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郑州警备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河南省郑州市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
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郑州警备区(Zhengzhou Police Area of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Henan Province,简称郑州警备区),前身为中原军区豫西第三、第四军分区,1949年1月成立至今,先后经历了11次变迁。
发展历史
1923年7月,京汉铁路总工会郑州铁路分会委员史文彬、李震瀛等组织工人成立“铁路工人纠察团(队)”,下设工人纠察队。
1924年2月4日,黄河南岸分会成立工人纠察队,张士汉任队长,共30人。
1925年8月,郑州豫丰纱厂举行工人大罢工,同时成立工人纠察队,队员数百人。
1925年8月,中共郑州地委先后派肖人鹄、戴培元、唐朴农等到荥阳一带开展农运工作,并组织群众、团结改造红枪会,建立农民自卫军,张虎臣(贾峪区农会委员长)任自卫军第一大队长,有武装100余人。同年11月,郑州召开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到会者2000多人,会议提出成立农民自卫军。
1928年4月,在郑、荥、密边境特别党支部的领导下,杨寨一带成立农民协会,特支书记李品一组织50名农协会员建立武装暴动队,张丙辰任队长。
1931年9月,郑州豫丰纱厂工人组织反日敢死队,积极向政府“请愿”,要求武装上前线。
1937年,登封成立“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发动群众除奸抗日,随后组织抗日“武术救国会”,发起人韩希贤、张金良分别任会长和辅导员,组织发展到伊川、巩县、密县、新郑、登封等9县,近万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人民地方抗日武装迅速发展。
1937年冬,中共豫西特委副书记王志杰等人率领洛阳八中抗日宣传队到登封开展宣传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4月,中共登封县委成立,王志杰兼任书记,成立“登封县抗日自卫团”。
1938年5月,豫西特委和国民党第一战区政训处在登封县召开登封、密县、新郑、长葛、洧川等5县联防会议,决定以登封为中心建立抗日游击区。
1944年初,中共地下党员任新智、郑建中等在密县一带组织抗日游击大队,有武装130余人,任新智任队长;李天宇在广武一带组建近百人的游击武装,李天宇自任队长;张之朴在巩县成立“嵩山抗日义勇军”,张之朴任司令,下设4个队,有武装200余人。
1944年9月,皮定均率豫西抗日先遣支队进入豫西,各地抗日武装先后编入豫西抗日先遣支队。
1944年底,在巩县、登封、荥阳、汜水、密县等抗日民主政府相继成立的基础上,建立县独立团和区干队抗日民主武装。
1945年2月,在登封白栗坪成立河南军区,统一领导河南抗日武装力量,“嵩山抗日义勇军”改编为“河南人民抗日义勇军”。
1945年9月,巩县、汜水、荥阳等独立团在方升普组织下成立陇海支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郑州各县独立团均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
1948年5月,豫陕鄂军区第八军分区成立后,广武、荥阳、巩县、汜水、郑县、新郑、登封、密县等先后成立县区两级武装,至12月各县武装扩大到5000余人。
1948年11月,郑县县大队成立,陆续成立一、二、三、四、五、六区干队。
1949年2月,郑州军分区所辖巩县、登封独立团,成皋独立营,密县、新郑、荥阳、郑县等县大队5641人补入解放军第六十四团、第七十四团,后归九纵渡江南下。3月,郑县独立营改为县大队。11月,郑县县大队取消四区中队。
1950年4月,郑州军分区缩编后,郑县县大队改为县干队。
1951年元月,郑县县干队抽调102人组成一个连归郑州市公安队。
9月,成皋、郑县、荥阳等3个县干队调往河南军区第五一八团,成皋、郑县、荥阳3个县干队取消。
1952年后,巩县、成皋、荥阳、郑县、新郑、登封、密县、中牟等县成立人民武装部。
1954年8月,各县人民武装部又改为兵役局。
1958年12月,各县(市)兵役局又改为县(市)人民武装部
1970年2月,郑州市人民武装部撤销,成立郑州警备区,下辖区人民武装部。
2004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郑州警备区组建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
现任领导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郑州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安伟
郑州警备区大校司令员:王树文
郑州警备区大校政治委员:李建林
成立意义
在省会城市组建警备区,是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和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军队建设协调发展,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重要举措,对全面提升省会城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质量和层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次组建郑州警备区,标志着河南省省会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8 08:18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