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城镇,隶属于
河北省邯郸市邱县,地处
邱县南部,东与馆陶县
柴堡镇相邻,南与曲周县
依庄乡相接,西与曲周县
侯村镇相连,北与
新马头镇相邻,行政区域面积58.4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邱城镇户籍人口为38789人。
历史沿革
自汉代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曾为平恩侯国、延平县、邱县治所。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属抗日县政府领导的一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第三区,后改属第二区。
1953年,设立邱城乡。
1958年8月,并入曲周县,设邱城公社。
1962年3月27日,复置邱县,为邱城公社。
1984年初,政社分设,改置邱城乡;同年5月,撤乡,置邱城镇。
1996年初,大马堡乡并入。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邱城镇辖张街、贾街、吕街、孟街、石街、孟固、前尹庄、后尹庄、霍庄、元东堡、北街、西街、南街、东街、东屯、西屯、李家庄、郭门、孙庄、南寨、前段寨、中段寨、后段寨、大马堡、儒林、南辛庄、石佛寺、葛庄、新井头、王桃寨、赵桃寨、郭桃寨32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邱城镇辖32个行政村:北街村、西街村、元东堡村、石街村、孟固村、贾街村村、东屯村、西屯村、霍庄村、孟街村、李庄村、孙庄村、张街村、东街村、新井头村、郭门村、南街村、后段寨村、石佛寺村、儒林村、葛庄村、赵桃寨村、郭桃寨村、中段寨村、前段寨村、王桃寨村、大马堡村、南寨村、南辛庄村、后尹庄村、前尹庄村、吕街村,镇人民政府驻北街村滨河路1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邱城镇地处
邱县南部,东与馆陶县
柴堡镇相邻,南与曲周县
依庄乡相接,西与曲周县
侯村镇相连,北与
新马头镇相邻,行政区域面积58.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邱城镇境内为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水文
邱城镇境内有老沙河。
人口
2011年末,邱城镇辖区总人口3685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806人,城镇化率89%。另有流动人口3603人。总人口中,男性18437人,占50.03%;女性18415人,占49.97%;18岁以下9316人,占25.28%;19—35岁10786人,占29.27%;36—60岁11223人,占30.45%;61岁以上5527人,占1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4595人,占93.88%;回族2257人,占6.12%。2011年,人口出生率15.97‰。人口死亡率6.11‰,人口自然增长率9.8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86人。
2017年末,邱城镇常住人口为33658人。
截至2020年末,邱城镇户籍人口为3878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邱城镇财政总收入572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6930元。
2020年,邱城镇有工业企业22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7个。
农业
2011年,邱城镇农业总产值4.55亿元。粮食总产量0.81万吨,其中小麦产量0.52万吨。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7.01万亩,总产量达0.59万吨。
邱城镇畜牧业以饲养羊、生猪、鸡等为主。2011年,羊、猪、鸡存栏分别达到3.77万只、1.14万头、68.60万羽。
工业
邱城镇工业以纺织、食品制造、饲料、服装为主。工业企业48家,职工1560人。2011年,工业总产值9.3亿元。
商贸
2011年末,邱城镇有商业网点72个,职工113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0.12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邱城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1.6亿元,比上年增长4.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邱城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221人,专任教师34人;小学12所,在校生4506人,专任教师17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31人,专任教师99人;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邱城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2个,各类文化专业36户,各类图书室32个,藏书5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46人。
2011年末,广播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2000多户,入户率3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邱城镇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33个。病床50张,固定资产总值5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1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3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2000人次。村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邱城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89户,人数1272人;医疗救助7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46人次,共支出260780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69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9567人,参保率9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邱城镇有邮政代办所1个。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000门,固定电话用户1400户;移动电话用户7600户,宽带接入用户89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邱城镇有自来水厂1个,深水井2眼及成套净化设备,年供水14万立方米。
2011年末,邱城镇有35千伏变电站2座。
交通运输
邱城镇境内有大广高速过境,设有服务区。东有106国道纵穿镇域东部,西有大牙线公路,纵穿镇域南北,还有邱新(邱城一新井头)公路。
2011年末,客运站1个,日发客运汽车20班次,日均客运量210人次。
风景名胜
邱城西街清真寺约始建于清朝中期,清真寺建成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被毁,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又续修大门3间、二门1间、大殿12间、对厅3间,北讲堂5间,南讲堂4间、水房子4间。重修后的清真寺有大门、二门、三门、全是花草圆门,大门称“五脊六兽”,大门上方悬挂三块木匾,当中一块上书“清真寺”三字,左边一块“至教渊源”,右边一块“性道真泉”。大门里边一块“大道源流”。二门一块“道贯古今”。门的两边放有一对望天狮门墩,二门一间后边两个柱子,门上装有隔山板,上写绿色的“经文”。墙头上道士帽建筑非常美观大方。体现了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民族的特征。大殿的建筑形式系筒子式,殿内东西两行八根大柱,正中挂有一块金字大匾,上写阿拉伯文“台思迷”,左边一块“道贯古今”,右边一块“清真雅正”。院内南北讲堂相对,均是明三暗五,西南院内有水房5间、东对厅瓦房内全部是青砖铺地,寺内的整个建筑显得整齐,幽雅、壮观。院中还放有一块青石方桌。1954年对该寺院进行过一次维修。“文革”动乱中除留下一座破烂不堪的大殿外,其它房屋设施均遭毁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得到落实。1982年新盖了门楼3间、水房3间。1986年又盖了讲堂3间。并聘请石秀岭为驻寺教长,料理信教群众的宗教事务。
著名人物
白玉珂(1873—1943年),字鸣鸾,回族,河北省邯郸市邱县邱城人。晚清秀才。清末和民初教书,参与创办邱县女子小学并任校长、县救济院院长。“七·七”事变后,任邱县抗日政府参议员,热爱教育事业,有
民族气节。乡亲们都尊称他“白老先生”。
白驰驹(1919—1987年),原名白之俊,回族,河北省邯郸市邱县邱城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到
范筑先部当
战士,参加过多次对日作战,因作战勇敢被选送到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分配到八路军120师当参谋。他长期从事军队机关的机要工作,养成了不怕艰难险阻、严谨缜密的作风和品格,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他曾随叶剑英、许光达参加过国共谈判,参加过与守长春的国民党军谈判。建国后,投身到军事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辛勤耕耘,培养军事人才。病逝前在原国防科委第13研究院工作,享受正军级待遇。
马铁军(1925—1993年),邱城西街人。回族,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参加革命。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武装部主任、政委、科长、处长、部长、第二炮兵政治部副主任、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等职。马铁军在抗日战争中出生入死,发动组织和带领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在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战斗工作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
邓小平理论武装干部队伍,为二炮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呕心沥血做出了重大项献。马铁军在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革命战士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