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廖道士序》是唐代文学家
韩愈所写的一篇序。韩愈毕生反道,此文则偏送道士。文章先竭力渲染衡山、郴州形胜神灵,必有魁奇之民生焉;最后则婉言其无,否定了廖道士。全文变幻莫测,文境奇绝。
作品原文
送廖道士序
五岳于中州1,衡山最远。南方之山,巍然而大者以百数2,独衡为最。最远而独为宗3,其神必灵。衡之南八九百里,地益高4,山益峻,水清而益驶5。其最高而横绝南北者岭6,郴之为州7,在岭之上,测其高下得三之二焉8。中州清淑之气9,于是焉穷10。气之所穷,盛而不过11,必蜿嬗扶舆,磅礴而郁积12。衡山之神既灵,而郴之为州,又当中州清淑之气蜿蜒扶舆磅礴而郁积。其水土之所生,神气之所感13,白金丹砂石英钟乳桔柚之包14,竹箭之美15,千寻之名材16,不能独当也17。意必有魁奇忠信才德之民生其间18,而吾未见也。其无乃迷惑溺浚于老佛之学19,而不出耶20?
廖师郴民21而学于衡山,气专而容寂22,多艺而善游,岂吾所谓魁奇而迷溺者邪23?廖师善知人,若不在其身,必在其所于游24。访之而不吾告25,何也?于其别,申以问之26。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五岳对于中州地区来说,衡山相距最远。南方巍然高大的山岭数以百计,而惟独以衡山为首。距中州最远而又独为宗主,衡山之神必然灵验。衡山以南八九百里之地,其地势越来越高,山越来越峻峭,河水愈加清澈而水流愈加疾速。其中最高而横绝南北的山是五岭。郴州作为一个州,在五岭之上,估测郴州的地势约在五岭高度的三分之二处。中原地区的清和之气,穷尽于郴州。清淑之气的穷尽之地,气盛而不能逾五岭而过,必然会盘旋升腾、磅礴而积聚。衡山之神十分灵验,而郴州作为一个州,又正处于中原清淑之气盘旋升腾、磅礴积聚之处,其地水土之所生,神异之气之所感应,白金、水银、丹砂、石英、钟乳及橘子、柚子的果实,竹林之荚,高大的名贵木材,必然不可能独自承受。我臆测必定有奇异杰出、忠诚信实、才德兼备之人生于其间,而我又未见到。他难道是不辨是非,沉溺于老、佛之学而不肯出仕吗?
廖道士是郴州人士,而从学于衡山,主观精神专一、容貌安详闲静,多才多艺而又善于交游,他难道就是我所说的杰出而沉迷于老、佛之学而不肯出仕的人吗? 廖道士极善于了解人,如果这种人不是他自己,那就必定在他所交游的人当中。但我曾问他,他却不告诉我,这是什么原因呢?在他即将离别之际,我以此再次相问。
创作背景
贞元二十年(804)韩愈被贬为阳山令。第二年春天遇赦。夏秋之际离开阳山至郴州待命。等到江陵法曹的任命下达以后,即由郴州赴江陵,途经衡山。这个廖道士大概就是在此期间攀识韩愈的。由于信仰不同,交情自然不深,但于分别时,对方求赠一序,于是写下了这篇序。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中国历来有“地灵人杰”的说法。文章即从这里开手,由衡山、郴州的灵秀山川引入魁奇之民。作者用描述的手法,先把衡山、郴州的形势鸟瞰一番。写衡山,从它的“最远而独为宗”,推断“其神必灵”;写郴州,突出它是“中州清淑之气于是焉穷”的所在,其气必盛,并且连用“蜿嬗”“扶舆”“磅礴”三个词语极力形容它那盛气郁积的样子。“地灵”必有“人杰”,这在作者头脑里只是个简单的条件关系,但在表现上却有了变化。当写到“水土之所生,神气之所感”时,作者没有马上引出“魁奇之民”,而是从中横插一笔,历数这一带名贵的物产。这些物产,都孕育于神秀的山川。但作者还认为它们“不能独当”,意思是这里山川神秀,除了孕育名贵的物产外,还必然孕育出奇的人物。经过这番腾挪,下面“意必有魁奇忠信材德之民生其间”就掷地作金石声,稳稳实实了。文章至此,由山川物产引入了“魁奇之民”,但“魁奇之民”是谁,廖道士看到这里,一定喜形于色,以为非己莫属了。可是文章发生了奇变,“吾又未见也”一笔飓开,把即将落到廖道士头上的美名吹走了,落得他空喜一场。然而作者又不让他过于扫兴,忽然提出“其无乃迷惑溺没于老佛之学而不出邪”的疑问,使廖道士又产生一线希望。如此反复,奇幻莫测。
第二段提笔写廖道士,文意上紧承前段末尾提出的疑问。“郴民”、“学于衡山”,回应文章开头的描述,似乎说廖道士兼得衡山之“神”,郴州之“气”,是个奇才。“气专而容寂”,“多艺而善游”,似乎是夸赞廖道士的品质和才能。廖道士读到这里,一定又欣欣然以为“魁奇之民”非己莫属了。可是作者仍不作肯定。“岂吾所谓魁奇而迷溺者邪”一句,语气疑惑不定,令廖道士忐忑不安。
经过一番纠缠,“魁奇之民”的美名究竟属不属于廖道士,在这里作者不能不说破了,可是他说得很狡狯。“廖师善知人,若不在其身,必在其所与游,访之而不吾告,何也?”这是说,廖师您善游,交结很广,又有知人之鉴。这“魁奇之民”如果不是您自己,那必定在您所交游的人中间。可是您拜访我时,却不告诉我谁是“魁奇之民”,作者先用疑惑不定的语气,将廖道士是否“魁奇之民”轻轻带过。接着借打听“魁奇之民”是谁,暗含廖道士与这一美名毫不相干。廖道士读到这里,一定大失所望,啼笑皆非。
全篇只就“魁奇之民”翻弄成文,几回说廖道士似乎是,又似乎不是,最后还是把他说得与“魁奇”了无干涉。这样写是有用意的。韩愈“攘斥佛老”,有时是连同其人其技一概加以贬抑的。如在《送高闲上人序》中,他对颇有名气的高闲的书法大加奚落,就因为高闲是个僧人。而韩愈认为,僧人心地淡泊,无勇决之气,是学不好书法的。在这篇文章中,他抓住“魁奇之民”作文章,矛头是指向道教的。因为道教讲究胎息、房中、内外丹等修炼之术,通过修炼,使容貌魁伟,肉色光美,力气过人,有仙风道骨。韩愈就偏说廖道士尽管得山川之神气,却因迷溺于道教,终究与“魁奇”无缘,以表达他对道教的否定。当然,这样否定,难免有些偏颇,但作者是用心良苦的。
名家点评
近代文学家林纾《韩柳文研究法》:“此在事实上则谓之骗人,而在文字中当谓之幻境。昌黎一生忠骰,而为文乃狡狯如是,令人莫测。”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柳宗元并称“
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
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