典型草原和山地草原。河西走廊以蒿草群落的草地最为常见。栖息地常有由萎陵菜、锦鸡儿等组成的矮小灌丛。在祁连山东段以沙草科为主要建群种的植被阳坡草甸草原为多。如山丹境内南面祁连山前山阶地草原上该鼠兔数量多,密度高,对草原破坏十分严重。挖洞于生长有锦鸡儿、芨芨草根旁的地埂上,山坡农田、草原、塬地边缘。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青海、宁夏等地。中国以外见于俄罗斯和蒙古国。
种群特性
在不同栖息地或分布区,达乌尔鼠兔种群数量差异很大;在内蒙古,一公顷草场上平均有洞口35个,一日内盗洞率为30%;在青海同德巴滩,平均每公顷有洞口336.9个,密度高的地区甚至高达500个以上,中等密度地区洞口系数为0.125只/洞口,折合每公顷有鼠兔28只。
种群数量的变动很大。从秋季到翌春其密度仅为原来的1/25-1/30。年度的数量变动亦十分显著,高数量峰年密度可超过低谷年10倍以上。在于草原常与布氏田鼠互相更替,当草场植被较好时,鼠兔增多;草场退化时,布氏田鼠数量高。
亚种分化
危害
达乌尔鼠兔种群数量变动较大,数量多时能够对草原形成危害。对草原危害主要表现为:达乌尔鼠兔主要以农作物及牧草为食,与家畜争草,减少产草量,对农牧业有一定的危害;它们为群居性的动物,洞系占地面积较大,盗出的土丘覆盖草场,地面上鼠道纵横交错,上面不长草,密度高时,对草原形成危害。洞道距地面浅,常使经过的牲畜踏陷造成折腿;在山坡地区的洞道,常造成水土流失,有些地方变成寸草不生的砂砾之地。同时它又是疫源动物,为鼠疫菌的传播者和储存者,能传播疫病,在某种程度上给牲畜及人类造成危害。
防治方法
参考资料
Ochotona dauurica.flickriver.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5 22:4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