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郤,汉语二级字,读作郤(xì),其本义为晋国大夫叔虎的封地。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字部】郤 ·康熙笔画:14 ·部外笔画:7
唐韵》绮戟切《韵会》《正韵》乞逆切,音。《说文》晋大夫叔虎邑。 又姓。《正韵》晋大夫郤献子之後,与郄通。 又仰也。《仪礼·士昏礼》赞启会郤于敦南。《疏》郤,仰也。谓仰于地也。 又与通。《礼·曲礼》诸侯相见於郤地曰会。《注》郤地,谓闲之地。 又骨肉之交也。《庄子·养生主》批大郤,导大窽。 又怨也。《史记·项羽纪》令将军与臣有郤。◎按《正韵》从音其虐切,非山谷之谷。从阝为隙,从谷从卩为却,形虽似而实不同也。
说文解字
【卷六】【邑部】郤
晋大夫叔虎邑也。从邑谷声。
参考资料
.汉典.
.千篇国学.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09 10:17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