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
海南省直辖县级市
五指山市,隶属海南省,为海南省直辖县级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五指山腹地,土地面积1144.28平方千米。五指山市气候温和,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不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截至2023年6月,五指山市辖4个镇、3个乡、1个县直辖村级区划。市人民政府驻国兴路。截至2023年末,五指山市常住人口11.32万人。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3月前,五指山市境内的红毛下峒(今毛阳镇)、番阳峒(今番阳镇)属崖县管辖,水满峒(今水满乡)、同甲峒(今南圣镇)属定安县管辖,指(志)玛弓(今南圣镇)属陵水县管辖;同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设保亭、白沙、乐安(因与江西乐安县同名,当年9月改为乐东县)三县,隶属琼崖绥靖委员会公署。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隶属广东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通什地区分属保亭县、白沙县、乐东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通什乡划归保亭县管辖。
1953年7月,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从乐东县抱由镇迁驻通什乡。
1955年10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改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通什乡为自治州首府驻地。
1963年11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党委和州政府决定,划保亭县通什镇红旗公社归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直接领导。
1983年5月,境内人民公社改为区公所。
1986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通什市(县级),以保亭县的畅好、红山、毛道、南圣区,琼中县的五指山、毛阳区,乐东县的番阳区及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直辖的通什镇为通什市的行政区域,隶属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7年1月,通什市正式挂牌;同年12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撤销,通什市隶属海南行政区和海南建省筹备组。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通什市隶属海南省管辖,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
1995年7月,管理区改为村民委员会,经济合作社改为村民小组。
2001年2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请示将通什市更名为五指山市;同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通什市更名为五指山市。
2020年2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意五指山市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7年1月,通什市撤销红山等7个区公所、通什镇和什会等38个小乡等建置,全市设立南圣镇、毛阳镇、番阳镇3个镇和畅好乡、红山乡、毛道乡、五指山乡4个乡及冲山街道办事处。
1989年,村民委员会改制;同年5月,通什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原来的小乡改为管理区,下设经济合作社,原生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1994年7月,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畅好乡所辖的保国管理区划出,成立保国乡,下辖4个管理区。
1995年6月至8月,通什市开展撤销管理区设立村民委员会工作,全市9个乡镇下辖56个村民委员会。
2001年初,通什市有4个镇、5个乡,59个村民委员会,285个自然村(其中黎族村庄269个、苗族村庄12个、外地移民村4个),329个村民小组(其中黎族村庄311个、苗族村庄14个、外地移民村4个);同年8月,五指山乡更名为水满乡。
2002年7月至8月,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五指山市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按照《五指山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方案》,五指山市将原来的9个乡镇调整撤并为7个乡镇。其中,保国乡与畅好乡合并,设立畅好乡;红山乡与冲山镇合并,设立冲山镇;水满乡、毛道乡、毛阳镇、南圣镇、番阳镇原行政区划不变。
2010年,五指山市辖冲山镇、毛阳镇、南圣镇、番阳镇、畅好乡、水满乡、毛道乡等4镇3乡,59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设331个村民小组,30个居民小组。境内有国营畅好农场。
2012年4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将五指山市冲山镇更名为通什镇,更名后其行政编制和行政区域不变。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五指山市辖4个镇、3个乡、1个县直辖村级区划:通什镇、南圣镇、毛阳镇、番阳镇、县直辖村级区划、畅好乡、毛道乡、水满乡。市人民政府驻国兴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五指山腹地,东邻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接乐东黎族自治县,南抵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北濒白沙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理坐标介于北纬18°38'—19°02',东经109°19'—109°44'之间。市境东两最大距离43.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5千米,土地面积1144.28平方千米。
地质
五指山市地质发展史,最远可追溯到距今约16亿至14亿年的中元古代长城纪时期,当时,地壳活动强烈,市境范围地壳急剧下降,海水浸入,接受了一套以类复理石建造为主的地槽型沉积,主要为陆源碎屑岩,厚度大于1181米。长城纪末期,发生了中岳构造运动,地壳隆起,海水退出。这次构造运动使长城纪地层普遍发生低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并发生同态流变,导致花岗岩侵入,并使长城纪地层固结定型,成为五指山市最古老结晶基底。
志留纪早期,地壳再次发生沉降,海水再度入侵,并接受早古生界碎屑岩建造为主夹碳酸盐建造的地槽型沉积,厚度约1144—2843米。距今约4亿年晚志留纪末期,发生了加里东构造运动,地壳再次隆起,海水再次退出,这次构造运动使早古生代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并普遍发生区域变质,地槽发展历史结束,地壳处于相对宁静阶段。至距今约2.5亿至2.0亿年中生代叠纪晚期一三叠纪,又发生了海西一印支构造运动,地壳又一次上升隆起,基底断裂产生,导致大规模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此后,岩浆侵入活动一直延续到距今140万年的白垩纪早期,燕山构造运动发生,全岛断陷盆地相继形成,市境内也形成小型断陷盆地,由于当时气候炎热干燥,盆地中堆积了一套红色碎屑岩建造。
随着基底断裂不断演化、扩展和再活动,诱导地壳深部岩浆活动不断发生,早期为中酸性火山喷发,晚期为酸性岩浆侵入。中生代大规模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喷发,既带来成矿物质和成矿元素,又提供热源,是金属热液矿床和花岗石饰面板材及建筑石材矿形成的主要时期。新生代以来,地壳基本趋向稳定,以风化剥蚀作用为主要特征。但地壳差异性升降运动仍然时有发生。造成河流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并堆积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形成现代五指山地质地貌景观。
五指山在大地构造上位于西太平洋地壳构造不同发展阶段的大陆边缘区,处于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中南部。市境内分布的构造主要是断裂构造,发育有东两向、北东向和南北向两组断裂带。东西向为尖锋一吊罗断裂带,分布于五指山市镜内南部;北东向为连环岭一马形岭断裂带,分布于市境内毛阳一番阳一带;南北向为风模断层和番阳一高峰断裂带,前者分布于市境内青春岭一牙南一带,后者分布于市境内番阳一毛道一带。
五指山市境内地层分布面积147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12.8%。主要有长城系抱板群峨文岭组(Che),志留系下统陀烈组(S1t)、空列村组(S1k)、大干村组(S1d)、靠亲山组(S1Kq),白垩系下统鹿母湾组(K1l)、六罗村组(K1ll),上统抱万组(K2b),第四系上全新统河沉积(Qh3)。
地形地貌
五指山市地形地貌属海南典型的山地地区,境内地形起伏、山岭连绵,群山环抱,主要山脉为五指山山脉,自东经阿陀岭向西延伸,把五指山市分成南北两大区域。全市由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所组成,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台地和河流谷地等,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少量河流阶地和低洼盆地,海拔高度多在500—1000米。五指山市中山、低山面积298.05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6.4%,丘陵面积746.26平方千米,占66.1%;低丘、台地、河流及其他面积84.67平方千米,占7.5%,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市区附近、番阳镇、毛阳镇和毛道乡。境内主要山脉有五指山山脉,全市平均海拔高度316米,最低处布伦河口处海拔高度165米,最高处五指山笫二峰,海拔高度1867.10米,位于五指山市东部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处,也是海南最高的山峰;市区平均海拔328.5米。
五指山地区的地貌,初步可分为中山陡坡火山地貌和低山侵入岩林铸造地貌两大类型,中山陡坡火山地貌分布在中北部的五指山一奇人岭一带火山岩地区,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地形的相对高差大于509米,该地貌的近东西、东北、西北两个方向的山脊比较明显,制约着区内以西北和近东南方向的水系,该水系是海南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低山侵入岩体构造地貌,呈环状分部在中山陡坡火山地貌的外侧,海拔高500—1000米,坡度多小于45°,属低山缓坡侵入岩体构造地貌。全市总体地貌呈盆凹山地状,地势总体呈四周高、中心低,东北高、西南低,以市区为中心,逐次往外,地势有増高趋势。中部山地,主要由地壳运动,中生代花岗岩侵入,形成弯隆山地,以五指山为核心,高高突起,由山地向丘陵、台地过度,主要是侵蚀剥蚀地貌,沟谷纵横,下切深陷,河流众多,台地洼地为堆积地貌,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山地、高丘为天然植被所覆盖,山高林密;低丘、台地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并存。
五指山市地处高山区、丘陵地带,雨季长,雨量大。市境内分布的构造主要是断裂构造,发育有东西向、北东向和南北向三组断裂带。分别为东西向尖峰一吊罗断裂带、北东向连环岭一马形岭断裂带、南北向风模断层和番阳一高峰断裂带。山岭特殊,山脉纵横交错,岭多为球状风化形态,覆盖层巨厚,风化产物多为高岭土,红黏土和长石英砂质土。
气候
五指山市气候温和,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5℃,四季不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除海拔高地区外,其他地区寒潮很少出现,且持续时间短,影响程度轻。
2001—2010年,五指山市平均气温23.5℃,年际变动一般在23.01—23.9℃之间。常年最热月为6月份,平均气温26.7℃;年平均最高气温29.1℃,年季极端最低气温变动量在6.0℃—8.0℃。从气象学上分,五指山春季自1月中旬开始,至3月中旬结束。春季平均气温多为17.2℃—21.8℃;夏季从3月下旬开始到10月中旬,温度不是很高,平均气温22.6℃—26.1℃;秋季从10月中旬到来年1月上旬,平均气温17.4℃—21.5℃,温凉多湿。五指山市地处低纬,北方冷空气到达后迅速变性,由于五指山山脉的阻挡减弱作用,因而低温天气较少出现。若以气候平均气温≤10℃为冬季,五指山达到冬季标准的年份不多,一般出现在1月上旬,时间也不长,亦无严寒,有短期霜冻。
五指山市年降雨量十分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为1771.8毫米,但地区和季节分布很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地区界限,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异常气候主要是台风和干旱等。年平均降雨量1007.8—2443.9毫米之间。降雨主要在夏秋(5—10月)两季,占全年降雨量的80%—90%,冬春(11—4月)两季降雨少,占年雨量的10%—20%。年平均暴雨天数在2.1—4.8天,最大日雨量287.5—490.2毫米。由于降雨集中在夏秋两季,雨量过多,山洪暴发,造成涝灾,冬春两季少雨,造成干旱。
五指山市降雨量的季节有较明显的差别,雨季中相对集中的降雨期为每年510月,雨量为1588.4毫米,占年降雨量82.8%。冬半年(当年11月至来年4月)只占全年降雨量17.2%。月平均降雨量最多为9月份,降雨量399.6毫米;月平均降雨量最少为12月份,降雨量5.6毫米。常受台风影响,台风集中发生在每年7、8、9、10月份。夏、秋季为五指山市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雨量66.6%。2001—2010年,五指山全年降雨日数平均157.6天。5—8月份,降雨多为午后的地方性降雨,降雨强度大。春季雨量较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2005年9月份,降雨量1223.5毫米,为历史最大月降雨量;2002年4月无降雨量。
五指山市境内的五指山山脉的东南地区雨水十分充沛,在一年中分布也不均匀,旱季、雨季分明。从时间上来看,不同程度的冬春早几乎年年都有。五指山山体高大,水热条件随着坡向、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差异。由于该地区受季风、海洋气候的影响,东坡、北坡的雨量大于南坡和两坡,尤其是冬天区别更加明显。前者的年降雨量约比后者多出300—500毫米。此外,五指山降水量的垂直变化明显,最大降水带大致在海拔700—1000米之间。
2001—2010年,五指山市平均蒸发量1534.8毫米,月平均蒸发量127.9毫米。最大蒸发量年份为2003年,达到1699.5毫米;历年最小蒸发量为2008年,为1376.9毫米。月平均蒸发量最小为12月份,蒸发量101.2毫米;月平均蒸发量最大为5月份,为161.2毫米。2003年4月蒸发量200.1毫米,为最大月蒸发量;2008年2月蒸发量54.5毫米,为最小月蒸发量。
五指山市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季节间主要风向为:春夏季及秋季多为东南风,冬季为东南风及西北风。冷空气南下影响时,多为西北风。平均风速为24米/每秒。五指山市大风(风力≥8级、17.2米/每秒)多由热带气旋造成,5—11月都有台风发生,但大部分发生于7—10月份。
五指山市是多雾地区,由于五指山地区地处海南中部山区,森林覆盖率广,环境受到破坏轻,水土保持好,湿度比较大,加上早晨经常出现低温无风天气,为雾的生成提供有利条件。雾在各个季节都可以出现,秋冬季节出现较多。
五指山市地处高湿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83%。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出现在8、9月份,此时正是降雨量最多的月份,也是台风活动频繁造成的结果,故相对湿度大。从时间上看,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一般出现在冬季,此时受冬季风控制,天气干燥,降雨量少,故相对湿度小。
水文
五指山市境内水源众多,水系纵横,有大小河流120条,主要河流属于昌化江水系,其支流有通什河(南圣河)、毛阳河保国河牙益河草头河昌化江水系在市内的流域面积为746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66.10%,常年平均径流量13亿立方米。其中:昌化江是海南岛第二大河流,发源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空示岭,是过境五指山最大河流。五指山市内的干流总长32千米,除二大支流外,干流域面积128平方千米;南圣河(又名通什河)发源于五指山市东部青春岭,向两流经南圣镇至市区,出口番阳合口,流入昌化江干流全长61.8千米,流域面积660平方千米,沿途有支流草头河、牙益河、保国河等流入。多年平均径流量6.65亿立方米。
五指山市境内自然形成的湖泊极少,人工水库居多,主要有牙排水库、太平水库、什奋水库、千打水库和空吸水库等。五指山市深层地下水水量小,开发难度大,且水中铁、锰含量超标,浅层地下水主要由大气、河流补给,但浅层地下水储存条件差。
土壤
五指山土壤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在特定的自然地形、地貌、母质岩、生物、气候以及时间等因素作用下,由岩石和土壤内物质发生强烈风化、淋溶、淀积、富集等变化,加速土壤发育形成的,从山脚到山顶形成了垂直分化明显的土壤带谱:水稻土、砖红壤(赤红壤,海拔150—400米)、山地赤红壤(黄色赤红壤,海拔400—750米)、山地黄壤(黄壤,海拔750—1000米)、灰化黄壤(海拔1000—1600米)、南方山地灌丛草甸土(海拔1600米以上)。
五指山市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种,即有地带性土壤,也有非地带性土壤。地带性土壤主要有山地黄壤、山地赤红壤、砖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水稻土,分为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五个亚类。
植被
五指山市植被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热带雨林森林植被群落:主要分布于东北方向的水满乡和毛阳镇、番阳镇、南圣镇的部分地区,海拔800米以上,林下的地表植物丰富,有兰科植物、草本、管维植物、附生形植物、棕榈科植物、苏椤、桫椤、沙仁等,树种主要有母生、红椤、苦梓、油丹、粗榧、青皮、坡垒、陆均松、竹叶松、沉香、紫荆、油楠、绿楠、鸡毛松等。
热带山地雨林植被群落: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市中部及西南地区,海拔高度在400—600米的丘陵,常绿树种主要有荔枝、龙眼、大叶稠、鸡尖,青皮,鸭脚木、鸡毛松,厚皮树、乌墨,小叶榕,青梅,黄胆木,中平等;落叶树种主要有大叶榕、三角枫,牛奶树,木棉、枇杷树等;林下植被均呈多样性,主要品种有益智、木耳、灵芝、百部、山桂皮、白木香、油甘子等。
热带水果群落: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市低丘地区的毛阳镇、番阳镇和通什镇的部分地区适宜种植热带水果树,整地挖穴后种植龙眼、荔枝、菠萝、黄皮、芒果、石榴、菠萝蜜。香蕉是热带水要的主要品种,分布在毛阳镇、通什镇、南圣镇、番阳镇、毛道乡、水满乡、畅好乡7个乡镇。
天然草地、疏林地群落:主要分布于五指山市通什镇、畅好乡、南圣镇的北部土质为红质粘质土且湿度较大,不太适宜嗣叶林生长,故林木稀少,生长着毛草短草种、硬骨草、芒草和鹅不吃草等草木植被。
人工植被群落:主要生长有橡胶、松树、马占相思、桉树、杉木、茶、槟榔等植物。
自然灾害
五指山市的气象灾害主要有风灾、雨灾、旱灾、雷暴、寒冻等。
五指山市地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境内地质灾害的种类较多,分布范围广,构成危害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崩塌、滑坡、泥石流三种。地质灾害主要由地质原因以及人为因素如近期民房改造、房地产开发等切削坡体而形成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于通什镇城区、海榆中线什翁岭段公路、毛阳镇什空率灌渠、南五公路、毛道乡至番饿村公路、水满乡至水满村公路、红山乡(冲山镇)至南定村公路等地。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五指山市的地表水比较丰富,大部分靠降雨产生,有少部分是由雨水的渗透汇合而形成溪流。全市的地表水年平均径流深度为1103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906毫米,年地表水的水量为12.9亿立方米,丰水年的平均径流为17.63亿立方米,枯水年的年均径流为4.78亿立方米,两者之间相差3.6倍。
五指山市的地下水极为丰富,全市地下水的储量为0.68亿立方米,可开采量0.25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市境内的南部平地区。地下水分为浅层水和深层水。浅层水:五指山市最好的浅层地下水分布于南圣、畅好和通什镇一带,含水层为岩性为砂砾、粉细砂和砾中粗砂、细砂。厚度为2.415米,一般水位1米左右,最深水位为2.5米。深层水:五指山市的深层水分布在境内的水满乡、毛阳镇、番阳镇一带,岩性为砾砂土、沙砾、中细沙、细沙等,厚度351米。间隔浅灰色粉沙质亚黏土或钙质亚黏土呈单斜构造,含水层深度40120米。
土地资源
2020年,五指山市土地总面积1144.98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面积1065.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85平方公里,园地面积188.4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834.3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36.56‬平方公里(其中,城镇乡村及工矿26.89平方公里,交通用地9.67平方公里);未利用地面积41.3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25.91平方公里,草地15.46平方公里);其他用地0.66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和园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9.39‬%。
五指山市的土地利用中,耕地与城镇、村庄较集中分布在南圣河、毛阳河河谷地带或山间盆地;园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通什镇、南圣镇及畅好乡500米以下的丘陵或丘岗地区,北部毛阳镇、番阳镇有少量分布;林地大都分布在丘陵与山地区;牧草地集中分布在南圣镇两部。工矿用地除通什镇、毛阳镇较集中分布外,其他地区零星分布;交通用地主要沿河谷分布;水域以河流水面为主,水库区规模小;未利用土地以荒草地为主,大多分布在600米以上的山地区。
生物资源
五指山市植物繁多,有4900多种,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的原生地。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林,具有常绿、多层混交、异龄等特点。有维管束植物3560多种,分属于259种属1347属,其中83%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植物。树种有1400多种,其中乔木树种800多种,特有树种有500多种,桫椤、海南粗榧、花梨、沉香、坡垒、子京、母生、青皮、绿南、油丹、陆均松、竹叶松、苦梓、荔枝等树种已列入国家一、二、三类保护植物。在植物资源中,许多已列入常用药用植物。如黄胆、花梨、沉香、桂皮、香樟、巴戟、砂仁、草蔻、鸡骨草、牛大力等。菌类种类也较多,如木耳、香菇、灵芝、云芝等。
五指山市陆生脊椎动物有550多种,其中兽类有76种,鸟类344种,爬行类104种,两栖类37种,分别占全国兽类总数的29.5%,鸟类的18.8%,爬行类的34%,两栖类的18.8%。主要有蛇类、鸟类、云豹、水鹿、海南鹩哥、孔雀雉,龟、鳖、猴、穿山甲、猿、果子狸、箭猪、黄猿等,绝大部分在五指山地区生长。原鸡(野鸡)、白鹧鸪、斑鸠、七色鸟、鹦鹉、白鹇等,个体大。鳞皮游蟾、脱皮蛙等11类两栖动物为五指山独有。蟒蛇、尖嘴蛇、盲蛇、眼镜蛇、金银蛇、青竹蛇等都是珍奇动物。
五指山市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黑冠长臂猿、海南坡鹿、海南山鹧鸪、孔雀雉、巨蜥、蟒蛇、云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16种:穿山甲、猕猴、黑熊、山皇鸠、大灵猫、绿皇鸠、绯胸鹦鹉、褐翅鸦鹃、小鸦鹃、灰喉针尾雨燕、银胸丝冠鸟、蓝背八色鸫、蓝翅八色鸫、凹甲陆龟、大壁虎、虎纹蛙。省级保护动物有22种:海南豹猫、椰子猫、豪猪、赤鹿、八哥、鹩哥、鹧鸪、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小灵猫、水鹿、海南巨松鼠、雀鹫、猛隼、白鹇、原鸡等。
矿产资源
五指山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属矿产:铅锌矿;建筑材料及其非金属矿产:毒砂、硫铁矿、石灰岩(大理岩)、萤石、石墨、高岭土、花岗板材及石材、建筑用砂、砖瓦黏土;水气矿产:饮用天然矿泉水和地下水。全市具有优势和资源潜力的矿产资源主要是分布在毛阳镇和番阳镇一带的萤石矿,其中什统萤石矿已达中型规模萤石矿床,以及分布在畅好乡境内牙日和毛阳镇境内毛阳石灰岩,通什镇饮用天然矿泉水,南圣镇同甲饰面用花岗闪长岩板材。已查明的有水泥灰岩储量为190.4万吨、大理石储量为0.134万吨、乏麻黑花岗岩储量为245.55万立方米。已开采的矿种有水泥灰岩、建筑用花岗岩、黏土、萤石四个矿种。高岭土、大理石、花岗岩、石墨矿、矿泉水等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
什统萤石矿区位于毛阳镇什豆村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什统村一带,行政区域属五指山市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管辖。该矿矿石类型分萤石型、石英一萤石型、萤虫一石英脉型,矿石结构为自形一半自形至他形粒状结构,已探明矿石储量288.19万吨,CaF2储量124.78万吨。矿床类型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毛阳水泥用灰岩位于毛阳镇东北约3千米道合岭一带。矿体形态多呈层状,少数不规则状,长80—450米,宽8—88米,厚度12.5—115米,倾向190°—290°角30°—88°,产状变化较大。矿体主要由大理岩、硅质、含硅质大理岩组成。已明C+D级储量694.28万吨。
牙日水泥灰岩矿区位于畅好乡牙日村东南。该矿石由大理岩组成,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93%—98%),次为白云石(1%—5%)、石英(1%—2%)、局部含金云母、透闪石,磷灰石微量。已探明矿石储量50.54万吨。已停采。另外,矿区东侧有一黏土矿,矿体面积2682.4平方米,厚度3.5米,体积9388.4立方米,估算地质储量16899吨。矿石平均品位硅酸率1.17,铝氧率1.41,属一类品。已停采。
志伦水泥灰岩矿区位于畅好乡牙日村西南。矿石由大理岩组成,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次为白云石、石英。估算矿石储量92.81万吨。已停采。
毛栈黄铁矿区位于毛阳镇。矿体主要矿物为黄铁矿,少量绿泥石和孔雀石。共求得C2黄铁矿矿石储量74039吨,其中一号矿体43173吨,二号矿体30866吨,Cu因为含量低未计算储量。
同甲花岗石板材矿区位于五指山市东约16千米,行政区域属南圣镇管辖。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次为角闪石、辉石,少量副矿物。板材品种为黑云花岗闪长岩,商品名称为芝麻黑。理论荒料率平均为66.12%。矿体D级矿石储量24555433立方米,荒料量16236052立方米。
气候资源
五指山市太阳辐射能比较丰富,多年平均太阳辐射能在105.57—114.3千卡/平方厘米。
人口
截至2023年末,五指山市户籍人口104529人。其中,男性53557人,女性50972人。按民族分,汉族27958人、少数民族76571人(其中:黎族69531人、苗族5985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重73.3%。常住人口11.32万人。其中,0-14岁人口1.72万人,占比15.2%;15-64岁人口8.09万人,占比71.5%;65岁及以上人口1.51万人,占比13.3%。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7.58‰,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0.45‰。2023年末五指山市城镇化率为60.51%。
五指山市有黎族、苗族、汉族、壮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达斡尔族、仫佬族、仡佬族、锡伯族、怒族、京族、赫哲族等共30个民族。五指山地区的世居民族有黎族、苗族,其余民族是解放后因山区建设需要从岛内各市县及岛外各地移居来的干部、职工和移民等。按所占比重大小排列,比重最大的是黎族,依次是汉族、苗族、壮族、其他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地区生产总值
2022年,五指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810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659万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65495万元,同比增长1.4%;第三产业增加值238948万元,同比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5:16.9:61.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761元。
2023年,五指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2375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092万元,同比增长3.9%,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1340万元,同比下降7.0%,拉低经济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62943万元,同比增长10.0%,拉动经济增长6.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3:14.9:63.8。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754元。
就业形势
2023年,五指山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0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21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284人,城镇就业困难再就业人员210人。
2023年,五指山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分类别看,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2.0%,居八大类之首;其次是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8%;食品烟酒上涨1.3%。
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
2023年,五指山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51.8%,非房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4.0%。分产业投资看(不含跨境投资),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0.5%,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1.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0.7%。分投资主体看,政府投资同比增长43.6%,社会投资同比下降33.5%。全市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97.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3%。商品房销售额45432万元,同比增长13.2%。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4.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2%。
财政收支
2023年,五指山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155万元,同口径相比增长15.6%。其中,税收收入14485万元,同口径增长53.0%,非税收收入9670万元,同比下降15.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1993万元,同比增长4.7%。
居民收入
2023年,五指山市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14元,同比增长8.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同比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20元,同比增长8.6%。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同比增长0.7%;全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平方米,同比增长21.9%。
第一产业
2023年,五指山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8455万元,同比增长3.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0189万元,同比增长4.1%。其中农林牧渔及服务业产值和主要产品如下:种植业产值113060万元,同比增长2.0%。粮食产量13185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产量64782吨,同比下降2.8%;茶叶产量458吨,同比增长43.5%;槟榔产量8140吨,同比增长2.4%。林业产值16853万元,同比增长21.6%。橡胶收获面积13.5万亩,同比下降18.0%,产量8146吨,同比下降10.5%;林木的培育和种植729亩,同比增长5.9%;原木采运39636立方米,同比增长180倍;其他林产品1257吨,同比增长4.7%。牧业产值16837万元,同比增长4.4%。禽类出栏65.0万只,同比下降1.9%,年末存栏28.3万只,同比增长27.3%;生猪出栏3.0万头,同比增长10.6%,年末存栏2.4万头,同比下降1.9%;蜂蜜产量27.1吨,同比增长3.6倍。渔业产值2773万元,同比增长1.8%,水产品总产量2437吨,同比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65万元,同比增长2.9%。
2024年12月消息,五指山市茶叶种植面积已超1.5万亩,2024年茶产业总产值突破2亿元,主产区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超2.4万元,同比增长13%。
第二产业
2023年,五指山市工业增加值为20194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
2023年,五指山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不含电网)25846万元,同比下降3.1%。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明显增长,产值同比增长23%,产值占比为56.7%,是我市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产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同比增长15.8%;水泥制品制造业下滑明显,产值同比下降23.2%;水利发电业生产不及预期,产值同比下降39%。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3年,五指山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262943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9644万元,同比增长5.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711万元,同比增长6.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8934万元,同比增长8.2%;金融业增加值22900万元,同比增长7.0%;房地产业增加值30205万元,同比增长3.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42187万元,同比增长13.2%。
全年全市货物周转量830万吨公里,同比下降4.3%;旅客周转量577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37.6%;客运量71万人,同比增长34.0%;货运量16万吨,同比下降5.9%。
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
2023年,五指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554万元,同比增长8.8%。按城乡类型分,城镇零售额116808万元,同比增长9.0%;乡村零售额12746万元,同比增长6.8%。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05646万元,同比增长8.6%,餐饮收入23908万元,同比增长9.4%。全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409万元,同比下降35.8%。
金融和保险业
截至2023年末,五指山市辖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0.38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住户存款77.36亿元,增长13.7%;非金融企业存款13.19亿元,同比增长11.8%。各项贷款余额73.04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住户贷款19.24亿元,同比增长8.6%;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3.79亿元,同比增长8.4%。
2023年,五指山市原保险保费收入11053.65万元,同比下降2.8%。其中,财产保险收入6164.88万元,同比下降0.3%;寿险收入3951.77万元,同比下降5.6%;意外险收入306.17万元,同比下降5.9%;健康险收入630.82万元,同比下降6.7%。
旅游业
2023年,五指山市累计接待游客总数210.1万人次,同比增长50.3%,累计增速在全省排名第4。其中,接待过夜游客人数98.5万人次,同比36.0%;接待一日游游客111.6万人次,同比增长65.5%。实现旅游总收入14.76亿元,同比增长38.4%。旅游事业方面,创成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区,推出五指山阿陀岭“皇后赛道”和呈现五指山的美景11条自行车骑行路线,五指山太平环徒步线路获评国际山地徒步旅游示范线路。
交通运输
公路
五指山市境内有海口—榆林(中)公路(G224)、五指山—海棠湾高速公路、省道S313(毛九线)、县道X583(中五线)、县道X580(通毛线)、县道X585(通水线)、县道X588(畅铜线)、县道X590(南水线)等道路途经。五指山市城区共设一个客运车站,即五指山汽车站,为二级客运车站,属长途汽车站。
截至2005年,五指山市农村公路总里程410.81千米,其中二级公路27.31千米,三级公路2.96千米,四级公路176.05千米,等外公路204.49千米,桥梁39座,涵洞153道,全市9个乡镇政府驻地全部通路,57个村委会通路,273个自然村通路,占自然村总数的100%,大部分属于等外公路。
公共交通
截至2015年1月,五指山市有出租车18两。截至2020年10月,五指山市拥有3家客运企业,拥有各类客车128辆,经营形式有市际长途客运,农村客运,公交客运和巡游出租汽车,开通客运班线21条,其中市县际11条,农村班线4条,城乡公交线6条。截至2021年7月,五指山市共有公交车51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47辆。截至2020年11月,五指山市59个行政村全部开通客运班车,共有客运企业3家,客运场站2座,农村候车亭58个,城乡公交班线10条,农村公交车辆29辆,农村客运班线4条,农村客运车辆19辆,日发204个班次。拥有巡游出租汽车27辆。
2019年12月,五指山市实现建制村公共交通线路100%覆盖,实现“村村通公交”。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五指山市辖区内省属大中专学校全年招生人数11466人,毕业生9478人,在校生25535人。市辖区内省属中学全年共招生1576人,毕业1489人,在校4716人。全市各级各类市属学校46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中学1所,完全小学10所,教学点1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8所。学生方面,全市秋季小学在校生7853人,秋季初中在校生3296人,秋季高中在校生1053人。教师方面,小学专任教师数81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713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5%。高招全市高考报考人数1314人。
2024年,五指山市有市属中小学校28所(含教学点、民办学校)。其中,完全中学1所;完全初中1所,九年一贯制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完全小学10所,教学点13个。在职教师1351人,其中高中教师84人,初中教师274人,小学教师1186人,特殊学校教师24人,幼儿园教师165人。小学在校生7856人,初中在校生3288人,高中在校生1053人,特殊教育学生91人。市属幼儿园(含民办)14所,在园幼儿2986人。
科学技术
2022年,五指山市获批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成为海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创新型县(市)。
2023年,五指山市创新成立首批市级星创天地。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创新作用,指导2家企业成立首批市级星创天地,实现零的突破。发放研发费用奖补、创新平台奖补共55.79万元,落实市级科技创新奖励发放71.6万元。全市共有5家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有18家企业申报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并通过审核推荐至省科技厅。2023我市完成新能源汽车推广364辆,完成年度任务的134.8%,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141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有率10.4%,新能源汽车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比例50.6%。积极开展生态科技特派员考核和遴选,评选2022年度生态科技特派员考核等次为优秀人员22名,遴选出31名科技人才。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五指山市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8%。持续举办特色主题文旅活动。成功举办以“华夏春早 雨林茶香”为主题的2023年海南(五指山)早春茶开采节活动,展现五指山茶的独特魅力。“雨林下的演讲活动”现场引流1000余名书友亲赴五指山,直播覆盖“樊登读书”线上会员6000多万人,传播量达1亿+人次。2023年海南省黎族苗族传统“三月三”节庆活动顺利举办,吸引各地游客超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15.76万元。积极开展“上山爽一夏 故园·毕业季”系列活动,其中五指山市第六届漂流文化节吸引游客近4000人。10场五指山民族时装“村秀”圆满完成,到场观看游客达3万余人次,国内外媒体传播覆盖超8亿人次。
体育事业
2023年,五指山市举办海南省·五指山首届“老州府杯”足球邀请赛、中国·海南·五指山全国职工掼蛋锦标赛暨中国国际掼蛋精英赛、中国自由搏击俱乐部超级联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五指山站)等比赛。在海南省第十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上,五指山市代表队收获42枚奖牌,在2023年海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五指山市代表队获得35枚奖牌。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五指山市医疗卫生机构129家。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03人,其中,执业医师365人,执业助理医师59人,注册护士682人,药剂人员57人,检验人员55人;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1506张。个体诊所数32个,个人诊所卫生技术人员91人。村委会卫生室56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8人。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41813份,农村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60048份,建档率达90.87%。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五指山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83人,同比下降0.6%;全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94人,同比增长3.6%;农村五保户供养对象236人,同比增长8.3%;全年实施医疗救助13436人次,同比增长44.5%。
截至2023年末,五指山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8641人;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729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705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442人;参加工伤保险16112人。
2023年,五指山市抚恤、补助各类优抚人员资金294万元。发放产业奖励金额1488万元。冬季瓜菜补贴1117万元。投入乡村振兴资金23540万元。全市防止返贫监测对象6240户22951人。
2023年,五指山市农村危房改造5户,改造面积583平方米;竣工5户,竣工面积583平方米,竣工率100%。通过存量商品住房转安居房的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383套,占年度计划的104%。
环保事业
2023年,五指山市全社会能耗9.4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能耗0.8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1%。
2023年,五指山市造林绿化面积654.77亩。城市绿地面积549.9公顷,现有林地面积146万亩,森林覆盖率90.2%。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质优良比例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100%。空气质量优良比例100%。全年完成垃圾填埋量4.1万吨,无害化垃圾处理率100%。无公害防治率100%。
应急管理
2023年,五指山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宗,死亡2人。全年全市组织安全生产执法检查35次,检查人员140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54家次。全市开展督导检查24次,摸清企业底数254家,明确安全风险点122个,检查发现隐患1848个,已完成隐患整改1789个,整改完成率为96.8%;处罚企业33家(次)56.6万元,对1家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实行“一案双罚”,责任倒查追责问责6人,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32家(次)。2023年末,全市汽车拥有量5.1万辆,同比增长9.0%,万车死亡率1.185人/万车。
历史文化
文物
从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广东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情况调查组在通什地区开展调查,至2000年全省文物普查,通什地区发现收集了一大批的历史文物,其中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金属器、竹木器、棉麻纺织品、拓片和革命文物等。截至2010年,五指山收集到非遗代表性实物藏品342件,日常展览实物176件;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一、二级文物200件,展出文物800多件,待鉴定文物2万多件。
截至2020年11月,五指山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项。
非遗文化
据2023年10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显示,五指山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项。截至2015年4月,五指山市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4项。
民族风情
1.生产习俗
采集:这种生活方式季节性的存在于偏远的山区,主要采集山林中的红白藤及其果实(制作手链等工艺品的原材料)及巴戟、益智、砂仁等南药出售,增加收入以贴补家用。
狩猎:狩猎是黎族的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主要工具有粉枪、尖刀、圈套、竹签、弓、箭等,狩猎方式大致有放狗、装圈、挖陷阱、装柴打、挂枪、安网、人群合围、守候猎杀、巡山、剿猎等。兽肉在狩猎单位内视肉多则按人、少则按户平分。该活动作为黎族原有的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已经基本终止。
捕鱼:黎族捕鱼方法常见的有笼鱼、网鱼、射鱼等。
砍山栏(又称山兰):是黎族开垦土地的方式之一。选定一块山地,砍断树木,晒干后焚烧,清理残枝后插播山栏稻种。其砍烧过程叫“砍山栏”。该活动作为黎族开垦土地的原始方式之一已经彻底绝迹。
育种和插秧插秧:通常是先选择一个好日子(如“蛇日”“龙日”和“猪日”等),然后男主人去到地里,象征性地插上几根秧苗,口里念叨的是希望自己田地秧苗长得好之类的祷词。一般插的时间是上午或者下午5—6点,去田里象征性地插几下。但是要选择没有丧忌的日子(没有祖先或亲人的忌日)。第二天就先由女主人到田地中插上一小片地,之后家里的人才能陆续正式开始插秧。在拔秧时,嘴中也要念诵着请求天地保佑自己的庄稼长好之类的话语。一般选日子后,自家做自家的仪式。在插秧结束以后一家人一定要杀鸡做饭吃。
割稻谷:收割稻谷前一天要由一个人先去地里象征性地收割回一点“稻公”“稻母”,念诵一些祷词,带回家用红线绑在一起,放在谷仓里,之后第二天才开始正式的劳动。割谷子结束以后一定要杀鸡吃饭“洗镰刀”(收割结束时的庆祝酒宴)。
2.生活习俗
饮食:五指山市域内黎族人民的饮食主要有大米、酒、茶、烟、槟榔等,其传统饮食中最有特色的是腌制食品,如“肉茶”“鱼茶”等,是黎族用于招待贵客的佳肴,传统小吃主要有糯米粽、糯米饼(团)、各种果物等。
居住:五指山市黎族居民点的村落多数是同姓聚族而居,大家都有“同村又同亲”的观念。住宅间距疏密不均,布局很不规则。2009年—2010年后,五指山市开展少数民族农村茅草房改造工作,结合进行整村规划,村道实行硬化美化,黎族村庄越来越整洁美观,船形屋、金字形屋等传统民居已然消失。
服饰:五指山杞方言妇女服饰穿短筒裙,裙长不及膝盖,筒裙色彩鲜艳,图案内容丰富,图案织绣十分细腻精美,图案纹样多是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花卉纹。妇女上衣多是黑色或深蓝色,上衣为长袖对襟低领,无纽、无扣。上衣的装饰图案趋向多样化,衣背一般没有刺绣作为族系标志的柱形花纹(人祖纹)。脊中线用红布或红线修饰,上衣对襟两边自上而下进行刺绣装饰。筒裙和上衣图案风格的多样性是五指山类型妇女服饰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有一些特定的款式和图案风格在这一地区普遍传承。五指山类型服饰分为二种小类型即通什型、毛阳一番阳型。至2010年,这些服饰只有在婚丧喜庆之时才会穿戴,平时都是穿用汉式服饰。
文身:黎族的文身,由来已久。主要在女性面部、脖颈、手臂、腿脚等部位文刺图案,涂上特定的植物汁液,至死不渝。纹刺的行为黎语叫“模欧”(moou),整个脸部(包括颏部在内)的图案黎语叫“欧浪”(oulang)。每个“亩”(或者部落)的图案都不同,据说是为了死后让先人辨认方便。这个习俗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才逐渐被社会新风尚和审美新趣味所改变,移风易俗,破旧立新,黎族女性不再文身。
婚俗:五指山市黎族婚俗以“合亩制”地区为例,一般都要经过说亲、定亲等步骤,结婚礼仪中有接亲、迎亲、饮福酒、对歌、逗娘、送亲、收席、回门、请妻等过程。经过一连串的环节后,婚礼才算是大礼告成。
1.生产习俗
五指山市苗族人民砍山兰、种水稻的方法与黎族人民一致。
捕鱼:苗族捕鱼方法常见的有笼鱼、网鱼、射鱼、毒鱼。此捕鱼方法已被禁止。
狩猎:狩猎是苗族人一项极为重要的副业。狩猎的对象主要有山猪、鹿、黄猄等。狩猎形式有集体围猎和个人狩猎两种。集体狩猎有两三人同去,也有八九人组合。围捕狩猎方法主要有:围猎、挖陷阱、装套、挂枪等。狩猎作为苗族原有的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方式已经基本终结,仅有极少数人还用挖陷阱、装套等手段偶尔猎取山猪之类的肉食。
2.生活习俗
饮食:五指山市苗族人民的传统饮食主要有米饭、竹筒饭、三色饭等。菜肴方面,五指山市苗族肉类食品较多,有猪、牛、羊、鸡、鹅、鸭等家畜家禽,农闲时还狩猎捕获鹿、野猪、黄猄、狸、鱼等食用。苗族男子喝酒一般不劝酒,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他们喝的酒,多是自己酿造,几乎每家每户都懂得酿酒,并有酿酒工具。吸烟苗族成年男子多吸水烟筒(竹制的,形式与黎族相同),一般年轻的男子都习惯吸烟卷,不吸烟的男子只占少数。妇女吸烟情况较为罕见,也无吃槟榔的习惯。
居住:五指山市苗族人民传统居住茅草屋、金字形屋。至2010年,多数苗族人已住上砖瓦房、平顶房,一部分人盖起了两三层楼房。苗族的砖瓦房均按汉族金字形房屋形式建造,基本上和汉族地区的房屋结构相同。
衣服:苗族妇女对服装的装饰十分讲究,保留着本民族的服装特色。其上衣多为蓝黑色棉布,衣服较大而长,尺寸因人而异。对胸开襟或略偏右的长襟,无领,肩脖内有一层蓝布垫衣,领口用五色彩线绣上简单的花纹,用粉红彩线锁口,最外层还有一小白布边,胸襟、油口、衣裾用红布绕边。在腹部缝有一条红带,作为上衣的系带。两侧开有尺许长的裾夹通常是敞开的,露出下裳的裙子。前身右幅从领口下加缝一块长23厘米,呈角形的布条,且前身右幅比左幅短15厘米。妇女下裳是一条长过膝的短裙,质地为经过染后的蓝黑色棉布,它是一幅长约74厘米,宽43厘米的两层布叠缝而成的裙子,实际上它是一块布。裙的两头上部有小绳,用以穿时绑扎。裙子的下部边上有髙23厘米的一层蜡染纹饰,纹饰为8个大三角形,从左至右,依次宽2厘米,线条是线纹划纹、折线纹等图案。三角形内上部图案为小树,下部为几何纹。这种图案花纹主要是采用蜡染方法,両染于裙上制作而成的。短裙的开襟处位于身前,且短小,为的是便于在山地上下行走,靠宽大而长的上衣将其开襟处遮掩。
发饰:已婚妇女束发于头顶,外包头巾,中年妇女大多束发,包扎一块四方形绣有图案的头巾,再披着一条绣有花边的尖角头巾,俗称“防风帽”。青少年女子留短发、披肩长发或在脑后留一条长辫子。
头饰、手饰、脚饰:苗族头饰很特别,妇女平时戴两种头巾帽:一种是黑布尖顶帽,戴这种帽先是在帽底下垫一小块绣有花纹的,约30厘米见方的方形垫头,垫头一角垂于额前,然后在外面再将一块较长而大,制作别致的深蓝色绣上花边的尖顶头巾套上去,在头上形成尖顶状(稍偏后),帽子后垂下一根红带随背长及腿部,头巾连头部也遮盖直垂至肩间。盛装时她们极喜欢这种打扮。另一种头巾叫小花帽,这种花帽同第一种帽子大小相当,中间绣有花纹,做工精美,戴帽时把头巾反包在头上,平顶,妇女一般在农闲、休息时最喜爱戴这种头巾帽。结婚后的妇女有戴耳环的习惯,耳环质地一般为银或铜。青年女子很少戴耳环,只有在盛装时才戴。苗族手饰和脚饰有戴手圈、手镯、脚圈和戒指。
风景名胜
五指山是海南岛的象征,五指山市拥有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海南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其以独特的热带山地森林生态自然景观、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气候条件而闻名。
五指山市红峡谷文化旅游区位于海南省五指山市南圣镇至水满乡6千米处,为4A级旅游景区。五指山市红峡谷文化旅游区是以热带雨林、峡谷漂流为主题,依托黎苗民族文化,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居住养生为一体的复合型景区,景区开放有红峡谷漂流、勇者之路、露营、烧烤、餐厅、步步惊心、峡谷观光栈道等景点,其景点亦为五指山市重点推进的精品旅游项目及示范项目。
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位于五指山市毛阳镇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为4A级旅游景区。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是集瞻仰、游览、体验、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景区。景区于2001年经海南省发改厅立项开始筹建,是国家批准在全国各著名革命根据地立项建设100个“红色旅游景区”,且是100个景区中被列为全国30个“经典红色旅游线路”之一,建有纪念碑及浮雕、纪念园广场、烈士陵园、英雄林和接待室、环园路、停车场、小园林、历史陈列馆等景点。
五指山水满河热带雨林风景区位于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为3A级旅游景区。五指山热带雨林风景区(水满区)集中热带山地原始雨林和热带沟谷雨林的典型景观。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位于海南省五指山市泰翡路5号,为3A级旅游景区。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是以考古挖掘、征集、收藏、研究和陈列海南民族文物为主,以研究海南岛历史和黎、苗、回等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宗旨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舍依山面城,属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5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2500多平方米,展厅陈列通过实物、文字、图片等介绍海南的历史和黎、苗、回等民族的族源、从业、社会生活、文化习俗。
截至2010年,五指山市可供游客参观游览的自然村庄有:水满乡水满上、下村,新村苗寨、方龙村、方也村、什甫村、方响村,南圣镇毛运村、什贺村、什兰村、牙南上村(苗村)、军民苗村,通什镇蕃茅福建村、什保村、应示村、什空村、太平村,毛阳镇初保村、毛贵村委会功臣村,南圣镇毛运村、什贺村、什兰村、军民村,畅好乡草办村等187多个文明生态村。
阿陀岭省级森林公园:阿陀岭是五指山市郊最高峰,森林覆盖面积6666.67公顷。阿陀岭的主要景点有山腰的太平山水库、太平山瀑布。2002年,阿陀岭省级森林公园被省林业局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该公园远期规划建设为城市休闲公园。
太平山风景名胜区:太平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五指山市城区北郊通什镇太平村委会,总面积约66.67公顷,海拔600多米。景区内有太平山飞瀑、太平山水库等景点,建有度假酒店。
五指山蝴蝶牧场:五指山有600多种蝴蝶繁殖生长在这里。蝴蝶牧场汇聚了品种众多活体的蝴蝶,博物馆收藏了2万余只蝴蝶标本、3000余只昆虫、海南蝴蝶500余种、中国其他地区蝴蝶300种、中国国外珍贵观赏蝴蝶120余种。牧场还制作了各类蝴蝶工艺标木和工艺纪念品。
五指山步行街:全长440米的五指山市河南路步行街改造示范工程于2006年6月完成,正式向市民开放。项目路面体现黎族民间流行的十二生肖传统年历动物的象形图案文化及黎族苗族民族民间传统的生产生活器具及象形人纹图案。
南圣河游览区:南圣河游览区旅游综合项目功能区位于南圣河市区段,分休闲漫步区和服务功能区。西始市城区西区南圣河小岛,公园沿河逆流而上至中华民族方化村河段,总长约3.6千米,宽约0.2千米(河面宽约120米),总面积约7平方千米,河面面积0.43平方千米。
初保村:初保村距五指山大峡谷漂流终点站3千米,是五指山市毛阳镇下辖的一个黎族自然村寨。全村87户近400人,居住在茅草为顶、木板为壁的船形屋里,是海南岛唯一保存黎族古老原貌特色的黎族村落,村子里保存着黎族村寨特有的吊脚楼,该村是“合亩制”地区黎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缩影和积淀,被列入黎族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新村苗寨:新村苗寨位于五指山风景名胜区五指山市水满乡政府旁,是一个苗族自然村,人口近500人。该村保留着传统的苗族语言、服装服饰、生产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该村规划建设成五指山市苗寨风情景点。
水满村:水满村位于五指山市水满乡,水满村古称水满峒,黎语有“至高无上”、远古的意思,是海南岛海拔最高的黎族村寨。该村的山上长着几百年的野生水满茶,山腰有人参形状的半山瀑布和云桥,村后有“七仙女”洞,村前有水满河。该村所处的热带雨林风景区已成为五指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组团,并规划为文明生态旅游村庄。
地方特产
据2023年10月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网站显示,五指山市有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3项。
据2023年10月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官网显示,五指山市有福寿鱼鳗鲡野黄牛五脚猪(五指山香猪)、蚂蚁鸡鹿舌菜白花菜灵芝山蟹、苗族五色粽、黎族甜糟竹筒饭雷公根鱼茶革命菜、淡水石鲮鱼、五指山黎家炸鹿肉、水满香绿茶、五指山香煎五花肉等特色美食。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0:0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