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亭山位于
利川西部,齐岳山 中部白羊塘东偏北,距利川城39公里,山体呈西南东北走向,自县城西南鄂渝边陲石门坎入境,至谋道下磁寨包梁新碗厂出境,长55公里,宽3至4公里,主峰洪山海拔1741.5米。
历史文化
都亭山是清江、磨刀溪、建南河的发源地,此山历为名地,清光绪《
利川县志》称:“巴国将军蔓子自刎,葬其身于都亭山”,传说在今白羊塘古坟陵至磨刀溪软耳箐(雕上丫口)一带。
都亭山一带文化积淀深厚,不仅有南浦村、南浦雄关、苏马荡、齐岳山,而且还有船头寨、鱼木寨、女儿寨、人头寨、石桶寨、马头大寨、马头小寨等众多山寨,它是土家山寨的中心。
地理争议
由于史料的缺乏,都亭山具体在何方,一直是个倍受争议的问题,何况它还是巴蔓子葬身之地,这种争议又包含了民族、地域心理在里面,要把它论证清楚就更困难了。
《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章怀太子注:“
施州清江县水,一名盐水,源出清江县西都亭山。”《通典》:“清江县有都亭山,夷水所出。”可见,清江源头在都亭山的说法在唐朝就形成,后世考察都亭山位置亦以此为据,综合有关记载,大致可以归纳出五种说法:
1、同治《
利川县志》称:“都亭山在城东九十里,与
恩施界相连。”;又说:“道东平,山绝高,迤逦不绝,与都亭山相连,在城东九十里,交恩施界。”则都亭山在今
利川市团堡镇箐口一带。
2、《
湖北通志·舆地·图》载:“都亭山为雪照河北岸之山。”《施州考古录》:“《府志》:‘都亭山在恩施城北二百里,距利川东九十里,为恩利交界。’其下即都亭里,雪照河出其间,过此并无伏流。此属清江西道水,发源当在雪照河。”(按:《府志》当指《施南府志》,《府志》是综合当时各县的人编撰的,同一地名往往见于各地,多有相互矛盾之处,如都亭山所在及清江源流就有多种说法并存。)
3、 光绪《利川县志》载:“自大山坪东北至大丫口,分为两山:一曰大山,即齐药山;一曰小山,即都亭山。”又说:“清江水,源出县西一百四十里小山,即都亭山,东流入檀香洞。”则定都亭山于利川汪营镇柏杨塘,其下有檀香洞,为清江发源地。
4、《明史﹒地理志》:“南有清江,一名夷水,自四川
建始县流入,下流入於大江。”《施南府志》:“清江在(建始)县南一百五十里,自恩施县流入,又东入巴东县界,即古夷水也。”认为清江发源于建始县,任乃强先生赞同其说。
5、《明史·地理志》又云:“清江自四川
黔江县流入,亦曰黔江,卫境诸水皆入焉。”认为清江源于黔江县。
以上五说,分歧在于清江源头的认定。从地理角度说,光绪《利川县志》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考辨最详,已为定论。但后世对清江源头的认定,不一定与古人的认定相一致。因为清江流域古为蛮夷之地,清江上游在唐代罕有人至,尤其是清江上游段有腾龙洞,伏流三十里,要把清江源头推至雪照河上游,首先得知道清江水是从腾龙洞入,从黑洞出。但在古代要了解这一点,并非易事。《施南府志》及同治《利川县志》之所以把都亭山定在雪照河及箐口一带,即是对此尚未十分明确。
因此,都亭山位置多说并存,主要源于古人清江源头的认定莫衷一是:
1、《水经》:“(江水)又东过鱼复县南,夷水出焉。”
2、东汉应劭《前汉﹒地理志》注:“夷水出巫,东入江。”
3、《明史﹒地理志》:“南有清江,一名夷水,自四川建始县流入,下流入於大江。”
4、《明史﹒地理志》又云:“清江自四川黔江县流入。”
5、明末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清江源出彭水,中贯卫境。”
6、《施州考古录》载:“乾隆间……(吴白华)尝考清江源流,于试院建《扬清堂》,题跋其后云:‘施郡城东,清江源自奉节白盐山,曰夷溪,曰扦水,亦曰盐水。”
可见,在清之前尚无清江源于利川盆地的记载,较早明白腾龙洞伏流所向的是清初著名史地学家齐召南。他指出:“清江源出四川石龙关东山,东南曲流百余里……北有水来会,至火铺塘伏焉(即磁洞),北逾重山复流出,折而东,又数十里至恩施县。”(转引自吴白华《清江为禹贡之沱辨》)。
齐召南的看法是准确的,和光绪县志实测结果基本一致,但在清代没有被普遍接受。《施南府志》所载道光年间绘制的《清江源流图》,仍然还不能准确反映腾龙洞伏流去向。
因此,欲知唐代所指清江源头,不可强搬明代和清代地理学成果。章怀太子所说的清江源头到底在哪儿呢?答案还得在《水经注》中求解。《水经注》:“(鱼复)县有夷溪,即佷山清江也。”吴白华以此认为清江出白盐山,乃长江故道。对此,前人已做了反驳,以为白盐山及清江上游高山险峻,长江之水不可能翻越这些高山。因此,我们认为所谓“夷水出焉”只是指鱼复境内有水注入清江,古人以此水为清江正源。
我们回头一一检验古人关于清江源头之说:第一说认为清江源头在箐口,小溪河发源于此,经朝东岩流入清江,此说与夷水源于奉节之说抵触,可置而不论;第三说即清江源于白杨塘说,主要形成于清代,前面已经做分析;第四说认为清江源于建始,较有说服力。考建始县东北大岩领下有蒲潭溪,《施州考古录》以此为清江北道水。但唐代人已经越过建始,进入恩施县内,从水势来看,已经知道清江源头在恩施县西,故此说不符合地理实际情况;第五说以为清江源于黔江县,但黔江虽与施州相邻,却无河流注入清江,此为书斋中想当然的说法,当然不可能准确。
这四种说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我们再分析剩下的“雪照河说”。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欲溯清江上游,最大的难关是腾龙洞伏流一段。清江出腾龙洞后,称雪照河,在今天雪照河电厂旁有水注入,此水古名“滴水滩水”或“高桥水”。光绪《利川县志》载:“(清江)伏流三十里,入雪照河,又东流十里,径罗家桥;又东五里,左受滴水滩水。滴水滩水,源出奉节两会坝。南流径见天坝,入县境,为滴水滩;又东五里,过桂花桥,入清江。”此水现在称作“长片河”,据《利川地名志》:“长片河,源于(利川)寒池山白岩坪,南流经罗圈坝、鱼皮泽大桥、土地岩、桂花桥,在恩施五峰岭与利川雪照河水电站下注入清江,全长19公里。”
在没有探明清江
腾龙洞以上地段时,从寒池发源的长片河无疑是最长的,把它定为源头,丝毫不违背地理学。而且寒池山过去一直为奉节(鱼复)所辖,合符《水经注》“县有夷溪”的说法。同时,《方舆胜览》有都亭山的记载,虽未言具体方位,但从编排上看,都亭山必与“东门山”、“州基山”、“瘦驴岭”在同一范围;《施南府志》载:“石乳山在城西北一百七十里,为恩利建三县连界处……都亭山在城西北二百里,崇冈深麓,映带左右,下多良田广囿。”石乳关在今板桥一带,“东门山”、“州基山”、“瘦驴岭”都在恩施县北,而寒池山正与之相临。清代著名诗人商盘诗云“施州城北都亭山”,可见,从宋到清大家都知道都亭山在恩施县西北与奉节交界处。尤其明代的都亭里在恩施县西北一带,清代改土归流后,始分都亭里入利川,故现在利川市城区一带有“都亭”之名。
更重要的是寒池山本身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可得到众多文献的支持。宋之前,利川盆地尚未完全开发,兼之东边的石板岭、西边的齐岳山过于险峻,古人不太可能沿现在的“318”国道由楚入川,那时如避长江三峡入川,多取道恩施北边的瘦驴岭、铁沟、石乳关(苏轼有《铁沟行》诗、黄庭坚有《瘦驴岭》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言:“(施州)卫外蔽夔峡,内绕溪山,道至险阻,蛮獠错杂,自巴蜀而瞰开荆楚者,恒以此为出奇之道。” 寒池是利川最高的山峰,最高海拔2000多米,立于古代川鄂通道上的咽喉之地。《利川地名志》载:”(寒池山)旁有马儿垭口,为施州至夔州的古大道。“可见寒池山正是这出奇之道上的一大屏障。且寒池出产丰富,周围田土宽广,利于生产和驻军。三国时,魏平蜀后,与吴在寒池及石乳关一带多次展开争夺,力求军事上的有利地形。
(二)
“寒池”为现在写法,方言里“寒”、“咸”同音,疑“寒池”应为“咸池”。屈原《离骚》:“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扶桑。”朱子注:咸池,日浴处也。《淮南子·天文篇》:“日出於暘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咸池山海拔高,且山中有湖,古代川东、鄂西的土人或许认为大阳就是从那儿休息的吧!有研究者认为“咸池”即卤水湖,可熬盐,这正好可以解释夷水为什么又叫做 “盐水”。《后汉书》载廪君浮于夷水,遇盐水女神,盐水女神告之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故此鱼或盐之地即寒池山。
又,《史记·天宫书》:“东宫苍龙、南方朱鸟、西宫咸池、北宫玄武。”咸池是主五谷的星,主秋季,因五谷是在秋天有收成的。后世以“白虎”换“咸池”,并非无因。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水经注》、《后汉书》皆载:“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可见,咸池一名,与夷水巴人的历史是息息相关的,其得名当源自廪君传说。
言及“都亭山”,不免要推究“都亭”一词的本义。由于“都亭”来源较古,后世少用,故本义难晓,甚至有研究者认为,“都亭”一词为土家族音译。
其实古代“都亭”是一个常用词。《后汉书·何进传》:“以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后汉书·窦武传》中记载:“(窦)武、(窦)绍走,诸军追围之,皆自杀,枭首洛阳都亭。”三国时代,封为都亭侯的将相比比皆是,如孙贲、张翼、张辽、马超等皆为都亭侯。顾炎武认为:“都亭则如今之关厢。”关厢即城门外大街及附近居民区域。
研究都亭山,还不能不涉及到亭州所在地的问题。《隋书·地理志》:“清江郡统县五:一曰盐水,一曰清江。”清江郡注:“后周置亭州,大业初改为庸州。”《方舆胜览》:“亭州以都亭山得名。” 由于清江源于利川,因此清代以来皆以为亭州在利川。光绪《利川县志》首倡其说,余意以为,“亭州以都亭山得名”一语乃后世推测之语,并无实质根据,否则应该叫“都亭州”而非“亭州”,光绪《利川县志》虽然举了不少理由,但实质是为了印证“清江源于利川”。从史志所载推测,亭州似应在恩施、建始一带,我们不能为了论证都亭山在利川,就一定要把所有的好事都附会上来。
至于巴蔓子葬身于都亭山的问题,虽然炒得热闹,其实更为简单。先把早期的有关材料按时代为序罗列如下:
1、《
华阳国志》载:“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请师於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藉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2、《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章怀太子注:“施州清江县水,一名盐水,源出清江县西都亭山。”
3、《
旧唐书·地理志》:“贞观八年,改临州为忠州。”
4、《
方舆胜览》:“都亭山,《后汉南蛮传》江水出西都亭山,盖以此为名。”又说:“巴子台,在临江县。……施州今有庙焉。”
5、《
明一统志》:“蔓子自刎,以头授楚,巴国葬其身于都亭山。”
从以上材料可知:记载最早的是《华阳国志》,它并没有说巴蔓子葬于都亭山。《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章怀太子注提到都亭山,但没有说巴蔓子葬于都亭山。《旧唐书·地理志》提到改临州为忠州,但此次改名是因严颜之事(其事详见《三国志》,文长不引)。而《方舆胜览》一书的记载更较为清楚:虽然屡次提到都亭山和巴蔓子,但是分开说的,无一句表明巴蔓子葬于都亭山,相反可以证明当时巴蔓子墓与都亭山在不同的位置。
只是到了《明一统志》才第一次清晰地指出巴蔓子葬于都亭山。因此,我认为此为后起之说,绝对不可信,正如《
四川通志》说“忠州以蔓子忠烈得名”是后人附会之词一样。
历史故事
刘伯承激战都亭山
《川中名将——
刘伯承》:在东战场,1923年3月1日,杨森部师长唐式遵在前面锋军队,从鄂西利川翻越齐岳山、软耳箐(都亭山)等险要的关口,偷袭万县。在川鄂交界的卡门(都亭山南浦雄关)一带戍守的讨贼军喻培棣的第一师麻木轻视敌人,被仇敌打了个措手不及,一路向西败退。3月4日拂晓,刘伯承率第二混成旅第一路赶来声援,与仇敌在磨刀溪(近谋道镇)一带激战,昼夜枪声不断。连敌军批示官唐式遵也惊呼“战争剧烈较前倍甚”。刘伯承数度社团军队反扑,因敌据险苦守,始终未能患上手。于是撤退到长岭岗作攻势守势,筹办调解部署再行攻击。刘伯承在磨刀溪苦战时,不料后方发生了意外的变化,驻扎防守忠县的杨春芳旅哗变,暗中偷袭万县,威吓到驻万县城内的第二混成旅旅部及直属队的安全。刘伯承获悉这一消息,立即决议回援。
石达开激战都亭山
《地理志.关隘》: 软耳箐(都亭山)。“在县大江南磨刀溪(今谋道)南五里,交湖北利川界,与湖北七曜山对峙,亦楚蜀往来道隘口,厰濶(阔)防堵不易,铜锣关虽天险易守,然在软耳内入软耳则他道可绕,由龙驹坝北渡江。故县大江南防堵以软耳为最,同治元年春,粤逆
石达开陷咸来利川,武生陈第抡统带市郭里团勇堵软耳铜锣打杵各隘,石逆走石柱,二年秋,石逆后队李富献回窜咸来,军功陈诒荣带勇堵此,冬十月,知县张琴建关卡,石壁高两丈有奇,厚半之,横亘山垭,八丈有奇,上设瞧楼,下置关门,营房七间,更关驻扎,民团地于旁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