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大蜡烛是浙江省桃溪镇的传统民俗大型游艺活动,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200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民俗类三十五个非遗项目之一,这有赖于内容形式贴近“自然”,同时又在乎情理之中。
民俗起源
文化源于生活,越是原生态的生活越能体现原生态的文化形式。
桃溪镇的山山水水,比外界的许多地方要洁净纯朴,也更具自然生态特色。这里的生活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文景观,同时长期沉淀着文化底蕴。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据走访,东垄村的大蜡烛,始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迄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它同样起源于庙会,而旨在祈福祉、盼丰稔、聚人心、保平安。几乎是古往今来一直都是按照村风民俗的惯例自发组织、自行实施和管理,包括人员安排、筹集资金、工艺设计与制作、举行游行活动以及完成之后等等诸多事宜。很少有之外的掺杂和干涉,显示出不可小觑的村民自治能力。
桃溪镇会举行迎大蜡烛游艺活动的地方只有东垄和陶村。陶村是有3500多人口的行政村,村民居住集中。据传迎大蜡烛活动源于陶村后殿,后殿始建于明朝初期,里面供奉着
弥勒佛、
观音菩萨,和文武曲星等10余尊佛神之像。黎民百姓在此祈求赐福安康,往往香客不断,游人如织,后来逐渐形成迎大蜡烛的游艺形式。1942年8月23日,侵犯陶村的日寇一把火烧毁了后殿古建筑及通惠桥,大蜡烛无宗地,被迫中止。直到2002年才复兴,且规模空前。这年正月十四日,四百余人分二路纵队排成300多米长的游艺队伍。叠完八仙,从中心广场出发,整整三个多小时,游经主要街道和路巷,许多人家摆设香案迎接。节日气氛四处洋溢,民众同乐的热闹场面,盛况空前。此后活动延续至今,内容主要有:叠八仙、祭祀,游艺道具有大蜡烛、旌旗、盖伞屏扇、神像阁、大灯笼、乐队等等。应该说有所创新,也有所发展,如工艺的制作、机械的使用、人员的安排,乃至吹打乐曲的变化。这项活动靠的是群策群力,和民众内在的凝聚力与对乡土节日文化的执着需求,并非外力所迫而勉强所为。它既有历史的根源,又有传承与发展的成因。
与陶村的阵势较大、气氛浓烈、周围乡村前来观看的人较多等特点相比,东垄村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人口以及历史文化底蕴的影响,如今所举行的迎大蜡烛活动,却更接近原生态模式,古风旧韵,也更引人入胜。
现今习俗
自从改革开放后恢复迎大蜡烛活动以来,东垄村每年的除夕前一两天,都由上一届烛会公布的新十六人(俗称“新十六个头”),作为执事人员。他们在头领的指导下,开始接管并将主持新一年的农事和庙会祭祀。过年后他们忙碌的是定下方案、明确人员和任务,进行宗庙宗祠的打扫布置,清理擎大蜡烛所到之处的公共卫生,张贴活动公告等。实力人员要到青山静坞取洁净
箬竹和清水,以供使用。最具象征团结协作、聚集人心的是浇铸大蜡烛。执事者收集全村每人自愿献出的一支红蜡烛,于年初九将这些小蜡烛溶浇成一支大蜡烛,并在高大精致的、上下两托、内外两层的烛台内桶,灌满烛油,够三天使用,以备到时点亮。而最忙的又往往是民间手工艺人员,扎大轿,做大蜡烛台座,制木马等等。扎大轿是要木雕的,加彩画,油漆等共同合成的工艺程序,完成各种物件后,才能进行组合。“木马”其实是用竹篾扎成的高大马匹,用纸糊成,填好颜料,脚部配制四个轮滚动,便于游行(这项以陶村为典型)。这种工艺一般只用于
传统庙会,具有较高的手工艺水平,相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多以民间手工艺师傅传给徒弟的形式代代相传。当地工艺师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在制作上精益求精,但也存在不少局限性,主要原因是工艺只用于庙会多,平时不用,更无销售市场。好在这种游艺活动以节日的方式承传,所以虽然流传不广,但难能可贵地保留了下来。涅槃而自生,这就是民俗文化的韧性和生命力,也是民间文化包括艺人值得尊重爱护和发展的形式所在。
正月十三,许多妇女裹米粽,村里演
社戏,敲锣提醒大家吃素,并进行祭祀。十四日早上五点锣声再次敲响,宣示各就各位做好准备工作。6时,抬大蜡烛到操场。之后参加人员按照分工聚集扮演好各自的角色。8时,整好队,锣鼓齐鸣,燃放烟花爆竹,点亮象征光明的大蜡烛。接着进行拜祭仪式,内容是对天对地、对本村的保护之神的敬奉、仰酬,祈祷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福禄安康、万事如意。然后迎大蜡烛(俗称擎大蜡烛)游行开始。在一般年份里,其特征是:由偶数多人抬牵五谷大神旗一面,唐葛周三元真君旗三面,四人抬的大蜡烛,盖伞四把,老雨旗一面,
大纛七面,其他大小不等的旌旗二百多面。吹先锋的二人,五响两班。主要曲调有婺剧《望乡台》、《大过场》、《小过场》等。游行队伍伴随乐曲和鞭炮爆竹声,按既定路线沿村道绕行。午时,队伍进到宗庙,做道教法事,占卜年情,祈求吉利幸福。完毕后撤下供品。
下午由执事人员负责,将包括供品在内的粽子水果等,分发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表示共享神恩。为使大蜡烛长久明亮,也为元宵节增添内容和气氛,“十六个头”还要轮流在宗庙里守护大蜡烛两个夜晚,即十四和十五。同时按照规定,研究讨论下一轮“十六个头”的组成人员。凡本村16岁以上的在册男丁都列入轮流侯选,每家每户机会均等,谁当执事,在公开公正合理的平台中确定。大蜡烛一直到十六下午才停止燃烧,整理存放后,头领们向全村告示解素开荤,公布下一轮“十六个头”组成名单。
作为民众自娱自乐的迎大蜡烛活动,陶村是当作元宵节的民俗文化来完成的,所以时间也较短。而东垄村是带有原始责任文化色彩来完成的,所以时间更长,次数也更多。除了元宵节之外,它还有“求八福”活动。虽然并不再以迎大蜡烛为表现形式,但都与迎大蜡烛有关,因为每次执事的都是“十六个头”人员。所以作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来说,同样重要。
“求八福”的主要形式是祭拜,对象是天地自然与神佛,主旨围绕乡村农事与农民的企盼,地点在宗庙。包括“常春福”:为开春做的第一个求福,有别于春节。它对人来说求的是“春常在”;对万物来说求的是有个像模像样的正常的春天。“播秧福”:调匀的雨水,适宜的气候,足够的耕力,是农家犁田播种的愿望。俗话“秧好半熟稻”,可见非常重要。“种田福”:在开秧门时摆祭。种田是大事,一切合乎季节,合乎秧与田的比例,顺顺利利完成种植,是谁都需求的。“了田福”:在夏至前后,头熟农事基本结束。庆贺前事顺,祝福后事好。三个“求雨福”:大旱年情分三次进行祭祀,求神龙降雨,福泽人间。雨水较好的年份同样举行仪式,只是简单些,以仰酬为目的。第八个是“圆满福”:过去规定在夏历十月做,先在本村的宗庙里祭祀,然后还要到邻村玉堂源的“三源公庙”拜祭,庙内用牲肉,庙外用鸡,还将鸡头朝当地最高的山峰——樊岭尖。后来时间往后推移,但目的一样,意在秋收冬种后,大的生产季节忙完了,表达一年圆满度过,人平安,村兴旺,庆丰收,事业成就能更高。
当然,迎大蜡烛作为封建社会形成的民俗娱乐活动,不可否认的难免存在着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我们无法苛求古人。遗产不是新产,即使时至今日,不能说“存在即合理”,但它有很多可取性,也被群众所接受,同时大家也一直不懈努力作改良,可有许多困难。因此只能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来看待,以保护为主,抢救为先,来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使其为新农村文化大繁荣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