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见赠之作》是唐代诗人
高适创作的一首
五言诗。此诗前四句交代题意,接着四句写秋夜景色,再四句抒发感慨,最后四句写仕隐矛盾。
①岑二十:名未详。从“如何异乡县,复得交才彦”看,此岑二十或任县主簿之职。主簿:《
新唐书·百官志》:“御史台及大理、太常等寺有主簿,诸县亦置,掌簿书。”
⑦箕山:在河南省登封市东南,又名许由山。相传尧时巢父、许由隐居于此。《史记·伯夷列传》:“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后以“箕山之志”“箕山之节”称隐居不仕之人。来:《
文苑英华》作“未”。
从诗中“凉风惊二毛”来看,此诗应作于高适三十余岁时。考其行踪,诗人于开元十八年(730)北游燕赵,当年高适三十一岁。此后在东北边陲淹留,中途曾短期返回宋中。又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征诣长安,应制科考试,与当时名流宴饮交游,直至开元二十六年(738)秋离长安返梁宋,时年三十九岁。据“箕山别来久,魏阙谁不恋”可知,诗人离开长期生活的宋中时间较长,且“魏阙”常指朝廷,此诗当为开元二十六年秋返梁宋途中作。
此诗前四句交代诗题“酬赠”之意。“感物”四句写秋夜景色,“气变悟时易”也。“池枯菡萏死,月出梧桐高”,炼句尤奇,俊朗高爽。“如何”四句感慨岑氏有才而高举,自身“汩没”复“蹉跎”。“箕山”四句写仕隐矛盾,至“魏阙”为建立功业,虽久别“箕山”,但“江海”之心始终不渝。
高适(约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
岑参齐名,并称“
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
高常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