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处士赴河阳幕
唐代韩愈诗作
《送石处士赴河阳幕》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
作品原文
送石处士赴河阳幕(1)
长把种树书,(2)人云避世士。(3)
忽骑将军马,(4)自号报恩子。(5)
风云人壮怀,(6)泉石别幽耳。(7)
巨鹿师欲老,(8)常山险犹恃。(9)
岂惟彼相忧,(10)固是吾徒耻。(11)
去去事方急,(12)酒行可以起。(13)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石处士:石洪,韩愈的朋友,曾以隐士自居,静处东都洛阳十余年。处士:隐士,有才而不愿入仕的人。河阳:治所在今河南孟县。河阳幕:此指河阳节度使乌重胤的幕府。
(2)长把:常常拿着。种树书:泛指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此言石洪隐居不仕。
(3)避世士:逃避世事而隐居之人。
(4)将军:指河阳节度使乌重胤。唐节度使统兵,故称将军。乌重胤聘石洪时,曾“撰书词,具马币”(韩愈《送石处士序》)。骑将军马,指石洪应聘出仕。
(5)自号:自称。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报恩子:能报恩德之人。
(6)风云:天下大事。壮怀:壮阈博大的襟怀。
(7)幽耳:指隐居时听到的石泉的清幽之声。
(8)巨鹿:巨鹿郡,今河北邢台一带。师欲老:军队疲乏困顿。此言元和四年吐突承璀率军讨伐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进驻巨鹿,进军失利,年余无功。
(9)常山:常山郡,今河北石家庄一带,当时为叛将王承宗的驻地。险犹恃:谓叛军尚凭借关隘反叛朝廷。
(10)岂惟:难道仅仅。彼相:那朝中的宰相。
(11)固:本来。吾徒:我们。包括韩愈、石洪和其他反对藩镇割据而又地位相等的人。
(12)去去:即速去。事方急:战事正紧迫。
(13)酒行:酒过一巡。起:出发。诗歌以一次不同寻常的送行,赞美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一次不同寻常的出仕,而这所有的不寻常都植根于国事的危急。韩愈将关心国事的急切之情,融于送行的话语之中,使诗歌不仅展示了处士临危出仕的豪情,而且还充满了作者激昂慷慨之气,格调颇为高亢。
白话译文
他手里常掌拿着有关种树的书籍,人人都称他是避世的贤才。忽然有一天他骑了将军赠送的白马,自称是“报恩子”。风云之气进入了他雄阔的襟怀,清幽的泉石却从此告别了他的耳际。巨鹿的军队旷日持久而没有功,常山的贼徒还在凭着险固负隅顽抗。这不仅仅是宰相的优患,也实在是我们的耻辱。你去吧,国家的形势是那样的迫切,酒过三巡,你就可以起身出发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六月间。元和五年,河阳节度使乌重胤讨伐河北反叛藩镇,聘石洪为参谋,石洪不告诉妻子、不与朋友商量,立即应命前往。韩愈作此诗为他送行。【说明】韩愈的朋友石洪平时以隐士自居,元和五年四月,河阳节度使乌重胤参与讨伐割据叛乱的河北藩镇王承宗的战事,派人前来聘请他为参谋,他便应命而起,“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见韩愈《送石处士序》)。韩愈极为称赞石洪重大义、急公忘私的精神,于是写诗作序,为他送行。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诗歌以一次不同寻常的送行,赞美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一次不同寻常的出仕,而这所有的不寻常都植根于国事的危急。韩愈将关心国事的急切之情,融于送行的话语之中,使诗歌不仅展示了处士临危出仕的豪情,而且还充满了作者激昂慷慨之气,格调颇为高亢。诗以对比的手法写石洪的前后变化,突出石洪急国家之急,忧国家之优的品质。
名家点评
方世睾:何承天檠府:古有避世士,抗志青霄岑。
第德案:方引何氏桀府作嫠,来得其朔,虑徙鞯引输捂焉是,捂兄微子篇,辟世字先兄意同篇,云蚤者辟世。揄捂作辟,焉避之省借。意同篇辟,皇本、高慝本作避。
朱彝尊:“即以口头说话作诗,唐人亦少此体。
李黼平《读杜韩笔记》:“六韵耳,而处士之 贤,时事之亟,行者送者激昂慷慨之气,毕露于六韵之中,亦奇。”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8:20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