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谓塑造物体
形象。用泥塑成或用石头、木头、金属等雕成的形象。也指相片;照片。语出三国 魏
曹植 《
宝刀赋》:“规圆景以定环,摅
神思而造象。” 清
张之洞 《哀六朝》诗:“《玉台》陋语纨袴鬭,造象别字石工雕。”
徐特立 《研究历史的目的与方法》:“艺术家的造像便不同:我们……可以从它的肤色,脸型及其服装的特征上,分辨出它是那一个时代的人,那一个种族的人。”
释义
词目:造像
基本解释
1.
塑造物体形象。 三国 魏 曹植 《刀赋》:“规圆景以定环,摅神思而造象。”《新唐书·常衮传》:“今军旅未宁,王畿户口十不一在,而诸祠寺写经造像,焚币埋玉,所以赏赉若比丘、道士、巫祝之流,岁巨万计。”
2.
用泥塑成或用石头、木头、金属等雕成的形象。 清 张之洞《哀六朝》诗:“《玉台》陋语纨袴鬭,造象别字石工雕。” 徐特立《研究历史的目的与方法》:“艺术家的造像便不同:我们……可以从它的肤色,脸型及其服装的特征上,分辨出它是那一个时代的人,那一个种族的人。” 徐迟《凤翔》十二:“他们劫走了的有 三代 彝鼎, 秦 汉 砖瓦,玉器铜镜, 南北朝 造像……”
3.
相片;照片。 许地山《危巢坠简·三博士》:“后面还印上本人底铜版造像:一顶外国博士帽正正地戴着……看来像三十多岁的样子,十分可爱。”
简介
又作
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有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称之为造像。以石刻者,今存有北魏时龙门造像及云冈石窟造像等;以铜等金属铸造者,如陶斋吉金录所载宋韩谦造像及北魏徐常乐造像等。造像功德经并谓造像与
写经、造寺、造塔等,同具种种功德。
《破相论》
“铸写形像者,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所谓修诸觉行,彷像如来真容妙相,岂是铸写金铜之所作乎?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以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
模样,镕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谓究竟常住
微妙色身,不是有为败坏之法。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
石造像
是指用石材雕刻的宗教
偶像,可分为个体
石造像和
造像碑两种。
前者直接以石造像,主像多为圆雕,大多数像身背部、台座或碑面铭记两旁,左右侧和整个碑阴,都刻满了清信士的姓名以及造像年月,据此可以判断其时代。后者是在碑形石或柱状石上凿拿各种造像。
雕刻手法
以浮雕为主;碑石高广不一,厚度常为20厘米上下;碑的正面上方刻佛拿和佛像供养人像;佛拿上方是碑额地位,上圆下方,刻满了纹饰。现存最早的石造像是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遗物。北朝是石造像的鼎盛期,造像数量极多,题材以弥勒最常见。北魏早期还出现了佛道混合的造像碑。南朝石造像的数量较少,但雕工精致。隋唐石造像主要有弥勒、
观音,
阿弥陀佛、释迹多宝并坐等,双身佛、菩萨并立、双身思维菩萨等尤为多见,三尊像、五尊像也常可看到;造像碑常见维摩话等经变故事的内容。唐宋以后,石造像趋于衰微。现存的石造像以河北曲阳修德寺石造像、河南荥阳大海寺石造像、甘肃酒泉文殊山石窟的北凉造像碑等较为著称。
造像出现的时间
大体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
魏晋以来,在北方盛行的石窟造像的影响下,小型可移动的石造像也趋于流行。它们的风格特征与同时代的石窟造像和金铜佛像基本一致,可用石窟造像和金铜佛像作参照。如北魏早期,佛像的头部出现水波纹发譬,多是身着广袖通肩大衣,其中年代较早的纹摺稀疏,线条较硬;稍晚的则纹摺密而柔软。许多伪刻的石造像,很难与相应的时代风格特征相符。
表面特征
世界最高工程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24日主持奠基仪式,将在孟买兴建一座“世界最高”造像,耗资预计高达5亿美元(约合34.7亿元人民币)。
这座像是为纪念17世纪君主
贾特拉帕蒂·希瓦吉而建,高192米,将建在距离海岸大约3.5公里的一座小岛上。印度媒体把这尊像称为“世界最高”造像。
这项工程还包括修建纪念馆等建筑,总预算360亿卢比(约合5.3亿美元),预定2019年完工。
2014年
莫迪就任总理后,就在他的家乡古吉拉特邦开工建造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之一萨达尔·帕特尔的塑像。塑像设计高度达182米,修建伊始也被宣称将成为“全球最高”塑像。这项工程尚未完工,预计耗资将达到250亿卢比(约合3.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