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
军事武器
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坐力,大多采用炮口装填(中小口径采用炮口装填,大口径采用尾端装填)、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初速较低、弹道弯曲,以曲射为主的火炮,炮身短,射程较近,轻便灵活。迫击炮能射击遮蔽物后方的目标。
简介
主要配用杀伤爆破弹特种弹,用于歼灭、压制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铁丝网等障碍物。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射角大、弹道弯曲、最小射程近等特点,适于随伴步兵行动,对近距离遮蔽物后和反斜面上的目标射击。
分类
按炮膛结构,分为滑膛式和线膛式;按运动方式,分为便携式、驮载式、车载式、牵引式、自行式。此外,还可按口径和重量分类。
结构
迫击炮由炮身、炮架、座钣和瞄准具组成。
其中,炮身尾端由装有击针的炮尾密闭。有的击针是固定的,有的击针在弹簧作用下可以伸缩。可伸缩的击针使迫击炮可以迫发,也可以拉发。炮弹不发火时,可使击针缩回,炮手可以安全地取出炮弹。不装反后坐装置的迫击炮,炮身与座钣构成刚性连接
炮身后端的球状炮杵装到座钣驻臼内,发射时的炮身后坐力通过驻臼和座钣传到地面,由座钣的弹性变形和土壤的变形吸收后坐能量。
有反后坐装置的迫击炮,炮身通过反后坐装置同座钣连接,反后坐装置吸收后坐能量,减小作用于地面上或车辆底盘上的力,使火炮具有良好的射击稳定性。座钣通常为圆形、矩形、三角形或梯形。炮架由托架、缓冲机、螺杆式瞄准机和脚架组成。脚架多为双脚架,也有K形脚架、三脚架单脚架。脚架上端通过高低机方向机与托架呈铰链状连接,下端也有的用卡环装在炮身上。为了减少后坐力对脚架的直接作用,提高射击稳定性,在炮架上装有弹簧缓冲机,使炮身与炮架构成弹性连接。中小口径轻型迫击炮多为滑膛式。滑膛式迫击炮通常使用带尾翼的迫击炮弹。弹丸在空中飞行的稳定性靠尾翼保证。一般从炮口装填,炮弹自炮口下滑,靠炮弹底火撞击击针而发火。线膛式迫击炮通常使用旋转式炮弹,弹丸飞行稳定性靠弹丸高速旋转来实现。旋转式炮弹较尾翼式炮弹的射击密集度高。线膛式迫击炮通常从炮尾装填,拉发发火,靠拉火机的击锤撞击击针,击发底火。
有的迫击炮身管分为前后两节,可在身管中部开闩,装填炮弹,靠滑动套筒对身管进行锁定和密封,有利于提高射速。
有的轻型迫击炮战斗全重仅几千克,一人便可携带;有的可分解成几个部件,由几名炮手分别携带;有的把身管拆成两截,便于伞降兵携带。迫击炮是靠变换装药和改变射角调控射程的。最小射程有的仅46米,最大射程可达8千米。
有的发射增程弹,射程可达15千米。迫击炮多用于高射界射击,有较大的落角,炮弹的杀伤范围较大。有的使用高破片率杀伤弹,一发炮弹的杀伤范围可达1385平方米。使用时间引信进行空炸射击,能有效地杀伤堑壕内有生力量。
发展
19世纪80年代后期早期的迫击炮是从臼炮演变来的,发射球形弹丸,用于对隐蔽目标曲射。
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俄军使用了舰炮改制的迫击炮,是现代意义的第一种迫击炮。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国W.斯托克斯研制成口径为76.2毫米的“斯托克斯”迫击炮,发射弹底带发射药的类似机载炸弹的尾翼稳定弹丸,1917年装备协约国部队。1927年法国H.勃兰特在“斯托克斯”迫击炮的炮身与炮架之间装上缓冲机,使该炮的射击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被称作“斯托克斯-勃兰特”型迫击炮,并形成了现代迫击炮的基本结构,1927年装备法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性能最好的迫击炮。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多使用口径82毫米以下的迫击炮,随着战争进展,105~120毫米的中口径迫击炮和16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迫击炮在摧毁坚固工事中显示了威力。这期间迫击炮的射程为400~5500米。1923年中国开始制造75毫米“斯托克斯”迫击炮,1928年,制造了82毫米迫击炮,1940年制造了150毫米迫击炮。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研制了一系列性能较好的迫击炮。60年代自行迫击炮日渐增多。有的配备后膛自动装填系统,有的配备火控系统和导航定位系统。70年代,研制的82毫米自动迫击炮,最大射速可达120发/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7 17:35
目录
概述
简介
分类
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