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湖渔歌
江西鄱阳湖的传统民歌
鄱湖渔歌是一种江西鄱阳湖的传统民歌,又称彭蠡渔歌,流传于南昌、新建、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湖区市县。
背景介绍
起源
鄱阳渔歌源远流长,起源于宋代,流行于明清,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史籍记载,有宋代杨时的《鄱阳湖观打渔歌》,明代叶兰的《划船歌》:“饶城雨晴五月五,城中父老话乡土,少年结束赛划船,击楫讴歌健如虎。”“但知划船乐,不知划船苦。鱼腹藏忠魂,悲凄吊千古。”清代徐坤的《东湖采莲曲》:“采莲莫采花,花容似妾面,枝枝是并头,颜羞不忍见。采莲莫采子,子满粒难数,同胎期长大,分离莲心苦。”还有清代朱廷瑛的《东湖采菱歌》:“采菱采菱,东湖之滨。湖水清且涟,菱实脆而鲜。大郎载盆桶,小郎撑破船。采掇月数担,易米供新餐。尔来天亢旱,雨露失周全。采掇日复勤,菱近况亦斩然。嗟嗟采菱子,亦念生息艰。”以及解放前后广为传唱,由赵南元记录的《四季渔歌》:“春季里来暖洋洋,东风吹来百花香,鲇鱼成群斗水上,丰收渔歌满湖场。夏季里来湖水涨,五百里鄱湖碧波荡,鲤鱼穿梭水中游,一网鱼虾一网粮。秋季里来秋风凉,鄱湖一片好风光,鳜鱼条条肥又壮,渔家儿女喜洋洋。冬季里来雪茫茫,白花点点洒湖上,鳊鱼喜爱斗风寒,勤劳换来心欢畅。”音调的纯朴、吐字发音的跳进及演唱者真假嗓音的运用,让听者恍若来到浩淼的鄱湖边,看到渔民们正划船打鱼的欢乐景象。
特点
鄱湖人余亚飞的《渔舟唱晚》:“水畔暮山衔夕阳,归舟返棹沐霞光;渔歌阵阵相呼应,声响调高传远方。”描述了鄱湖渔民唱渔歌的情景。鄱湖渔歌的特点是节奏自由,声响调高,在宽阔湖面上传得远。渔歌互答,此起彼伏。
拓展
古代鄱阳曾以“泽有蒲鱼之饶”而闻名于世,全县总水面达800多平方公里,可谓是水好草肥的天然渔场。历代渔民在长年累月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富有鄱湖风味的渔歌,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生产热情。渔歌成了渔民生产生活的伴侣,是湖区民风民俗的精神财富,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和精湛的艺术魅力。因此,鄱阳不仅享誉鱼米之乡、中国戏剧之乡,还有渔歌之乡的美称。解放后县文化馆民间艺术家赵南元搜集记录了近百首渔歌,并刻印汇编成册。
谱系
第一代:帅德化
第二代:徐天福(小名大毛)为鄱阳曲艺界之宗师。
第三代:刘双喜、周天润、赵南元
周天润,鄱阳县鄱阳镇人,鄱阳县著名民间曲艺家。自幼双目失明,十三岁开始学艺,后从徐天福学习渔鼓。在鄱阳民间享有较高声誉。他说唱的渔鼓不但有浓郁的鄱阳地方特色,而且说唱实践中,广泛收饶河戏及鄱阳民歌和渔歌的旋律,融于渔鼓之中,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鄱阳渔鼓唱腔的板式和特色。
赵南元,鄱阳县鄱阳镇人。鄱阳县文化馆音乐干部,江西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民歌集成》、《上饶市民歌集成》编委,生前收集了大量的鄱阳民间曲艺和民歌资料。为鄱阳县曲艺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荣誉
解放后县文化馆民间艺术家赵南元搜集记录了近百首渔歌,并刻印汇编成册。(这里的近百首渔歌其中就有如今的鄱湖渔歌主旋律)上世纪50年代末,季梦华以《鄱湖四季渔歌》为内容,编排成舞《鄱湖渔歌》,荣获省民间文化会演一等奖;上世纪80年代初,赵南元改编的男女对唱《半斤个鰟鮍不上钩》,获省创作歌曲一等奖;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该县民歌手张光明、傅金花对唱《半斤个鰟鮍不上钩》,荣获省民歌演唱二等奖;1990年蔡天来作词作曲的女声独唱《小妹我爱看饶河戏》,获上饶地区原创歌曲一等奖;1994年蔡天来作词作曲的男女对唱《相思情》被该县评定为“五个一工程”的推荐曲目。鄱阳湖区渔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多种类型的渔歌,现已收集整理140余首,多流传于鄱阳滨湖地区的十多个乡镇。这为鄱阳渔歌传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成为鄱阳广大音乐工作者赖以借鉴和创作的源泉。
鄱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工作,尤其是随着中国湖城战略的实施,数以百计的鄱阳渔歌的优美旋律,激励着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他们以渔歌音乐为素材,为家乡的美好,为中国湖城鄱阳的发展,谱写了不少动听的歌曲。鄱阳渔歌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由市文化局选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鄱轩 记者 张钦)
参考资料
鄱阳渔歌.上饶之窗.2010-05-27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7 16:56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