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拾遗
汉语成语
道不拾遗(拼音:dào bù shí yí)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下》。
成语出处
原文
战国·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下》:“仲尼为政于鲁(1),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2)。”近义词:夜不闭户,反义词:见财起意。
注释
(1)仲尼:孔子的字。
(2)齐景公:春秋末期齐国的君主,字杵臼。
译文
孔子在鲁国执政,使鲁国路上丢了东西也没人捡,齐景公对此很忧虑。
成语故事
商鞅,原名卫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他在秦孝公时任秦国的宰相,因功劳显赫而封赐商地十五邑,故称商鞅。商鞅年轻时代就喜欢刑名之学。他之所以会到秦国去任宰相,完全是出于逃生。那时,他的父亲卫叔痤在魏国当宰相。有一次,卫叔痤病重,魏王来探望。魏王问卫叔痤:“如果你的病难以治愈,朝廷中有谁能代替?“叔痤说:“我儿子卫鞅可以代替我。”想不到,魏王不是个喜欢以法治国的人,所以,对叔痤的荐举自然不高兴。叔痤望着魏王不悦的脸色,心里明白了许多,为了表示对魏王的效忠,就对魏王说:“既然你大王不用他,就把他杀了吧,千万不要让他跑到别国去,让别国用他。”卫鞅听到这个消息,就逃到了秦国。
在秦国,秦孝王录用了他。他不断地劝说秦孝王进行治理国家的改革。秦孝王听从了他的建议,任他为宰相。他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废除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他坚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对国家有功,就应该予以奖励。他鼓励耕织,生产多的可以免去徭役。他认为,贵族世装的制度应该废除,应当按军功的大小给予不同的爵位等级,执法应该严明,不讲私情,以法为准。商映的变法遭到了贵族势力的反对,但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很快就推行开了。由于商鞅积极地推行变法,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纪律严明,兵士都乐意打仗。民风也变得纯朴起来,社会秩序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秦国一天天强大了起来。
成语寓意
商鞅变法启示人们,事无大小,遇到难题不能解决,哪怕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一定要想到去变化,用合理的变化来解决难题。如果一味地走老路,只会越走越窄。“改则进”,改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酝酿的一种特殊形式,人只能当“弄潮儿”顺应历史的潮流,并积极推动它,而不是当时代发展的“绊脚石”。积极推动变法的商鞅正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因此,秦国大受其利,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社会风气日益良好,国家实力逐渐强大,最终鲸吞六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壮举。提高人们道德修养和自身素质的前提,首先是拥有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道不拾遗”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定语,含褒义,用来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运用示例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二·显王十四年》:“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
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8 09:24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