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idian University)简称“
西电”,是国家教育部直属、以电子与信息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
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
双一流”、“
211工程”、“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9所设有
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设有
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2所设有全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试点基地、首批7所设有
一流网络安全学院、首批33所设有
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全国8所设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5所承担建设国家级密码科研实验平台的高校之一,建有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教育部
集成攻关大平台、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办学历史
创办学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为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随着战事发展,红军需要建立无线电通信网,中央决定由红军无线电队队长王诤负责组建红一方面军无线电训练班。1931年2月10日,红一方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在江西宁都小布开学。朱德总司令亲自参加了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的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延续着中国高校最长的红色根脉。建校后先后于江西瑞金、陕西延安、河北获鹿、河北张家口等地办学,1958年迁址陕西西安,1960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简称“西军电”),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三次为学校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1931年11月,从第三期无线电训练班起,训练班改名为红军无线电学校。
流动办学
1933年3月,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简称红军通校。学校开始流动办学。
1934年10月,红军无线电通信学校随军党中央从瑞金撤离。红军通校整编为军委纵队的教导大队,代号是“红星第三大队”。
1935年12月,红军通校师生到达陕北吴起镇。后随中央机关到达陕北瓦窑堡。陕北无线电训练班、红25军无线电训练班,与学校合并,成立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
1937年1月,学校随党中央进驻延安,简称“延安通校”,从此开始了在
抗日战争中办学的新时期。同年11月,
晋察冀军区为保障部队通信联络畅通,举办无线电训练班、训练大队,后发展成为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
1948年5月,延安通校转移至河北平山县
西柏坡,与晋察冀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晋冀鲁豫军区通校,军委气象局合并为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这几部分学校分别在河北省解放区的阜平、获鹿和坪山等地办学。
延办军校
1949年3月,学校迁址河北张家口,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校组建为中央军委工程学校。1949年11月27日,学校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朱德、聂荣臻亲自为学校题词。
毛泽东同志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学校的办学宗旨。
1951年,
朝鲜战争爆发后,学校只有通信专业,其分为三个层次,即工程、机务和报务。1952年冬,学校无线电通信的两年制“机务班”开始授课。
1952年5月19日,中央军委批准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设立了无线工程、有线工程、雷达工程系,学校正式开展本科教育。
迁址西安
1952年,因
张家口地区偏僻,不利于学院的发展,学校筹划迁址建校。学校最初筹划在北京郊区沙河一带选择校址。1953年,学校将迁至北京的方案经通信部上报军委批准。但中央、国务院经过考虑,决定把学院迁往西安。1955年秋天,学校定址西安南郊。经过两年多的建设,1958年春,新校舍初具规模。1958年3月,学校开展搬迁工作。8月13日,全校完成全部搬迁任务。
迁校西安后,学校培养目标发生变化,学校要培养能够进行研究设计的工程师。1959年,学校被中央批准的20所重点大学之一。1960年,学校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从通信兵部划归为国防科委,学校开始从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学校开始在全国统一招生,新设了自动控制、制导、遥测遥控等20个专业,并开始招收研究生,成为与哈军工齐名的军内两所重点学府。
1963年9月1日,学校由通信兵划归国防科委领导。1966年4月1日,学校退出军队序列,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更名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7年,根据中国改革发展需要,学校成立了天线与电磁场研究所。
西电发展
1988年1月,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6年,学校获准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试办研究生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
2001年,学校首批获准试办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02年,教育部、
信息产业部、西安市三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2003年,学校征地3000亩,开始建设新校区。9月,学校被列入九大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之一。2004年,教育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签署共建学校协议,学校南校区投入使用。2007年,学校入选首批60所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
2008年1月,
教育部、
国防科工委、
陕西省三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教育部支持学校整合国防特色优势平台,国防科工委支持学校承建国防科技国家实验室。学校首个985平台(
先进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获批建设。2010年6月,学校入选首批61所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2011年,学校加入
北京高科大学联盟。
2012年,学校入选首批41所
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宁波信息技术研究院成立。2013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研究生院揭牌成立。同年,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4年,
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
2011计划“国家认定。2015年,学校获批创办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2016年,
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继续共建学校,成为全国两所连续三轮入选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的重点院校之一。
2017年9月,学校入选首批7所
世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同月,入选首批中国“
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名单。
信息与通信工程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6月,学校入选19所全国
双创示范基地高校之一。
2018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研究生院)成立。2019年1月,学校成为
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并跻身11所常务理事单位。9月,学校响应教育部建设集成攻关大平台号召,成立首个按照学术特区、人才特区标准建设的科研二级科研实体单位——信息感知集成攻关研究院。12月,中国
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成立,学校当选理事长单位。同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成立。
2020年2月,学校与与广州市举行合作共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并举行了签约仪式。9月,入选第二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2021年1月,西安市政府发布文件:支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6月,加入
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
2022年2月,学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3月1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揭牌成立。5月16日,成为陕西省孔子学院联盟成员。
2023年4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被推选为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4月20日,牵头成立西北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联盟。8月7日上午,西电马来西亚深斋孔子学院揭牌仪式在马来西亚霹雳州怡保市举行。9月,学校入选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名单。9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立研究生导师发展中心。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5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有二级教学科研机构28个,开设66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中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3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位于A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A-档;2个学科位列全球排名前1‰。
承办赛事
2025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承办第十届全国高校密码数学挑战赛。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具有专任教师27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00余人、硕士生导师1900余人。具有两院院士3人,外国科学院院士5人,双聘院士17人;聘有1位院士担任学院院长,5位院士担任学院名誉院长;有国家级人才314人次、省部级人才250人次、青年托举人才94人次,国家级创新团队18个、省级创新团队57个。具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名师3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45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学生获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6000余项,学科竞赛成绩稳居全国前列,在8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中共获18金,连续6度摘取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最高奖,8获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3次捧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最高奖“英特尔杯”。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42个国家的188所知名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交流协议,与海外知名高校、跨国公司等建立67个联合实验室。共同设立了多种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交流模式,开展的“寒暑假国外名校访学游学”、“本科生联合培养”、“本硕连读”、“双硕士”、“硕博连读”、 “双博士”等交流项目达百余个。学校与德国法兰克福高等研究院成立“西电-法兰克福高等研究院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并纳入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成果。学校在德国、多米尼克、马来西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课堂),与美国、英国、法国著名大学合作运行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2013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6年通过全国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截至2024年5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企业合作建立了69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与西安市高新区共建西安电子谷,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中国重点战略区域,与当地部门合作共建研究院所、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服务行业产业升级发展,与
中国电科、中国电子、
中国航天、中国星网、中国兵器工业、中国航空工业、中国航天科工、中国信科,
华为、
中兴、
阿里巴巴、
腾讯以及三大运营商等企业成立战略联盟、设立企业基金、建立联合实验室及学生实习基地。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8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以及70个校企联合实验室。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在通信、雷达、微波天线、电子对抗等国家急需领域形成明显科研优势,承担了一批重大重点项目,产出成果应用于北斗、天眼、嫦娥等国家重大工程。
学术资源
截至2022年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纸质图书数量为323.74万册,数字资源量为1726万册;按教育部监测与评价指标“图书资源总量”为539.57万册;拥有125种平台的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约202个,内容覆盖了学校所有学科与专业。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约1874万册,其中纸质文献约324.15万册,电子文献约1550万册。学校购置支持教学数字资源30种,建设了国内外学术资源一站式检索平台(包括中文发现系统、百链外文获取系统、Primo 国外发现系统等),可检索或获取到中国国内1000多家图书馆收藏的资料信息。
截至2020年5月,学校还设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物馆,博物馆共收藏了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上近5000件代表性实物,其中囊括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史发端的“半部电台”(复制品)、中国第一台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等重点展品。
文化传统
形象标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徽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称的拼音首字母简写“XD”为主体构型,其下方为建校年份(1931)。校徽内环为一条电子旋绕轨迹,内环外为书毛体校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下为学校英文名称“XIDIAN UNIVERSITY”。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旗为长方形旗帜,中央上部为学校校徽,下部为中文校名全称和校名英译全称标准组合。
精神文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训为厚德、求真、砺学、笃行。厚德,意为有深厚的道德、高尚的品德;求真,意为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实事求是;砺学,意为砥砺求知,刻苦学习;笃行,意为踏踏实实践行所学,做到知行合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歌是《与共和国同行》,由原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商子秦作词,陶龙作曲。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10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有114个学生社团,其中包括大学生艺术团、西电青年融媒体中心、大学生科技协会、学生模拟政协协会、iRobot机器人俱乐部、大学生赛艇俱乐部、西电骑行者俱乐部、华为创新俱乐部、OpenHarmony俱乐部等社团,学校社团连续多年获得以“全国百强学生社团”为代表的省级以上奖项100余项,为学生提供彰显个性的平台,平均每年吸引万余名学生参与。2023年10月,学校举办“Fun肆热爱 耀你好看”学生社团文化特色小镇活动,具有慢热运动会、乐嗨舞台秀、创意造物坊、荣耀心情馆等主题互动体验打卡区与近百家社团特色文化展区活动。
学校环境
截至2024年5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具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944.8亩,校舍建筑面积154.03万平方米。
南校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沣路兴隆段266号。南校区设有纪委、组织部、选出部、机关党委、教务处、人事处、国资处、发展规划部等38个校园行政机构和服务机构,计算机学院、人文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等17个学院在南校区设立办公、教学地点。校区内建有图书馆、行政楼、综合楼、新远楼、工信中心等建筑,以及丁香公寓、海棠公寓、南操场、北操场等生活场所。
北校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2号。北校区设有科研院、学生工作处、研究生院、离退休处、产业集团、出版社、期刊中心、本科生招生办公室等27个校园行政机构和服务机构,电子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网络继续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微电子学院等12个学院在南校区设立办公、教学地点。校区内建有主楼、科技楼、东大楼、西大楼等建筑,以及东区花园、体育场等休闲场地。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知名校友
自建校以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累计为中国输送了34万余名人才,毕业生到中国急需重点行业领域就业超过80%,锻造了以“院士校友多、将军校友多、航天总师多、所长总工多、创业英雄多”的人才培养“西电现象”,以行业领军人才、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创业先锋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校友,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