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65年3月出生,河北省栾城县人;现为
中国矿业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矿山空间信息学与沉陷工程专业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现任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人物经历
1984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获矿山测量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1991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工程测量专业硕士学位;
1999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01-2004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合作研究。
研究方向
矿山开采沉陷与控制、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估和处理、变形监测和数据处理
学术兼职
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国际矿山测量协会第六专业委员会委员
出版图书
科研成果
长期从事矿山开采沉陷与控制工程、采矿塌陷区灾害评估与建筑物保护、工程测量与变形监测、采空塌陷区建筑地基稳定性评价及其处理、建筑物、铁路和水体下安全采矿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采空区破裂岩体变形机理与沉陷控制》、《采动区建筑物地基、基础、结构协同作用理论及应用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及企业委托的科研课题40余项。
获得奖项
1、矸石充填置换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
2、厚煤层综放开采沉陷控制与治理技术,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5年
3、采动岩体动态力学模型及理论研究,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1年
4、兖州矿区开采沉陷控制与治理技术, 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 2006年
5、矸石充填置换煤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7年
6、采煤沉陷地复垦与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研究,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
7、采动区建筑物地基、基础和结构协同作用理论及应用研究,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7年
8、煤矿沉陷区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抗变形技术研究,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9年
9、老采空区上方建筑物地基稳定性及处理措施研究, 国家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
10、地表沉陷区水平移动与变形研究, 国家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 11、水体下采煤智能数据管理系统, 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 主要在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壁综采矸石充填与岩层运动控制研究”(2009-2012)。
出版有专著《老采空区上方建筑地基变形机理及其控制》、《矿山开采沉陷及其防治》;在国际会议和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7项
社会任职
《矿业科学学报》第三届编委会编委(2024.8-2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