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戏,因发源于黄梅县,人们自然地把她称为黄梅腔或
黄梅戏、
黄梅调。黄梅县地势北高南低,一当长江决口,酿成
水灾,灾民携儿带女组班唱戏谋生,黄梅戏广为传播到
皖西南、
赣东北、
鄂东南50余县,与当地的民间说唱和语言相结合,形成了不同
流派不同特色的黄梅戏、采茶戏。
在黄梅,清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全面实现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其中,不少取材于黄梅的
真人真事,如《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过界岭》等。
1956年11月14日在湖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1958年4月在
武汉市洪山礼堂演出,王艺修扮演改编后《过界岭》中
於老四。
1956年,黄梅县新生剧团(黄梅县黄梅戏剧院的前身)的创始人之一,乐柯记饰演《过界岭》中的张二女,获黄冈地区地方戏表演一等奖。同年4月,获湖北省首届戏曲会演荣誉奖。
1958年4月,《过界岭》在武汉市
洪山礼堂演出,受到国家主席毛泽东及其他领导好评,王艺修扮演於老四。
黄梅戏史料专家
桂遇秋发表、出版黄梅戏著述,其中,较著名的有《黄梅采茶戏唱腔集》、《过界岭》。
由传统剧目《过界岭》改编的大型黄梅戏《於老四与张二女》(又名《
於老四和张二女》),1987年晋京,在
中南海演出受到观众好评。1988年参加湖北省首届艺术节,获舞美金奖和导演、音乐、演员银奖。
梅白把黄梅县黄梅戏剧团请到
武汉,同剧团的人商量该拿出什么节目?有人说,《过界岭》这类
传统剧目,就怕被说是黄色的低级趣味。毛泽东听了汇报,哈哈大笑:“到底是什么色?看了才知道。我们这些人是红色的嘛!”梅白讲了於老四与张二女恋爱的情节和与此有关的几个传统剧目。毛泽东听了严肃起来:“不能把人民
喜闻乐见的、土里土气的东西,斥之为低级趣味!”
当夜,毛泽东在洪山礼堂聚精会神地欣赏了“原始”的黄梅采茶戏,不断点头称赞,“有意思”、“有风格”……隔天,毛泽东谈了他的看法:“文化要交流,国际之间要交流。黄梅采茶戏发展到现代黄梅戏,是一个进步、交流的结果。几个节目的共同特点,是乡土风味,很感人。你们的采茶戏跟湖南的花鼓戏一样,使本地人有亲切感,喜闻乐见,是自然的。我这个湖南人,对你们黄梅的这个戏,也有亲切感。艺术也是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艺术要有民族特色、乡土气味……不能随便说什么‘色’,我说只要是劳动人民的本色……”
黄梅县戏剧团在武汉洪山礼堂的这次汇报演出,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
刘少奇、
周恩来、
朱德等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