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嘉兴
元代萨都剌诗作
《过嘉兴》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的开头二句用大笔濡染,勾勒一幅千岩万壑、云蒸霞蔚的三山云海图;三四句,写“薄帆”进入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五至八句是作者用诗人兼画家的笔触,对江南水乡风景进行细致的刻画;九十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夜幕下吹笛之景;结尾二句,写乐曲引起诗人心灵的感受,不着痕迹地透露出自己对吴中水乡无限依恋之情。全诗运笔自如,着色淡雅,可谓心与景会,再现了江南水乡春末景色。
作品原文
过嘉兴
三山云海几千里1,十幅蒲帆挂烟水2。
吴中过客莫思家3,江南画船如屋里。
芦芽短短穿碧沙4,船头鲤鱼吹浪花。
吴姬荡桨入城去5,细雨小寒生绿纱6。
我歌《水调》无人续7,江上月凉吹紫竹8。
春风一曲《鹧鸪词》9,花落莺啼满城绿。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三山:指福州的三座山,即于山、鸟石山和越山。
2.蒲帆:蒲席作的船帆。烟水:烟波。
3.吴中:今江苏苏州吴县区,古称吴中。
4.芦芽:刚出土的芦苇幼芽。碧沙:长满绿草的沙滩。
5.姬:对妇女的美称。桨:划船的器具。
6.小寒:即小寒食,寒食节的第二天。
7.《水调》:《水调歌》,乐府商调曲名。《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引《乐苑》说,《水调歌》为隋炀帝开汴河幸江都时所制,第五遍五言声调最为怨切。唐人又演为大曲名《新水调》。
8.紫竹:指竹箫。
9.《鹧鸪词》:即词牌《鹧鸪天》。
白话译文
三山云海远隔几千里,烟波浩渺十幅蒲帆高挂。
吴中过往的客人不要思乡,江南的画船就像家。
短短的芦芽穿出了绿沙地,船头鲤鱼风吹起白浪花。
吴地美女荡着双桨进城去,小寒时节细雨濛濛像绿纱。
我唱《水调》无人接续,江上月色清冷吹紫竹。
春风里吹一曲《鹧鸪词》,花落莺啼满城都泛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萨都剌生长在北方,当时离开大都沿运河南下,前往福建赴任,途经嘉兴,眼见江南的秀丽景色,诗人从一个异乡人的角度,用充满新奇感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营造了一幅云水茫茫、青山掩映的绮丽画卷,点明此行的目的地是福州,写景又兼叙事,却没有斧凿痕迹,可谓妙笔。这两句意境开阔,远景可见千里云烟,青山耸立;近景则有一艘帆船在烟水缭绕中缓缓穿行。诗如画,画如诗,显示出萨都剌在诗歌和绘画方面的双重功力。烟水迷茫,美则美矣,但是容易产生前途何在的怅惘之情,在开阔高远的意境之中,又不免略带一点旅途的忧伤。
三四句则回应了上句里淡淡的旅途忧思。作者安慰自己,即使离家千里,但在如画的江南景色里,尽可乐而忘忧,用不着思乡,也不必惆怅。作者从北方来,面对江南美景,怡情开怀,因此要抛弃羁旅之思,敞开心胸来尽情享受美丽的水乡景色。
五六句描写了河岸的芦苇,河边的白沙和鲤鱼。这是一幅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水乡景色。“芦芽”即芦苇的嫩芽,是江南特有的景物,苏东坡描写江南春景,曾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名句。“芦芽短短穿碧沙”写的也正是初春芦芽破土而出的景象,“短短”二字尤能表现春天刚刚来临、万物苏醒生长的感觉;而“穿”字则描摹出芦芽生长的锐气,陆游曾有“芦芽刺岸沙”句,“刺”与“穿”都表达同样的意思;以“碧沙”形容沙岸,初读感觉有点突兀,然而联想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名句,则沙岸被芦苇的嫩芽所覆盖,渲染成一片新绿。到这里为止,全诗一直都表现静态的美景,忽然静态被打破了,“船头鲤鱼吹浪花”,欢跃的鲤鱼,泼喇喇的水声,立刻带来了勃勃生气。这两句选取了江南特有的景色,远可见芦芽、碧沙,近可见鲤鱼翻浪,远近兼顾,又动静结合,画面层次感极强。
诗的七八句写吴地女子摇着船桨划船进城之景。在水网绵密的地方,无论男女老少,皆能以船代步。一个江南女子,咿咿呀呀地摇着小舟,穿行在江上,这本身就是一幅非常妩媚的风情画,很容易引起外乡人的注目。作者目送吴姬摇着船入城,渐去渐远,暗示着暮色来临,江上诸人逐渐归家。只有作者这样的过客,无家可归,仍然留在江上;想到这里,作者心情逐渐低落,从刚才的欢快又掉入若有若无的忧郁,这才发现细细的雨雾带来了丝丝寒意。吴姬、荡桨、细雨,都表现出江南柔媚、温馨的特点。
诗的九十两句,描写诗人随着夜幕降临,暂时忘却的乡愁又涌上心头。“水调”据传由隋炀帝所作。放声高歌一曲《水调》,但是却没有人唱和;周围很静寂,没有人理解自己的心思,没有知音,在这江上,诗人显得非常寂寞。这时候江上月色清冷,从某个地方远远地传来了悠扬的箫声。“紫竹”这里可能指紫竹箫,因为箫声比其它乐器更加低沉呜咽,与作者的轻愁和周围清泠泠的月光也更协调。
末尾两句,诗人在春风里听到了远处传来《鹧鸪天》的乐曲,仿佛看到落花飘飞,黄莺婉转鸣叫,而城里正一片绿荫葱葱。正是“草长莺飞二月天”,从入耳的曲子里,作者想像到春满江城的景色,这是箫声带来的感受。这里提到的“鹧鸪”,既指“鹧鸪天”曲牌,又有别的含义。鹧鸪是南方禽类,传说这种鸟无论飞往哪个方向,一展翅必然先往南飞,因此被南方人视作思乡的象征,唐诗人郑谷有“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之句,因为听到鹧鸪词,能让在异乡的江南人油然而起思乡之情。鹧鸪的叫声又被模拟成“行不得也哥哥”,对于离家出行的人来说,这一声声啼叫让人想起家人的挽留,尤其令人伤怀。萨都剌作为来到江南的异乡人,听到一曲《鹧鸪天》,既勾起了乡愁,又暗示江南对他的挽留和他对江南美景的无限留恋。整首诗从气象开阔的千山苍茫开始,结尾于乐曲所带来的满城春色,心情几度起伏,最后在依依不舍中结束。
这首诗是萨都剌被后人传诵的写景纪行佳作。明人张习在《雁门集》题识中,认为《过嘉兴》的特点是“婉而丽,切而畅”,即诗笔温婉清丽,又精辟流畅,非常恰当地总结了整首诗的风格。清人蔡琰在他的《读元人诗》中评价萨都剌的诗风,特意化用这首诗的诗句,概括为“十幅蒲帆江上路,横吹紫竹太玲珑”,可见《过嘉兴》在后人心目中的位置。
在这首诗里,萨都剌用山水画般朦胧而又优美的笔触,细腻地描写了被云烟笼罩的远山、被芦芽染绿的江岸,鲤鱼翻浪、吴姬荡桨,细雨绵绵、月色箫声,这些江南景物逐一在诗中展现,却又不觉得堆砌,只觉得每样都不可缺少。写法上或静或动,或虚或实,结合得很巧妙,充分展现了萨都剌“风流俊爽”的风格。最后一曲《鹧鸪天》,可谓余音袅袅。宋人张咏有一首《闻鹧鸪》:“画中曾见曲中闻,不是伤情即断魂。北客南来心未穏,数声相应过前村。”意思是鹧鸪的啼声曾在书本中见过,曾在乐曲中听过,它们都与忧伤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北方来的客人到了南方,心还没有安定下来,听到数声鹧鸪,还没有反应过来,它们已经以鸣叫声互相呼应着迅速飞走了,只把一片又甜蜜又忧伤的情思留给异乡人。“北客南来心未稳”,其实也是萨都剌此时心境的写照吧。
名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龙德寿:诗人乘华美的游船,穿行于迷人的江南水乡,淡淡烟波,芦芽绿沙,吴姬荡桨,鲤鱼浪花,目不暇接;还有那忧怨的笛声,黄鹂的鸣唱,禁不住勾起了游子思乡的情怀。全诗运笔自如,着色淡雅,可谓心与景会,再现了江南水乡春末景色。(《元好问萨都剌集》)
作者简介
萨都剌(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蒙古族。父因军功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故为雁门人。泰定进士,授翰林应奉,后出任南御史台掾、淮西宪司经历等职。弃官后隐居安庆司空山。诗多写自然景色,清新绮丽。有《雁门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3:02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