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邓桥
中国甘肃省宕昌县官亭乡境内桥梁
邓邓桥(dengdeng)在甘肃省宕昌县城南32公里处官亭乡花石峡口岷江之上,占地面积为10平方千米,开放时间是全天。
历史由来
公元263年,曹魏大将军邓艾与其子邓忠率部从临洮南下入蜀,至花石峡,为岷江所阻,遂令士兵缘山崖修造栈道,并在花石峡口以两岸岩石为墩,修造桥梁,渡岷江,出花石峡,过武都,入阴平道,行无人之地700余里,终于进军成都,攻灭蜀汉政权。《岷州志》和《阶州志》均记载说,此桥为邓艾父子入蜀时造,故名邓邓桥。
结构
历代以来,邓邓桥经过多次重修,旧桥为伸臂木梁桥,既在两岸岩石上砌筑石堤,堤岸边横放一根大圆木,再将7根大圆木置于横木之上,一头挑出堤岸数尺,俗称挑梁,在挑梁顶端用一根横木把7根挑梁贯穿在一起,挑梁上再横压大圆木一根,于是垒好了第一层;用同样的办法垒至第四层。对岸桥的另一端用同样的办法垒木。在两端均垒至第四层,两面挑梁相距5米左右时,安放木简支梁,铺上横板成桥。这种伸臂木梁桥,随经多次重修,但结构始终未变。直至1965年,始改为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工式简支梁桥,桥长22米。
特点介绍
花石峡是甘川道上第一道险要关口,也是入阴平道的咽喉,古代设有花石关,重兵防守。花石峡分大小两峡。大花石峡北自邓邓桥北通北口,南至岷江汇入白龙江的两河口,全长25公里。峡内谷深流急,两岸高峰入云,山石崔嵬,道路曲折,悬崖绝壁上古栈道遗迹随处可见。小花石峡是大花石峡中邓邓桥一段,也是最险要的一段,长2.5公里。由北而来的岷江象一条发怒的巨龙冲入峡中,拍岸击石,左冲右突,翻腾着,咆哮着,波浪滚滚,浪花飞溅,声如雷鸣,震天撼地。矗立两岸的巍巍高峰悬崖如削,壁立千尺,一道道岩洞中成群的红嘴鸭和燕子出入飞翔,半空中一两只金雕盘旋鸣啼。步入峡中,不禁使人想起李白《蜀道难》中“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诗句,确有走投无路,插翅难飞的感觉。
大小花石峡中,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摩崖碑刻,或记事,或抒情,或隶书,或楷书,丰富多彩。除邓邓桥摩崖外,主要的有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鲁班崖摩崖、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通北口摩崖、清康熙八年(1669年)候儿坝摩崖及康熙间尖佛嘴摩崖等几处碑刻。
邓邓桥北峡口外不足1华里的山湾里,有一百余户人家的村庄,亦名邓邓桥村,相传是古代守桥士兵及家属定居形成的村落。清代闽中诗人陈如岗描写花石峡邓邓桥的一首诗:
束马悬车不易行, 崎岖险道出阴平。
当年人抗期期诏, 此日桥留邓邓名。
板屋数家喧虎迹, 石崖千尺涌江声。
前途听说明朝坦, 稳坐篮舆梦不惊。
邓邓桥的由来
据《三国志注》载:公元263年,屯兵沓中的姜维(沓中:今岷县、宕昌、舟曲交界处),得知老对头邓艾钟会率大军又进攻来时,便退守剑门关,以阻魏军入川。但有智有谋的邓、钟二人吸取已往正面交峰之教训,由钟会去攻剑门关牵制姜维,邓艾与其子邓忠率大军取道陇西、漳岷,想从俯背入川。他们到宕昌境内顺岷江而下行至邓桥时,但见两山峙立,高耸入云,中间只有一道天然石峡,滔滔岷江从峡谷底湍湍急流,涛声如雷,军不能过。面对眼前障碍,邓艾父子没有绕道,而是下令在此安营扎寨,让一部分人开凿山崖,一部分人上山砍伐林木,经两万多士兵数日昼夜奋战,修成了至化马的栈道达30多里,使大军顺利南下。此栈道因邓艾父子所修,便名为“邓邓桥”。
邓艾父子率军过邓邓桥之后,便一路无阻,直至阴平,当阴平险道又挡住去路时,他们借鉴邓桥凿修栈道之经验,迅速凿山开路,神奇的出现在姜维的后方,灭掉了无扶鸡之力的蜀国。一个极其普通的栈道在特殊的历史时刻,承载了一个灭国统一的神圣使命,不得不令后人惊叹。兴亡谁人定,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个极其普通栈道。但可惜的是,神兵灭蜀的邓将军未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便走上了不归路,固守剑门的姜军师也因顾此失彼而成为他一生最大的败笔。“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非一人能定也。所以,对邓、姜二人的打打杀杀,胜也好,败也罢,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只有刻在那青山碧水间的足迹成为英雄的佐证,诏示后人。
如今,天堑已变通途,邓艾父子当年扎营的地方,后裔们由少变多,已发展成为几个村庄,村名与人名多为邓姓,这里或许已成为邓艾将军真正的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7 16:40
目录
概述
历史由来
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