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理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一种唯物主义理论,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局限性
概念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用形而上学观点解释宇宙的唯物主义哲学;狭义指西方哲学史上第二种唯物主义形态,即16-18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亦称机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以17-18世纪西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为典型。它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在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例如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世界上除了具有广延的物体之外,不存在其它任何东西。从这一观点出发,他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批判了宗教神学和笛卡尔(法国物理学家、哲学家)的二元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还包含某些辩证法因素。
特征
(A)机械性。就是把世界万物的运动都理解为或归结为机械运动。视机械运动为唯一的因果关系,不懂得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复杂性。
例如霍布斯就曾经写道:“运动就是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他在《利维坦》一书的序言中把人的心脏比作钟表上的发条,把神经和关节比作其中的油丝和齿轮。拉美特利更干脆地宣布:“人是机器”。认为人归根结底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着爬行的机器而已。
(B)片面性。就是说,他们的唯物主义思想都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并且善于以孤立、静止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
(C)不彻底性。一方面表现为对整个世界认识的不彻底性:“半截子唯物主义”,就是说,他们在自然领域内是唯物主义,而一走进社会历史领域便陷入了唯心主义。他们不知道社会基本矛盾,更没有找到社会发展最根本的经济原因。他们往往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理性”看作社会历史。
主要代表人物
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者:培根、霍布斯、洛克;
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
19世纪德国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近代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9 09:30
目录
概述
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