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博(1920年3月15日—2010年),建筑设计师、摄影家,郭沫若之子,他的母亲是
郭沫若的日本裔夫人郭安娜(佐藤富子)。1920年生于日本,出生后不久,父母便带着他和哥哥回到中国,后再次前往日本,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攻读建筑学。1950年代,受党和国家的召唤,回国进入上海建工局设计公司工作,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郭博曾为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上海光影:郭博摄影作品精选》。
人物生平
博多,是日本
九州福冈县的一个地名。1920年3月15日郭博出生于此。其父
郭沫若拿个“博”字给他作了名字。或许是诗人的灵感与天意相应,看似偶然的取名,竞与郭博的秉赋刚好吻合:郭博自幼聪颖,博学多才。9岁的他以一幅跨海大桥的水彩画,斩获全日本一等奖,全家喜气洋洋。父亲奖励他一套油画材料,母亲
郭安娜奖励他一架
柯达相机。绘画与摄影都是郭博的童心之爱。郭博对摄影的痴迷,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不少人以为郭博摄影是“半路出家”,实在是个很大的误解。郭博中小学时代成绩优异,数次跳级,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出了有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
京都大学,又以高材生的身份从建筑学系毕业。不久,他取得了一级设计师资格——日本建筑界的最高资格。
1955年,36岁的郭博回到中国,行李中有几大箱摄影画册和摄影杂志。此后每个月,有摄影杂志从日本寄来。他获取着不曾割断过的全面滋养。郭博的摄影眼界和观念,与世界一流水平保持着同步提升。回国后,郭博在上海市建筑工业局设计公司工作。1957年,郭博在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工作。1988年1月,郭博从上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退休。
1975年后,郭博对许多古老建筑保护不当感到痛心,他想到用相机将其保存下来。出于一个整筑师的第六感觉,他毅然拿起了相机,愧头对准幢幢离有时代特色的古老建筑。凭着一架普通的135相机,他每个月要拍掉12卷胶卷。以每卷36张计算,1975年至1989年间他已拍了8万多张服片。
1983起,郭博开始举办个人摄影展。1994年9月3日至7日,郭博第十次个人影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2008 年11月,郭博先生将其所拍摄的2万余张(含底片)上海历史照片,全部捐赠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为上海的文博事业画上了浓重一笔。2009年3月15日,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策划的“记忆中的上海一一郭博先生捐赠摄影作品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这也是郭博先生的第十五次个人摄影展。2010年,郭博逝世,享年90岁。
出版图书
亲属关系
父亲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本名郭开贞,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革命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
早年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21年组织创造社,出版《女神》。《女神》是中国第一部成熟的新诗集。1924年翻译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逐步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1926年参加北伐,先后担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副主任。1927年3月30日,在朱德寓所写下《请看今日之
蒋介石》。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宣传委员会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为躲避国民党政府缉捕,经周恩来同意,在中共地下党掩护下离开上海赴日本。定居千叶县市川市,行动受宪警监视。在流亡日本十年期间,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金文丛考》《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等著作,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领军人物。全面抗战爆发后回到上海,创办《救亡日报》,后在武汉、重庆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1940年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在国统区积极宣传进步文化,宣传团结抗战。1941-1943年间,完成《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剧,代表了中国现代历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1944年发表《甲申三百年祭》,被中共中央定为整风文献。1945年出版《青铜时代》《十批判书》。1946年参加旧政协会议,参与国共谈判。1947年由沪赴港。1948年底北上,筹备新政协会议。1949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世界拥护和平大会的布拉格会议,并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同年8月,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继续从事文史研究和文学创作,同时担负着国家事务、科学文化教育和国际交往等方面的领导工作,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三届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重要职务。在中国共产党第九届(1969)、十届(1973)、十一届(1977)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均被选为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历任全国政协第一、二、三、五届副主席。
母亲
郭安娜(佐藤富子),1894年3月4日生于日本仙台,1916年夏与郭沫若在东京相识,并相爱,同年12月同居,两人共同生活了20年。1949年,郭安娜送子女到中国定居,并加入中国籍。1983年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8月15日,郭安娜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105岁。两人育有四子一女,郭博为二子。郭博大哥
郭和夫(1917-1994),有机化学和石油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副所长,当选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弟弟郭复生(1922-2004),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工程师。妹妹郭淑瑀(1925-1984),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弟弟
郭志鸿,1932年出生,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出版有《郭志鸿钢琴作品选》。
儿子郭允,1956年生于上海。1981年赴日。曾为
朝日新闻社摄影部职员。
社会活动
1992年10月,郭博参加乐山纪念郭沫若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
社会评价
王天平:郭博捕捉的手法,显然与当时的摄影家判若不同。审美的超前性、家人的素养积淀,汇聚到郭博审美和瞬间定格上。只要一拿起相机,他即刻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他学养深厚,视野广阔、秉性刚柔,揉和在一起赋予他作品的内涵和超前性。郭老的镜头表现最多的题材,乃老本行建筑。在他眼里,建筑即人,人即建筑。他最爱表现的题材是以小见大,只带广阔场面和叙事,而叙事呢,偏又不以情节面貌出现;而情节,通常又藏而不露。他的作品返璞归真、典雅朴素,往往同一个主题用不同侧面去表现。他用了一辈子的心血,求索寻觅,不曾停止。
陈友泉:郭博的摄影作品以黑白为书。他以建筑师特有的曝光,把凝固的建筑与人的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无论是外滩宏伟的西欧古典式建筑,还是上海南市老城厢的简随民居,抑或是哈尔滨的俄罗斯东正教室,成都的东方式寺院,无不调动透视、受光、造型等艺术手段,使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