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北郭有三水焉:其一
潦水;其一曰
达活泉,父老传为
佛图澄卓锡而出。“达活”不知何义,非讹传,则武乡羯人之遗语也;其一曰野狐泉,亦传有妖狐穴于此。潦水由枯港行,
并城二三里所,稍折而东去,为蔡水。丧乱以来水散流,得村墟往来取疾之道,溃堤口而出,突入北郭,泥淖弥望,冬且不涸。二泉与潦水旧由三桥而行:中桥,古石梁也,淤垫既久,无迹可寻。数年以来,常架木以过二泉。规制俭狭,随作随坏,行者病涉久矣。
两安抚张君耘夫、刘君才卿思欲为经久计,询访耆旧,行视地脉,久乃得之。经度既定,言于宣使,宣使亦以为然。乃命里人郭生立准计工,镇抚李质董其事。分画沟渠,三水各有归宿。果得故石梁于埋没之下,矼石坚整,与始构无异。堤口既完,潦水不得骋,附南桥而行。石梁引二泉分流东注,合于柳公泉之右。逵路平直,往来憧憧,无蹇裳濡足之患。凡役工四百有
畸,才四
旬而成。择可劳而劳,因所利而利,是可纪也。
尝谓古人以虑始为难,改作为重,重以恶劳而好逸,安卑而习陋,此天下之能事无所望于后世也欤,且以二君之事言之:有一国之政,有一邑之政,大纲小纪,无非政也。夏官之属曰司险,山林之阻,则开凿之;川泽之阻,则桥梁之。僖公春新作南门,《传》谓“启塞有时”。门户道桥谓之启,城郭墙堑谓之塞,开闭不可一日而阙,特随其坏而治之。修饰南门非闭塞之急,故以土功之制讥之。是则道桥之为政,不亦甚重已乎,子路治蒲,沟洫深治,孔子以恭敬而信许之。子产以所乘舆济人溱、洧之上,孟轲氏至以为惠而不知为政。若二君者,谓不知启闭之急与不知为政,可乎,虽然,此邦之无政有年矣,禁民,政也;作新民,亦政也。禁民所以使之迁善而远罪;作新民所以使之移风而易俗。贤王付畀者如此,二君之奉承者亦如此。犹之陋巷有败屋焉,得善居室者居之,必将正方隅、谨位置,修治杞梓,崇峻堂构,以为子孙无穷之传;岂止补苴罅漏、支柱邪倾而已乎。仆知石梁之役,特此邦百废之一耳。异时过高明之壤,当举酒落之。二君勉哉。
两位安抚使张耕、
刘肃想要规划出一个长久之计(以解决通行问题),他们询问走访了年高望重的老人们,又外出视察地形地脉,很久之后终于定下方案。位置、长度确定下来之后,上报给
宣政院,宣政院也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于是两位
安抚使任命本地人
郭守敬树立
准平(一种测量平面的仪器)以及担任计工,镇抚司李质负责监督管理。郭守敬分画沟渠,三条河水各自都有了归宿。果然在淤泥埋没之下发掘出了以前的石梁,石梁的
矼石坚硬完整,与以前的结构没有差异。堤口修补完整之后,潦水不再泛滥,顺着南桥的古河道行进。石梁引导达活泉和野狐泉两条河水分流向东流去,在柳公泉的右面合流。大道又平又直,过往之人很多,不再有
蹇裳濡足(提起衣服,沾湿双脚)的忧虑了。役工总共四百余人,才用了四十天就完成任务了。选择能劳动的而劳动,凭借所利用的而产生便利,因此值得记录下来这件事。
邢州城北郊有三条河水:一条叫潦水;一条叫达活泉,当地人传言这条河是
佛图澄在邢州
卓锡的时候涌出来的。“达活”这两个字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是讹传就是武乡
羯族人(注:武乡人
石勒建国
后赵,定都
邢台)遗留下来的语言。还有一条叫野狐泉,也传说有妖狐在这里筑有巢穴。潦水从枯港出发,与城墙平行,行至二三里的地方,稍稍拐弯向东流去,叫蔡水。战乱以来,河水四散流出,得到(即流到)了村子之间的快速交通的(地平的)道路,决堤口流出,疾速地向北郊流去,放眼望去,全是淤泥,河水冬天也不曾干涸。达活泉和野狐泉以前靠三座桥通行:中桥,是古代的石梁,淤泥积垫得久了,已经找不到古石梁的位置了。数年以来,(当地人)采用在水面上架起木头以通过两条泉水。木桥的规模很小,桥宽很窄,并且刚修完没多久就坏了,过河的人遭受这个困扰已经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