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旦
汉语词语
达旦,汉语词语,拼音为dá dàn,意思为整整一夜,直到天明,出自《汉书·刘向传》。
释义
1、整整一夜;直到天明。
2、指直到第二天早晨。
出处
1、《汉书·刘向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
2、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寇莱公﹞自少年富贵,不点油灯,尤好夜宴剧饮,虽寝室亦燃烛达旦。”
3、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
4、清·昭连《啸亭杂录·黄文襄》:“公素咯血,既理军务,中夜辄起,或张目达旦,致积劳成疾。”
5、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乙校昨夜通宵达旦,将赤化书籍完全焚烧矣。”
例句
他通宵达旦地工作。
参考资料
达旦.汉典.
达旦.百度.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8 21:44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