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恒山道乐)
山西省阳高县传统音乐
道教音乐(恒山道乐),又称“道场音乐”,山西省阳高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北岳恒山是中国北方地区道教的圣地,流传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的恒山道乐是北方道教音乐的一支。恒山道教音乐源于道教中东汉时创立的“北天师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汉魏以来的鼓吹乐和唐宋以来的法曲等的音乐成分,形成独特的风格。其演奏人员主要由恒山“应门士”即在家道士组成,当地称之为“恒山道乐班”,道乐班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清嘉庆年间。
阳高县的恒山道乐,据考证可追溯到清代的乾嘉时期,其演奏人员主要由恒山应门士(即在家道士)组成,被当地人称为恒山道乐班,又称“阴阳”,在阳高县有近30家道乐班。
20世纪80年代末,恒山道乐中断将近二十年后开始慢慢复苏,逐渐走上了正规道路。
基本特征
演奏方式
恒山道乐演奏时,道乐班通过一鼓、一铛、一钹、一铙、一支海螺相互配合。鼓是道乐队的指挥,每次演奏前鼓声先起,给出速度节奏,之后鼓点自由。铛,一般起节拍器的作用。道乐曲都是四二或四四节拍,铛子要严格按照板眼敲打。帼 (俗称镲)在赞叹曲中一般用在强拍上敲击,配曲中使用就非常自由,常常看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铙和钹是交替打击的乐器,铙的音色清脆,钹的音色浑厚,交替演奏可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每次打击曲牌末尾时,执海螺的道士手中还执有铜铃,一阵铃响,紧接一声螺号,海螺音色凄凉,使人肃然,道士认为海螺声有招魂之用。
恒山道乐在笙管乐中,通常是一鼓、一云锣、一帼、一管、两笙。这时,管子是道乐对的主要乐器,笙是伴奏乐器,鼓、云锣、帼起烘托作用,曲子悠扬绵长,引人入胜, 有的曲牌欢快泼辣,尤其是管子音色,淳厚饱满,在吹奏赞叹曲时,犹如哭泣一样, 如泣如诉, 如怨如慕。欢快的配曲演奏时,技法多变,有时大管、小管、对管、牛腿号轮番上阵,有时一人两管齐吹。
艺术特色
恒山道乐班所演奏的音乐主要分为“赞叹”、“套曲”和“配曲”三部分,其中“赞叹”是唱经音乐,主要包括【老君经】【三代赞】【四字真言】【洞玄经】【十报恩】等曲调,每曲都含有颂神祈福的寓意,旋律性很强。
恒山道乐班演唱时以笙管伴奏,发声方法与“晋北道情”相同;“套曲”是演奏音乐,内容多系金元时代流行于中国北方的“北曲”,一般都具有庄重典雅、明丽宁静的风格。
恒山道乐班演奏时要求“正套”必须“大工大尺”,严格按字谱拍板;“配曲”是套曲的延伸和过节曲,常与同一宫调的套曲配合使用,它数量很多,有【感皇恩】【小八门】【十番】等曲调,以生动火爆、高亢激越为主要风格。
主要乐器
恒山道乐主要的演奏乐器有管子、笙、笛、法螺、鼓、铙、钹、云锣、铜磬、木鱼、法铃、帼、铛等。
代表作品
恒山道乐常演奏的套曲有【驻马听】【大走马】【水红花】【普庵咒】【骂玉郎】【幺章】【驻马听】【大走马】【水红花】【普庵咒】【骂玉郎】【幺章】等。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恒山道乐是道教进行斋醮科仪活动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除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具有烘托渲染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等作用,是道教文化中瑰丽华彩的部分,也是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恒山道乐古老的乐曲和完整的曲目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遗存,具有音乐学、戏曲学和地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传承状况
从事恒山道乐演奏的乐手大多年事已高,在后继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整个恒山道乐面临失传的危险,急需保护传承。
传承人物
李满山,男,1946年1月出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山西省阳高县申报,项目名称:道教音乐(恒山道乐)。
保护措施
2008年,阳高县文化馆主办,建立了“恒山道乐班文化活动中心”,收集整理恒山道乐曲谱,组织排练活动。
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阳高县文化馆获得“道教音乐(恒山道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道教音乐(恒山道乐)项目保护单位阳高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1990年,阳高狮子屯乡上梁源村“李氏”恒山道乐班应邀参加由国家文化部、宗教局和艺术研究院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首届道教音乐周”演出。
参考资料
道教音乐(恒山道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2 08:45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基本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