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祸
汉语词汇
避祸,汉语词语,读音为bì huò,注音:ㄅㄧˋ ㄏㄨㄛˋ ,释义:躲避灾害。
解释
躲避灾害
出处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定分》:“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
例句
汉·焦赣《易林·家人之困》:“避祸迯殃,身全不伤。”
后汉书·袁绍传》:“臣不敢畏惮强御,避祸求福,与进(何进)合图,事无违异。”
《宋书·王景文传》:“有心於避祸,不如无心於任运。”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五十五卷:“或示形象,倚托物类,使人思惟,自解意趣,吉凶善恶,了然知之,避祸就福,所向谐也。”
金·元好问《临汾李氏任运堂》诗之二:“履危恨无机,避祸欣有策。”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江夏乏人守御,公子何不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
明·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将军在外掌握兵权,人不能图,可以避祸。
明·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今蜀主刘禅溺于酒色,信用黄皓,大臣皆有避祸之心。姜维在沓中屯田,正避祸之计也。若令大将伐之,无有不胜,何必用刺客乎。
明·方孝孺《答郑仲辩书》之一:“所图既不果,避祸畏事,不能昭雪明德,扬於殿陛,以揭其忠诚,皆不肖无状之罪。”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三回:“及至临大节、当危难,便把这两个字撇过一边了,只要全躯保家,避祸求福。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7:59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