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之蕃(1887~1963)
教授。
江苏吴江人。1900年入上海
复旦大学,后又入美国
康奈尔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1911年回国,在福建
马尾海军学校、上海
南洋公学等学校任 教。后长期执教于清华大学。40余年从事教育工作,是
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创办人之一,是最早在
清华园讲授数学的中国教授。著有《四元开方释要》、 《墨经中的数理思想》等。翻译过柯痕的《微分方程初步》和薛尔伍德--戴劳尔《微积分》。他对文史诗词也颇有研究,曾作《禹贡地理新释》、《宋词简评》等。1963年10月23日 病逝于
北京协和医院。
人生经历
求学
1887年6月12日 生于江苏省吴江县。
1910年 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数学系,他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数学系共修了18门数学课程,获学士学位。光绪末年,怀着科学救国理想的郑之蕃只身一人登上了横渡大洋的海轮,告别祖国,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
纽约州绮丽佳城,在那里的
康奈尔大学专攻数学。他不负国家的重托,学习异常刻苦。
任教
1912—1920年 先后在福建
马尾海军学校、
安庆安徽高等学校、上海
南洋公学、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任教员。
年在
哈佛大学研究院进修一年。
留学归国后即参加以江南上海等地为主要活动中心的政治文学团体南社。在南社到20年代初停止活动前,他一直是正式社员。这以后他未再参加任何政治社团。从1912年起,先后在福建
马尾海军学校等校教授数学和英文。
1920年 起任教于清华学校(该校于1928年改为清华大学)。
1926—1927年 去英国剑桥大学访问一年。
1927年 任清华学校
大学部算学系主任。清华正式成立数学系,第一任系主任为郑之蕃,此后熊庆来、
杨武之、
江泽涵(著名数学家)等先后担任系主任。原中国科学院院长
周培源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其数学老师郑之蕃先生推荐,1924年12月上。第一篇论文《三等分角法二则》发表在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二期。
1934—1935年 任清华大学教务长。1933年春,清华算学系元老郑之蕃教授建议并力主将华罗庚从行政系列的助理员破格提为教学系列的助教。
1937年 任教于长沙临时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组)。
1940年 在上海养病,妻子曹纯如去世。
1943—1945年 任教于上海
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以后除在1940—1946年外,他一直在清华大学工作。
1945—1946年 任上海育才中学校长。
1946年 任教于清华大学。
直至1952年退休。自清华大学退休。
教学研究
郑之蕃结合自己对中国数学发展史的认识和所从事的教学工作,著有《墨经中的数理思想》和《四元开方释要》等文。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版了他所翻译的美国A.柯恩(Cohen)所著《
微分方程初步》。后在他采用美国B.E.F.薛尔伍德(Sherewood)和A.E.
泰勒(Tay1or)合著的《微积分》作教材时,曾把全书译出。郑之蕃认真于教学,并善于启发学生的思想,他对学生的关心教导不仅限于课内。获他教导的学生感到终生受益,有的坚定了专业学习的信心,有的以他对工作的严格要求作为楷模。
教学经验
郑之蕃结合自己对中国数学发展史的认识和所从事的教学工作,著有《墨经中的数理思想》和《四元开方释要》等。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版了他所翻译的美国柯恩所著《微分方程初步》。后在他采用美国薛尔伍德和
泰勒合著的《微积分》作教材时,曾把全书译出。
郑之蕃乐于做教学以外的繁琐工作。他在各校任教时曾兼任过教务长等职。在抗战胜利后主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上海考区的联合招生工作。在50年代初,为确定通用的数学名词,他不辞劳苦积极承办此事,出面邀请在北京的数学家进行多次讨论,历经3年之久,终于在1956年3月出版了一本《数学名词》。这使数学研究和教学在使用中文数学名词时有共同的依据,对中国数学工作的发展和数学书刊的出版都起了极大的作用。
个人作品
主要有《
微分方程初步》《微积分》《数学名词》(以上译作)、《墨经中的数理思想》《四元开方释要》等,他又是诗词作家、文史学者,一生写下了许多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主要有《吴梅村诗笺释》《宋词简评》《桐荪遗诗文》《冯注李义山诗商榷》《禹贡地理新释》《元明两代京城之南面城墙》等。
家族成员
家庭成员
郑之蕃,号桐荪。1887年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
盛泽镇。其父郑式如在清朝末年得风气之先,在盛泽镇上创设第一所学堂郑氏小学;他重视发展新商业,赞助镇上成立商会,被推举为商会会长。郑之蕃有一个哥哥之兰,一个弟弟永,三个妹妹佩宜、绣亚和光颖。大妹佩宜与同县著名诗人柳亚子结婚。郑之蕃兄弟三人和小妹光颖终身服务于教育事业。
家庭背景
郑之蕃于1912年与浙江湖州的曹纯如结婚,他们有三个子女。长女士宁曾就学于北京
燕京大学生物系,1939年与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后归国的数学家
陈省身结婚。两个儿子师拙和志清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先后留学于美国,分别获
生理学和
生物化学博士学位。郑之蕃是本世纪上半叶在中国从事近代数学教学工作的先驱者之一。他在1907年考取江苏省公费留学美国。他立志学数学。
个人爱好
郑之蕃治学有中国儒家之风,对史诗字画都有所涉猎,特别对诗词有较深的造诣。他喜读吴梅村诗,著有“吴梅村
诗笺释”。他论诗的作品有“冯注李义山诗商榷”及“论工部排律诤遗山”。他对诗词的发展有自己的见解,著有“宋词简评”,说“宋词之演变与唐诗略同。”他自青年至晚年作诗词颇多,可惜多已散失。
外界评价
郑之蕃经历了本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动荡时代。他出国选择学数学,已有志于从事数学教育事业,一生未改初衷。在教育园地中他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为的青年,促成祖国和社会的兴旺发展。他在清华大学送走一批批出国留学的青年,也帮助接纳了不少学成归国的人才。中国著名科学家
周培源、
赵访熊、
庄圻泰、
王宪钧、
段学复等都曾听过他的课。
郑桐荪注意吸收古代数学的成就,还把许多外文教材译成中文。他学识广博,特别对古代数学有精深研究,先后在清华大学执教3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