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诗
佚名创作的诗歌
今传的《诗经》并非足本,而今本《诗经》305篇以外的,前人称之为“逸诗”。
由来
先秦古籍中常常引用“诗”句,其中有一些是今本《诗经》305篇以外的,前人称它们为“逸诗”。
今传的《诗经》并非足本,如《小雅》中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等6篇,篇名都见于《仪礼·乡饮酒礼》和《仪礼·燕礼》,而其辞不存。《毛传》以为“有其义而亡其辞”,朱熹《诗集传》认为这6篇皆“有声而无辞”。多数学者则同意《毛传》之说,以为本来有辞而亡逸了。还有《商颂》,据《国语·鲁语》说,原来有12篇,今《诗经》所收只有5篇,其他7篇何时散逸不能定。此外,今传本《诗经》中还有阙句的情况,如《小雅·沔水》共3章,前2章每章皆8句,而第3章仅有6句,朱熹疑脱首2句;《周颂·维清》仅有4句,朱熹疑有脱文;《鲁颂·(外门内必)宫》共9章,前5章中,第一、第二、三、五章每章皆17句,独第四章为16句,朱熹以为脱1句。姚际恒诗经通论》反对朱熹之说,以为此诗无阙句,但理由不足。
创作背景
先秦古籍所引的“诗”句,如《荀子·王霸》所引“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为之则存,不为则亡”,《臣道》所引“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以及《解蔽》、《正名》和《法行》等篇中都有些“诗”句,但不见于今本《诗经》。又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以及《左传·成公九年》、《襄公五年》、《襄公八年》、《襄公三十年》、《昭公四年》、《昭公十二年》、《昭公二十六年》中所引的一些诗,也都如此。但这些诗是否都是原属《诗经》所收而后散逸的诗,尚难断定。其他古籍如《国语》、《论语》等书中还有一些。这些“逸诗”总数并不很多。
清代郝懿行《郝氏遗书》中有《诗经拾遗》1卷,辑录较为完备。
内容梗概
汉书引逸诗
四牡翼翼。以征不服。亲省边陲。用事所极。九变复贯。知言之选。
管子引逸诗
鸿鸿将将。
家语引逸诗
皇皇上天。其命不忒。天之以善。心报其德。
集韵引逸诗
佞人如�(左虫右犀)。
列子引逸诗
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
周礼注引逸诗
敕尔瞽。率尔众工。奏尔悲诵。肃肃雝雝。无怠无凶。
吕氏春秋引逸诗
将欲毁之。必重累之。将欲踣之。心高举之。君君子则正。以行其德。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唯则定国。
史记引逸诗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荀子引逸诗
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长夜慢兮。永思骞兮。太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涓涓源水。不壅不塞。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以败矣。乃重太息。墨以为明。狐狸而苍。
左传引逸诗
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我无所监。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卒流亡。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虽有丝麻。无弃管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凡百君子。莫不代匮。周道挺挺。我心扃扃。讲事不令。集人来定。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淑慎尔止。无载尔伪。
晋书引逸诗
羽觞随波。
后汉书引逸诗
皎皎练丝。在所染之。
礼记引逸诗
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国家以宁。都邑以成。庶民以生。谁能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相彼盍旦。尚犹患之。
墨子引逸诗
必择所堪。必谨所堪。鱼水不务。陆将何及。
战国策引逸诗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大武远宅不涉。木实繁者披其枝。披其者伤其心。大其都者危其君。尊其臣者卑其主。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
说苑引逸诗
绵绵之葛。在于旷野。良工得之。以为絺紵。良工不得。枯死于野。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1:23
目录
概述
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