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县第一高级中学位于遂平县城西关大道与和幸路交叉口。
办学历史
遂平一高位于
汝河南岸,西关大道与和幸路交叉口。学校前身是遂平二初中,1956年7月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两班,改名为“遂平完全中学”,学制六年。
1958年大跃进时期,遂平完中,遂平师范,遂平一初中合并,由遂平完中统一领导。
同年秋,开展大炼钢铁运动,学校基本停课。合并的学校解体。遂平一初中仍回原址开办。遂平完中,遂平师范仍为一体。
1960年暑假,学校招收一班幼儿师范(附于遂平师范)。
1961年,遂平师范停办,幼儿师范停办,初中班停止招生。至此,遂平一高才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高中,定名为“河南遂平高级中学”。学制三年。
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生停课闹革命。
1968年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始。66、67、68三届学生同时毕业,插队劳动。同年底,“四下放”,学校停办,教师各回原籍。高中,一中合并为红旗中学。
1970年春,遂平县在遂平一高的原址上,开办“遂平农机学校”。同年冬,该校停办,中央国防科委占驻遂平一高至1971年底离去。
1972年2月,遂平一高复校。高中,一中分家,这才正式定名为“遂平县第一高级中学”。学生由各公社推荐,学制改为二年,春季招生,寒假毕业。
1973年改为暑假招生。学制仍为二年。
1975年8月18日,遂平县遭受特大洪水,学校除一幢教学楼和一个化学实验室外,其余一切全被冲走,冲毁。
1976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学校的隶属关系由受地区教育局转变为受县教育局领导。次年,恢复高考。
1980年,学制改为三年。
1981年,学校被驻马店地区确定为县重点高中。
1997年,学校被县委、县政府提升为正科级单位。
1998年秋由中共遂平一高支部委员会改建为总支委员会。
2000年元月,学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2015年9月,学校由原来的瞿阳镇迁往南关新校区。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186亩,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遂平一高新校区位于驻马店市遂平县月儿湾大桥南,新107国道东侧,占地面积95000平方米。
具有现代气息的办公楼、科技楼、综合教学楼、多功能餐厅、配备有冷暖空调的高档学生公寓等,取代了当年简陋的平房,学校配备有图书室、阅览室、语音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使教育教学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办学规模
教学班已由复校时的8个班发展到73个教学班,学生由1971年的不足400人发展到5900多人。
师资力量
学校有在职教职工337人,其中,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68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24人,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74人,研究生学历16人。先后有5人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2人获得省级优秀教师和劳动模范称号,50多位教师受到市级表彰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学校并为各类高校输送新生15000多人。先后为清华、北大输送新生近40人,培养了省文科状元魏华伟、市文科状元张云飞、宋徽徽、王振宇、包瑞,市理科状元徐秋月,常冬冬、张会亮等。考入清华大学的徐风英被誉为“博士楼里的农家女”,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代表,曾受到胡锦涛总书记和美国总统布什的接见。
所获荣誉
近年来,遂平一高面对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知难而进,团结拼搏,在体现综合办学质量的高考中,连续三年被表彰为全市“省级示范性高中类先进学校”,为遂平实现 “人口小县、教育强县”的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连年受到县政府的通令嘉奖,先后被表彰为国家级“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省 “千秋杯”管理先进学校、省级“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级“绿色学校”、省级 “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单位等,荣获市级以上表彰达47项之多。
2016年11月 校长于建成被市教育局评选为“优秀校长”,点名表彰。
2017年高考徐秋月同学考得市理科状元。
文化传统
办学宗旨
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为社会全面进步育人。
办学思想
以人为本,崇德尚能,身心双健,师生共赢。
办学目标
推进和谐教育、塑造名校风范。
工作思路
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团结作为第一保证。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校长于建成被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表彰为“驻马店教育十大领军人物”,2009年4月被
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2011年6月被中共河南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校园环境
遂平一高坚持科学决策、规范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和谐氛围,并在探索中总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徜徉在遂平一高美丽而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内,扑面而来的是制度规范下的优秀教师队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良好的教育环境,这就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