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黎亚
广州市顾委会委员
郑黎亚(1919.06~2013.12.16),女,江苏省海门县灵甸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共广州市委副秘书长,广州市顾委会委员,广州市直机关临时党委第一副书记,离休干部。2013年12月16日15时40分,郑黎亚同志(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因病逝世,享年95岁。
简介
郑黎亚(1919.06~2013.12.16),女,江苏省海门县灵甸镇人,原中共广州市委副秘书长,广州市顾委会委员,广州市直机关临时党委第一副书记,离休干部。
人物事迹
抗战:潜伏敌营十年最后一批撤离
1919年6月,郑黎亚出生于江苏海门,出生当天母亲因产后大出血离世,9岁时父亲过世,郑黎亚与祖母相依为命。1932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正在上海读初一的郑黎亚参加了抗日游行,到街上派发进步传单。
1936年,在同学的资助下,郑黎亚以优异的成绩读完高中,进入天津女子师范学院读书。一年后,郑黎亚考上北京大学,同时获得赴美国留学的机会。此时,抗日战争爆发。身在北平的郑黎亚放弃深造机会,投笔从戎,回到上海组织一个救亡团体,开始自己长达70多年的革命历程。
1938年初,在浙江金华,郑黎亚与杨应彬相识。50多年后,两人合著名为《金华集》回忆录,就是为纪念初次相遇。
后来,郑黎亚在武汉外围加入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这是一个在中共特别支部领导下,在国民党张发奎的军队里开展抗日宣传和战地服务工作的进步团体。根据中共长江局的指示,服务队内成立“特别支部”,先后有20多名共产党员在那里工作,有的还长期“隐蔽”了下来。郑黎亚与杨应彬服从组织安排,留在敌营坚守到1947年,后接到党的指示撤退到香港,成为最后撤离的特支成员。
潜伏:张发奎做证婚人保安全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势力再次加大了内部清查工作,杨应彬的身份曾遭怀疑,而此时杨应彬已在国民党广州行营的军事核心机关参谋部任作战参谋,为了能更长期地潜伏下去,经请示党组织后,杨应彬、郑黎亚决定举行一场讲点排场的结婚仪式,并请张发奎作证婚人。在请张发奎时,张发奎一上来就说: “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要很好地回答我。你们俩究竟是不是共产党?都是的话可以结,都不是也可以结,最怕一个是,一个不是,费事一个当鳏夫,一个当寡妇。”两人听后答道:“张长官,我们跟了你八年抗战,还不了解我们吗?我们都不是共产党。”张发奎说:“都不是那你们就结婚吧。” 1945年12月3日,婚礼在迎宾馆举行,广州行营200多名高官和亲朋好友参加,张发奎出席并发表讲话,堵住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嘴。
解放:夫妻同住一楼半月方知
1949年广州解放。接管公安局后,郑黎亚参与接管广州棉纺厂。同时,已是广州军管会副秘书长的杨应彬也在忙碌。相当数量的接管干部都住在爱群大厦。郑黎亚住在这里,杨应彬也是。但两人却并不知彼此下落,也无缘相见。直到半个月后,一位同事问郑黎亚“你可在爱群大厦看见杨应彬?”此时,郑黎亚才得知杨应彬就在咫尺却难相见。
建国初期,郑黎亚任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1973年,平反后的郑黎亚开始在广州市委工作。1980年,杨应彬父亲去世。是否通知正在罗马尼亚访问的杨应彬,广州市领导颇为踌躇。“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郑黎亚认为丈夫即使赶回国也无法见最后一面,力主暂不通知,以免耽误工作。这样的做法受到时任领导习仲勋和杨尚昆的认同。
退休:关心贫困山区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郑黎亚与杨应彬仍十分关心国家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关心贫困山区老百姓的生活和下一代的成长,多次向贫困山区进行捐助,累计捐款10多万元。
亲属成员
丈夫:杨应彬
长子:杨小斌
三子:杨小村
四子:杨小杨
主要作品
晚年,杨应彬、郑黎亚合作出版了《金华集》《东廓吟鞭》等著作。其中,《金华集》记录了杨应彬入党后从事革命斗争60年的峥嵘岁月,是作者给抗日战争50周年的礼物,也是他参加革命60周年的纪念,更是这对革命伴侣、恩爱夫妻的金婚纪念册;文集中《六十年的战斗历程》一文,由杨应彬口述、郑黎亚记录而成。《东廓吟鞭》由郑黎亚在年届80之时,用毛笔一笔一划抄录杨应彬的主要诗词作品编录而成。
纪念活动
2007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件纪念日,也是抗战时期全国四个著名的儿童剧团之一———广州儿童剧团建团七十周年纪念日。在纪念仪式上,89岁的抗日老战士、原广州市直机关工委书记、原广州儿童剧团政治委员郑黎亚是最激动的人,不仅在台上哽咽回忆当初小团员们吃不饱饭的情形,更多次走下台来,亲热地拥抱孩子们。当又一次戴上鲜艳的红领巾,郑黎亚的眼泪和笑容混在了一起,于是她高举右拳,喊出少先队口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可台下的200名少先队员却忘记了正确的回答。当郑黎亚讲述抗战期间的艰苦历程时,甚至有孩子掩口偷笑,有老师表示,饥饿、血泪离这一代的孩子实在太远了。
参考资料
郑黎亚同志逝世.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6 12:56
目录
概述
简介
人物事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