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是一种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和研究视觉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归纳出视觉空间的变化规律。 用笔准确地将三度空间的景物描绘到
二度空间的
平面上,这个过程就是
透视过程。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平面上得到相对稳定的立体特征的画面空间,这就是“透视图” 。
术语解释
基面:形体所在的水平面,用字母G表示。基面相当于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水平投影面H。
画面: 透视图所在的平面,一般为
铅垂面,用字母P表示。也可以用倾斜平面做画面。
基线: 基面与画面的交线,用字母gl表示。
视点: 观看者眼睛所在的位置,用字母S表示。
站点: 观看者站定的位置,即视点S的基面上的
正投影,用E表示。
心点: 视点S在画面上的正投影,用字母Vc表示。
主视线: 垂直于画面P的视线,也就是过视点S和心点Vc的直线。也叫
中心视线。
视平面: 过视点S的水平面。
透视产生
因为有了光我们才得以看到自然界中的一切,这个过程就是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并通过眼球内水晶体把光线反射到我们眼内视网膜上而形成图像,我们把光线在眼球水晶体的折射焦点叫做视点,视网膜上所呈现的图像称为画面。只是人脑通过自身的机能处理将倒过来的图像转换成正立图像。如果我们在眼前假定一个平面或放置一透明平面,以此来截获物体反射到眼球内的光线,就会得到与实物一致的图像,这个假定平面,也就是我们平时画画的画面。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有很多种,我们常用的就是建筑师法、量点法、距点法和网格法。
建筑师法
1)利用迹点和灭点确定直线的全线透视(直线的透视方向),然后再借助视线的水平投影与基线的交点确定各点的透视位置,进而得出直线的透视长度的方法称为建筑师法。
2)由于要利用视线的水平投影确定透视位置,故建筑师法画透视图时,必须将水平投影图置于画面的上方。
3)与视线迹点法相比,建筑师法不需要在画面上连接心点与各点的正面投影,故画面上线条较少,图面更清晰。
4)对于复杂建筑形体,通常先将建筑物的平面图的透视(透视平面图)画出来,在此基础上再将各部分的透视高度竖起来,从而得到整个透视。
5)因为不论按原基线、降低的基线或升高的基线所画出的各个透视平面图,其上相应顶点总是位于同一
铅垂线上,故实际作图时通常拉大基线与视平线之间的距离以得出准确的透视交点。
量点法
1)与迹点结合,将平面图中各直线线段的真实长度转移到基线上,再利用量点确定各点的透视位置,进而得出其透视长度的作图方法称为量点法。
2)某一方向直线的透视长度,只能用对应的量点来求;每一方向的直线都有自己的灭点和量点;同方向直线共灭点和量点。
3)量点法画的也是透视平面图,在此基础上竖高度才能得到完整透视。
4)应用量点法画透视平面图时,不需要将水平投影图置于画面的上方,因此可以摆脱水平投影图的束缚。
距点法
与画面垂直的画面相交线的量点就称为距点。
网格法
1)在绘制某一区域的建筑群的
鸟瞰图或一些平面较复杂的建筑物的透视图或室内透视图时,通常是利用网格法来解决的。因为这些描绘对象,其透视轮廓不是向一个或两个灭点消失,而是多方向消失的。用前述各种方法绘制透视图很不方便,甚至是不可能的。
2) 网格法的作图原理是首先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平面图纳入一个正方形的网格中来进行透视定位,画出透视平面图,然后求出各部分透视高度,以此画出透视图。
分类
分类依据
当视点、画面和物体的
相对位置不同时,物体的透视形象将呈现不同的形状,从而产生了各种形式的透视图。这些形式不同的透视图,他们的使用情况以及所采用的作图方法都不尽相同。习惯上,可按透视图上
灭点的多少来分类和命名,也可根据画面、视点和形体之间的
空间关系来分类和命名。不管怎么样分类和命名,透视图都分为以下三类。
一点透视
建筑物只有一个方向的
轮廓线垂直于画面,其
灭点就是
主点;而另两个方向的轮廓线均平行于画面,没有灭点。这时画出的透视,称为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
如果建筑物只有铅垂的轮廓线平行于画面,而另两组水平的轮廓线均与画面斜交,于是在画面上就会得到两个
灭点,这两个灭点都在视平线上。这时画出的透视,称为
两点透视。
三点透视
如果画面倾斜于基面,即画面与建筑物的三组主要方向的轮廓线都相交,于是画面上就会形成三个
灭点。这时我们画出的透视图,称为
三点透视,又称为斜透视。
透视图是在人眼可视的范围内。在透视图上,因投影线不是
互相平行集中于视点,所以显示物体的大小,并非真实的大小,有近大远小的特点。形状上,由于角度因素,长方形或正方形常绘成不规则
四边形,直角绘成锐角或
钝角,四边不相等。圆的形状常显示为椭圆。
透视图是以作画者的眼睛为中心,作出的空间物体在画面上的
中心投影(而非
平行投影)。它具有将
三维空间物体转换或便于表面到画面上的二维图像的作用。
我们常把经典透视图分为
一点透视,
两点透视和
三点透视,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对象的3个主视方向与投影平面的平行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