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
宗教、风俗戏艺活动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一种奉祀社神风俗的戏艺活动,有着酬神祈福、文化娱乐或商业相关的意义。代表地区有绍兴社戏、黄冈社戏、安顺地戏等。
活动概念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后发展为一种地方基层组织或区域的名称,接近“村庄”的概念。
社字由“示”和“土”两个基本字符组成。先看“示”。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分析,示上的两横代表天,下面的三笔表示日月星。即“示,神事也”。许慎显然是从小篆而言的,而甲骨文的“示”有几种写法,有一横一竖的写法,也有一横一斜竖的写法,还有两横一竖的写法,还有如台形的写法。从这些字形分析有指示的含义,而台形又像祭祀台,联系到古人什么事都要祭祀占卜,可以肯定“示”字的含义为祭祀占卜以获得上天指示。 “社”字的另一半是“土”,土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那么,这两个根本字符组合成为“社”字,当然是会意字了,也就是祭祀土地、土神的地方。社稷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社”就是土神,而“稷”是谷神。古人以土地滋育万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所以普遍立社祭祀。社是祭祀的场所,同时也是公众聚会的地方。除国都外,民众聚居的城邑也往往有社,如《左传》中就收录有民间乡民在乡社结盟的记载,据说大约二十五家即置一社,可见基层居民点也都要立社。
北方地区,在古时候北方百姓也有奉祀土地公的习俗。土地公信仰寄托了人们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古老的“社神”已有了很多变化,但祭祀土地神的习俗一直在我国南方一些地方保留下来。
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张代敏在《社戏里的“社戏”》中说:“‘社戏’里的‘社’原指土地神……‘社’又是古代划分地区的一个小单位……从顾炎武《日知录》中的‘以县统乡,以乡统里’看,‘社’便是‘村’。绍兴尚保留着‘阮社’‘谷社’这样的村名。每个社有社庙一土地庙,庙里供着土地神,祭社的日子叫‘社日’。”
山海经》记载: “秦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滹沱之水出焉。”这是戏字最早的文字记载,但中国戏字为多义字,尚无法确证秦戏山中的戏字与现代社艺中的戏字是相同或相近的字义。
戏字从戈部,戏字的本义是兵器、器械。《说文解字》:以兵杖可玩弄也,可相斗也。最早的戏艺形式,动作表演多于口头、文字表演,例如演武、马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官方或民间的戏艺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到汉代发展为“百戏”,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到唐代又发展为“杂剧”,指的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汉族传统艺术形式。这些都没有现代戏剧的意思。
中国戏曲(也称戏剧)虽然产生的比希腊、印度晚一些,但是早在汉代就有了百戏的记载,其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以成型,到13世纪已进入成熟期,其鼎盛时期是在清代。戏曲(traditional opera)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汉族传统艺术,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念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戏剧与其它戏艺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通过演员的情景式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张。
社戏
顾名思义,社戏即在社中进行的一种有关宗教和风俗的戏艺活动。它在中国民间广泛流行。 社戏源于古代官社或私社的祭祀、庆祝活动,随着戏艺形式的多样化,社戏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因各种戏艺形式细分化和专业化,诸如杂技、戏曲等戏艺形式逐渐独立并成熟,然后这些专业的戏艺团队又以合作或受邀聘请的形式融入各地社戏表演中。
乔峰(周建人)在《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中说:“每年于一定时间做的戏叫做‘年规戏’,社庙里每年做的年规戏就叫做社戏了。”
张代敏在《社戏里的“社戏”》中说:“古时绍兴的祭社,为行令做诗。春祭谓‘春社’,是祈农之祭,秋祭谓‘秋社’,此时农家收获已毕,立社设祭,是为了酬报土神。后来发展为以演戏来祭社。这时演的戏便叫‘社戏’,因为每年要演,亦叫‘年规戏’。”
“后来,社戏不限于祭祀土神,演社戏的时间亦不限于春秋两季。也可以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社戏一般在庙台草台(临时搭建)上演出。庙台有两种:一为建于庙宇大殿前的天井内,庙台正对像;二为筑于庙门的水上舞台,或称“水台”,观众可坐在船上看戏。社戏一般演3天,多到10天或10几天。
内容
酬神祈福
甲骨文多见祭祀殷王于社祈年求雨的记录;《诗经》中也有西周时用粮食、牺牲祭社祈求甘雨和丰收的篇章;春秋时代遇到日食、水灾亦祭祀于社,发生重大事变还要结盟于社;现代社戏继承了旧时农村春秋两季祭祀社神土地神)的习俗,先时春社为祈求五谷丰登,秋社为庆贺一年丰收,后发展为以演戏酬神祈福,每每在精彩的社戏节目开演之前先要酬神祈福。
例如绍兴的大部分地区以庙会戏为主,庙会戏是指在各种神道如关帝、包公、龙王、火神、岳五猖、城隍、土地公等等诞辰祭祀活动中演出的戏。祭祀神道的诞辰,是神庙所在地的农村的盛大庆典,通常举行迎神赛(赛春)会,绵延数里乃至十数里,轰动各村社。
文化娱乐
最初将文化娱乐活动列入社祭活动中的戏艺形式,多属动作表演类,例如演武、马戏蚩尤戏
文献资料或民间传说中,葛天氏歌八阕,称得上是最早列入社戏中的歌舞类表演节目。《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 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中国远古帝王谱》:“罗奉十四年(庚寅,前7711),葛天氏作歌八阕,歌颂伏羲氏族东迁创业的史迹。其歌分为八个章节,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逐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谨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由此两处文字记载与描述,足见葛天氏所作的歌八阙,正是现代戏艺中的歌舞表演形式,不难想象,以其成就之高以及当时推崇祭祀的社会形态,歌八阙很快便流行于伏羲所处的上古时代各种祭祀、庆祝活动中,成为当时的一项社戏表演节目。
后续随着戏艺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百戏、杂剧、戏曲等戏艺形式逐渐被引入社戏表演中,并成为主流形式,因此现代人一提起听庙戏、演大戏、看戏等等,这里的戏字通常指的是戏曲(戏剧)。浙江绍兴被人们称作“戏曲之乡”,曾经是全国四大声腔的盛行区,绍兴人爱看戏,爱听戏,早就有传统了。在绍兴,社日演戏的风俗是由来已久的了,早在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商业相关
由于社祭引入了文化娱乐表演项目,自然引起更多的人前往参观,甚至一些盛大的社戏往往会吸引各国君主专程前往参观。届时,周边的村民乡亲们遍邀外地乡戚,备酒备饭,招待看戏。有些农村依然有看社戏的风俗,每家每户出一点钱,请戏班子来演,目的不是为了拜神,而是一种娱乐活动。由此带旺了社戏期间的商业相关活动,农村的贸易集市活动,也在庙会期间举行,百货骈集,称为会市
在绍兴城郊,有四月初六西郭门蒋家溇的“黄老相公会”,有七月十三昌安门外文应桥的“朱(买臣)太守会”,是规模最大、异常热闹的两次大庙会,都是数十副戏班沿河搭台演出,各地“成头”(接洽戏班演出业务者)也赶来观剧,以品评高下,定价定戏,洽谈业务。民国9年(1920)9月,绍兴《越铎日报》报道:“县属昌安门外泰山庙,俗传每年旧历七月十三日为朱太守诞期,由该处十三堡哄迎赛会,并演戏十余台。”“极形热闹,泰山庙空地则赌桌林立,牌九、牌宝、白心宝均皆齐备”。乡间,庙会亦称会市,演戏祀神外,多同时举办集市贸易,故乡民亦称赶会市。
代表地区
社戏在全国各地都有,因不同地方的习俗不同,以及当地流行的戏艺形式不同,而略有差异,例如绍兴社戏、黄冈社戏、安顺地戏。全国各地的人在阅读鲁迅的短篇小说《社戏》时,感觉如同在描述本地习俗一般亲切,这也是鲁迅《社戏》一文能够深入民心、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绍兴社戏
以绍兴社戏为例,绍兴乱弹(即绍剧,俗称绍兴大班)戏班所演的戏,大致可以分为庙会戏、节令戏、祠堂戏、喜庆戏、事务戏、平安大戏等等。
常规分为3部分:彩头戏、突头戏和大戏。彩头戏,也称“口彩戏”,主要为恭祝发财、晋官的吉利戏剧。突头戏,当地称“骨子毁”,是为正戏作铺垫的戏剧。其剧目情节曲折,有较高艺术性;演技上唱、做、念、打各方面均见功夫。著名剧目有《龙虎斗》、《英烈传》、《双龙会》等折子戏。彩头戏和突头戏一般均在白天演出。大戏即正戏,绍兴人称“平安大戏”,傍晚开始演出,著名的大戏如“目连戏”,演出中根据剧情发展,插演鬼戏。
社戏以传统绍剧、越剧为主,还有绍兴莲花落,的笃板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绍剧原是文戏多,不过为了迎合观众爱热闹的心理,加了不少杂耍和打斗场面,拉长了情节。平安大戏也是绍兴人喜闻乐见的剧作,曾多次被鲁迅先生称道。在《无常》中有些角色的念白,全是绍兴方言土语。比如“啥”的绍兴音读“SO”;“吃落去”,“我勒个”即是“我的”之意……绍兴音全压韵,都读入声。这使得念白诙谐幽默,都会令观众捧腹不已。
黄冈社戏
湖北黄冈地区有春祈冬报的俗规俗套,农业合作化前,风行大的农事活动,农家当家人要到土地庙社庙前祷告一番。春天祈祷,冬天报告,已成农夫之常规。土地庙内供土地公、土地母;社庙内供社公、社母、判官、小鬼。人为分工:土地公管村政、农田;土地母管生育;社公管五谷、水利;社母管牲畜。判官、小鬼一为“传票”,一为听差。土地庙、社庙多于1958年拆毁。
黄冈地区庙会兴起甚早,宋代前的史籍就有记载,民国盛行,后不复见。庙会名目繁多,曾经流行境内的青苗会观音会、佛祖会、大神会、孔圣会、武圣会、五猖会、东岳会、药王会、娘娘会、杨泗将军会等,地点于香火旺盛的庙堂和人口集中处。集中一方的文艺精华,常闹三五天、上十天。
黄冈社戏常见的节目类型有:
一、民间戏剧
黄冈境内流行的地方传统戏剧种类繁多,除了由民间戏剧发展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剧种黄梅戏楚剧外,还有汉剧采茶戏、被窝戏、东腔花鼓戏、文曲戏、赶柳戏、皮影戏等。
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及太白湖畔的田歌、畈腔采茶调,现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995年黄梅县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黄梅戏之乡” 的称号。
东腔戏,俗称“哦嗬腔”,又名“东路花鼓”,清朝时期发源于鄂东麻城罗田英山等县,其声腔高亢,为群众喜闻乐见,广为流传。该剧种已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保护项目。
二、民歌
黄冈境内已搜集记录的有畈腔、山歌、儿歌、号子、花挑、曲牌小调、插秧锣鼓、风俗歌等数十余种。其中畈腔是鄂东最有代表性的山歌,而畈腔中最有特色种类最多的是罗田畈腔,其曲调高亢奔放,悠长婉转,是黄梅戏的渊源之一,相传苏东坡游罗田时称此歌者为“鸡人”。《十劝》、《十想》、《十恨》、《十把扇子》、《十杯酒儿》等十字系列小调 仍流传于民间。
黄冈的民间音乐有牌子锣丝弦锣鼓荡腔锣鼓、道场音乐、佛教音乐等,均有很具特色的乐器和优美的曲牌。
牌子锣久负盛名,其经典曲牌有《丹凤朝阳》等300多个,根据婚庆喜丧不同场合选用。道场音乐中的“拜丧”,听起来催人泪下。
荡腔锣鼓系元朝由鞑靼人传入红安,流传至今。荡腔锣鼓的乐器有三吹七打10种,表演时吹、打、唱俱全。表演形式有别于任何地方的吹打乐,气势雄浑、其唱词描述古代战场的居多。
有展现劳动场面的薅秧舞、采茶舞、采桑舞,有喜庆场面的灯歌类舞蹈狮子、花挑、龙灯、采莲船大头舞莲湘、秧歌、高跷亭子,有反映生活情趣蚌舞扇子舞、碟子舞等,绚丽多姿,各具风采。过去每逢春节,各地都以灯歌类舞蹈拜年祝福,热闹非凡。蚌壳精是流行于湖北省东部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以其神话色彩,活泼、诙谐、欢快的艺术风格,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形式之一。
麻城花挑历史悠久,花挑以锣鼓、锁呐及二胡等老器乐器为代表,配以山歌短调。麻城花挑流传于整个麻城及大别山地区。
五、民间曲艺
主要有黄冈大鼓、鼓书渔鼓、杂技、道情架子戏等曲艺形式。鼓书又称“说书”,境内有大批鼓书艺人。最负盛名的是黄冈善书,又名打鼓说书、鼓书、说善于书,属民间说唱曲艺。该曲艺是黄冈市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黄冈善书(湖北大鼓)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安顺地戏
地戏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许多地区广为流传,较为集中在安顺一带,俗称“跳神”,每逢新春之后、元宵节前,安顺农村随处可见自编自演、世代相传的地戏表演。人们跳地戏主要是为了驱邪禳灾,也是为了娱乐。
地戏的剧目只有武戏,如《三国》、《隋唐演义》、《封神榜》、《杨家将》之类。在饰演中又加进了许多青面獠牙的人物,以加强驱邪逐崇的气氛。人们看戏时也是在欣赏地戏脸子(即地戏面具)。
二十天纳吉礼仪一起举行。
安顺地戏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其显著特点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
傩戏活动。
文艺作品描述
1、课文《社戏》中的描述
以下节选自《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内容有删节。此篇文章已被编入新课标版语文书初一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上海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故乡情思”。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2 22:31
目录
概述
活动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