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园学古录》共50卷,是元代
虞集(1272—1348)撰别集。虞集“平生为文万篇”,然而稿存者仅十之二三,传世凡5种。即《道园学古录》50卷、《
道园类稿》50卷、《道园遗稿》6卷、《翰林珠玉》6卷、《伯生诗续编》3卷。元代皆有刊本。
《道园学古录》是研究
元代中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史的一部重要的元人文集。集中保存着大量有价值的碑、铭、
墓志、
行状、传、记、序、
题跋、
制诏等史料,内容丰富,为史学工作者所借重。如对于仁宗朝奸臣
铁木迭儿之专权跋扈,虞集在
贺胜、
杨朵儿只、
张珪等三人的
神道碑、
墓志铭中所记甚详。他以当时人记当时事,屡赞三人刚直不阿,对研究仁宗、英宗二朝的政治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序、跋部分也是研究宋元文学、艺术、理学的重要材料。此外,《道园学古录》中还保存着许多有关南方道教的资料。虞集家居江西,深受当时龙虎山道和建康(今南京)
茅山道的影响,并与
玄教宗师
吴全节等道士有着密切的交往,还为他们撰写了诸多碑板记事之文,多见于方外稿中。台湾学者孙克宽在《元代文化之活动》一文中提到《道园学古录》的价值时这样说:“《道园学古录》全集的价值,仍在
传志碑铭、
序跋之文。尤其是方外稿的全部文章,皆是
元代道教史的宝贵资料”。
陈垣先生在他的《
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一书中,以《道园学古录》中的《岳德文碑》与
吴澄所撰的《天宝宫碑》相佐证,考订了宋元之际大道教派产生和发展的状况。再有,虞集在《道园学古录》中对元代典章制度也有别具特色的注释,对研究元代政治制度有重要价值。
《道园学古录》的版本有明景泰七年(1456)郑达、黄江翻元刊本,常用的《
四部丛刊》初编本即据此本影印。
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邵庵,又号道园,祖籍仁寿(今属四川),南宋名相
虞允文五世孙。少受家学,尝从元代三大理学家之一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
儒学教授。仁宗时,迁集贤修撰,
泰定时升翰林直学士兼
国子祭酒。文宗即位,除
奎章阁侍书学士,任元朝国修政书《
经世大典》总裁官并修国史。惠宗即位,
谢病回乡,至正八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