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八甲李氏
陇西李氏的分支
邵阳八甲李氏,又称“宝庆八甲李氏”,全称“宝庆梅塘八甲李氏”,是陇西李氏的一个分支。和“祁阳洪山李氏”同宗,为唐朝曹王李明世系李氏。
简介
其始祖致由公,元末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鹅颈大丘大桥李家迁居宝庆武冈龙宫乡三都水口杨家洲。子福八徙祁阳县,福八公次子君十九郎生三子,次子应麒(应奇),元延祐五年生,明宣德元年卒,由祁阳牛练塘迁邵阳九龙岭杨林屋,生显公(嗣显),显公生森、宗、芳、圆,衍为八房。清嘉庆19年(1814)始修族谱,同治元年(1862)、光绪33年(1907)、1941年、1992年续修,2008年建成“李氏八甲故里”牌楼。至1948年,已传25代,共17000余人。宗祠在九龙岭。班次:应嗣继仁子,志文仲显廷,祖宗永世德(方际其昌大),时长开佑增(材良映朝兴)。续班:本正发祥懋,肇启有忠纯,立学光前代,家传瑞运新,声华成盛业,孝义一庭荣。新议班次:宏图恢先绪,群英跃龙门,廉明焕高洁,奕叶葆青春。该族名人李薰,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锐,曾任湖南省财政厅厅长。
来源
以前邵阳县划为乡、都、甲三级,邵阳东乡(今邵东县)有富阳、新宁、安上、安平、梅塘、万安、仁风、太平、中乡、洪仁都等,每都下辖十甲。清末,邵阳县编为十八乡,五十六都,每都十甲。故“邵阳八甲李氏”全称为“宝庆梅塘八甲李氏”
发展
宝庆八甲李氏,自迁邵始祖应麒公定居杨林,已历六百九十余年,应麒公生一子,嗣显公,嗣显公生四子:森、宗、芳、圆,衍为八房,即曹家、杨林、田庄、大泉、檀山、白杨、石洞、周祥,均因地得名。
致由公--福八--君十八郎(子一:应鸾)、君十九郎(子三:应虬、应麒、应凤)--应麒(子嗣显)--嗣显(敦睦堂)
故里
李氏八甲故里,是邵阳八甲李氏的故里,位于九龙岭山下的杨林屋,位置在湖南邵东县九龙岭镇柳塘村三叉路口。
家谱
陇西先祖
李昙(字贵远)--李崇(字伯佑,开陇西李氏)--李平瑶(字尚德)--李信(字有成,又名成旦,秦大将军)--李超(字仁高)--李仲翔(名大齐)--李伯考(原名莲)--李尚(名贾湘,成纪令)--李广(号诚,字廷礼,飞将军)--李敢--李禹(字长禹,号子道)--李承(号修文,讳丕)--李先(字敬宗,号武)--李长宗(字伯礼,号英山)--李君况(字叔千,又名子期,别名高)--李本(原名政本,号上明)--李恣(字仲君,号子贤,又名忠)--李轨(字文逸)--李龙(字隆,号彦绪)--李艾(字世绩,号明)--李雍(字隽熙)--李柔(字德远,号子坚)--李弇(字季子,号养训)--李昶(字伯坚,号严)--李暠(字玄盛,又名馗,号克嘉,西凉武昭王大凉皇帝)--李歆(字士业,又名饮)--李重耳(字景顺,号虔和,别名柏丹)--李熙(字熙明,号孟良,又名仪)--李天赐(字德真,又名懿)--李虎(字起虎,又名文彬,号克权)--李昺(字炳,又名光华)--李渊(字淑德,唐高祖)--李世民(字爵政,唐太宗)--李明(曹王,又曰曹恭王,李世民第十四子)。
曹王世系
1代李明(李世民之十四子),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封曹王(曹恭王),被贬黔州任都督、刺史,疑谋反,唐武后时奉旨被逼自杀,于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灵柩归京师葬昭陵。生子五:俊、杰、价、偹、偲。
李俊(李明之长子),袭零陵王,南州别驾
李杰(李明之次子),封黎国公,唐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则天后以武周代唐,诛杀唐宗室,李俊、李杰在武后垂拱时遇害。唐神龙初(公元705年),中宗李显复唐国号,诸王子孙自岭外回还,诏令李胤(杰之子)袭曹王。
李价(李明之三子),生一子:李臻(济国公,无后)。
李偹(即李备,李明之四子),自南州还,帝诏停胤而封备为曹王、卫尉少卿。备招慰忠州叛,殁于贼,无后。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复封胤为曹王,胤死,胤之子戢袭曹王,戢死,戢之子皋(字子兰),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袭曹王。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皋奉母逃民间,走蜀,谒玄宗,由都水使者升迁左领军将军,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三月卒于位,年六十,赠右仆射。皋生三子:道古、象古、复古。道古生四子:纮、绰、绍、绾,皆无后。象古、复古皆无后。
2代李偲(李明之五子),材勇过人,被诬以罪,流放剑南,后封右武卫大将军,生一子:昌。
3代李昌(偲之子),生一子:训。
4代李训(昌之子),生一子:挺。
5代李挺(训之子),生一子:宗。
6代李宗(挺之子),生一子:瑜。
7代李瑜(宗之子),为四川遂州长江(今四川省蓬溪县)令,归葬于眉之丹陵(今眉山市丹棱县丹棱镇龙鸪村),生六子:暀、昵、暕、曙、映、晴。
8代李昵(瑜之次子),居江西丰城县湖茫,生子二:曰戌(音xu,曰在戌之上,电脑中无此字)、晟。
9代李晟(昵之次子,非“西平王”李晟),生子三:伫、翊、立戈(音ge,左立右戈,电脑中无此字)。
10代李立戈(晟之三子),生五子:巖、崇、峤、崧、专。
11代李崇(立戈之子,字广仁),生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登进士,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为荆州刺史,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任洪州刺史,三年兵变罹难,奉旨葬于洪州新建县至德观生米山之阳,其地东止港中流,西止梅员冈,南止车埠港,北止汝池湖,后被毁,此地今为一农机站。生一子:蓬(疏)。
12代李蓬(又名李疏,李崇之子),登进士,升陆安县知县,后升洪州刺史,弃仕隐于江西临川大岗之桥上,生一子:枢。
13代李枢(蓬之子),居丰城县正信乡(今段谭乡),生四子:德兴、德义、德广、德仁。
14代李德义(枢之次子),生一子:涉安。
15代李涉安(德义之子),生一子:思立。
16代李思立(涉安之子,字富春),生四子:福、寿、宁、康。
17代李福(思立之长子,号守敬,字伯雍),究学古经,隐居不仕,生四子:达、宾、贵、广。
18代李贵(福之第三子),生一子:竦
19代李竦(贵之子,字以盛),生二子:瑓、琦。
20代李瑓(竦之长子,字亭俊),居本邑。生一子:仕珉。
21代李仕珉(瑓之子,字安和),生一子:仲文。
22代李仲文(仕珉之子),生二子:谦、亨。
23代李亨(仲文之次子),生二子:升旦、献。
23代李谦(仲文之长子),生二子:旭日、希旦。
24代李献(亨之子),生三子:应虬、应奇(即应麒,开九龙岭房)、应凤。
24代李旭日(谦之长子),生四子:天富(开三角塘房)、荣富(开洪山房)、长富、有富(开豪头房)。
25代李应奇(即:李应麒,献之次子),元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三月二十三日生,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十月十六殁。享年108岁。生一子:显。
26代李显(即:李嗣显,应麒之子),生四子:继森(子仁茂、仁斌、仁萱、仁容)、继宗(子敬、信、诚)、继芳(子仁蒙)、继圆(生一子仁荣,李仁荣第五子李子文开“周祥房”)。
相关资料
湖南李氏六大族源
湖南李氏共有六大族源
湖南湖北李氏多出自江西。因此,江西李氏的族源基本上就是湖南李氏的族源。江西的李氏主要来源于第二次和第三次迁移,形成了五大世系,即西平堂世系李氏,丰城的曹王世系李氏、丰城的滕王世系李氏、永修的吴王世系(磨刀)李氏和火德公世系福建上杭李氏。再加上南齐荡寇将军李道办宁远灌溪李氏,湖南李氏共有六大族源。但这六大族源均出自陇西李氏一脉。
“从时间上推断,有史记载进入江西最早的当属宜春的西平堂李氏。”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研究员、《湖南姓氏源流史》主编刘继德介绍说,李晟唐德宗平定了半个中国的叛乱,官至太尉、中书令,爵封西平郡王。因功高震主,贞元三年,唐皇剥夺了李晟的兵权,12个儿子也被分散到全国各地,李宪因此就被调到江南西道的洪州(今南昌)任刺史。他的后裔子孙为了日后相见,都以西平郡王作为自己家谱的标志,一律使用西平堂作为他们的堂号。西平堂李氏主要分布在宜春地区、吉安地区,上饶地区一部分,外省主要在湖南大部分地区,四川一些地区。
曹王明后裔考证
宋代跨鳌集》(曾被收入《钦定四库全书·跨鳌集》卷二十九)的作者李新自述家族渊源时说到:
“吾祖出陇西房,自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明始分焉。明生偲,材勇过人,为诸武所忌,诬以罪,流剑南,家焉。偲生昌;昌生训;训生挺;挺生宗;宗生瑜,明皇西狩,瑜负图牒诣行在所,抗表自列,乃得追附属籍,寻拜长江令,卒官而归葬于眉之丹陵。自偲而下,世传一子,至瑜始六子:暀、昵、暕、曙、映、晴。映生二女而绝,余子各有所传,今蜀中诸李悉祖长江。而本房则长江第三子暕所自出也,……”。
另在《新唐书·表第十·宗室世系.曹王房》中确有“太宗世民──曹王明──右武卫大将军偲──昌──训──挺──宗──长江令瑜──暀、昵、暕、曙、映、晴”以及暀、昵、暕、曙、映、晴之下的世系。
而关于李新自述家族渊源中“(瑜)卒官而归葬于眉之丹陵”之真实性,又有苏洵所作苏东坡家族的谱序中的如下陈述为旁证:“吾祖娶李氏。李氏,唐之苗裔太宗之子曹明王之后世,曰瑜,为遂州长江尉,失官家于眉之丹棱。祖母严毅,居家肃然,多才略,犹有窦太后、柴氏主之遗烈。生子五人,其才皆不同”。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1 15:22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