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水(1926年10月4日-2010年11月27日),
内蒙古通辽人,中国著名
细胞生物学家、
植物遗传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的创始人之一。
人物生平
1926年10月4日,出生于内蒙古通辽。
1933年2月至1944年12月,先后在内蒙古通辽县第五小学、沈阳补习学校、沈阳第一国民高等学校、沈阳南满中学堂读书。
1945年4月,考入长春伪满洲国新京医科大学。
1947年8月,投奔解放区参加革命。9月,先后在东北解放区的东北军政大学、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前身)学习。
1949年8月,毕业于东北大学博物系并留校任教。
1955年10月至1959年6月,被选派赴前苏联留学,获列宁格勒大学生物学副博士学位,归国后回到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69年12月至1972年1月,在吉林省长白县十二道沟公社走“五七”道路。
1977年12月起,先后任东北师大生物系副主任、吉林省生物研究所所长。
1981年至1990年,郝水主持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先后列入国家“六五”“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1983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郝水为
博士生导师。
1986年12月,创建
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
1994年,利用培育出小冰麦33面包优质小麦品种,并已推广。
1998年,中国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郝水又捐赠一万元资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2000年,在郝水的倡导下,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资助贫困生基金正式设立,首批启动资金30万元,其中郝水个人捐赠10万元。
2001年10月,郝水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奖金20万元港币,全部捐赠给吉林省农村优秀教师奖励基金。
2010年11月27日8时20分,在
长春逝世,享年84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郝水在国际上首次创制了两套完整的小冰麦
异附加系,为应用冰草有用基因改良小麦奠定了基础。获得了带有
冰草有用基因的小冰麦易位系,并育成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小冰麦33”,用原位研究技术证明了染色体骨架的真实性,并发现染色体骨架中除非组蛋白(NHP)外还有
RNA存在,为核骨架和染色体骨架中存在收缩蛋白提供了免疫细胞学证据。获得了支持染色体螺旋模型的新证据。发现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构建是由改组和集缩两步完成的。
郝水关于染色体骨架真实性的研究、染色体骨架中收缩蛋白的存在等创新性理论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
《郝水科学论文选集》是其毕生理论研究成果的集成;他和夫人何孟元教授在国际上首次培育了两套完整的小冰麦异附加系,并育成优质“小冰麦33”新品种,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人才培养
郝水61载从教生涯,在教学方面,他曾讲授过
普通生物学、
辐射细胞学和
细胞生物学等多门课程,他先后培养2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30余名博士研究生,并指导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他培养的研究生分布在全国各地, 很多人已是教授 、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为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如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黄百渠、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王丽、原
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
邢苗。
著作
论文
获奖记录
社会任职
1980年12月至1986年12月,先后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校长。
1984年以来,郝水担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报》等国内最高学术期刊的编委。
郝水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生物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教委高校生物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委高校生物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常务委员等职。
郝水先后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人物评价
郝先生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科领军人物和业务骨干;郝先生潜心学术,数十年如一日,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郝先生勤俭朴素,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学校教师教育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刘益春评)
郝水关爱民生、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郝水同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堪为人师的一生。他是我们党的好干部,科教战线的典范,高校领导的楷模。(东北师范大学评)
他是一个很单纯的人,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根本感染不了,他是一位纯正的学者、真正的学者!(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博导王丽评)
后世纪念
2012年11月13日,郝水塑像在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广场正式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