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钓山岛位于
舟山本岛的西部,属
岑港镇辖区,中间隔着的港就叫岑港,港湾曲呈S形,窄而长,最窄处宽仅100米。从岑港渡口过渡到里钓山只需船只转过身,调个头就到对岸了。里钓山岛面积不大,仅1.64平方公里,葫芦形,最高点海拔115米。就是这个不大的小岛上蕴藏着司空见惯而又非同凡响的资源——钓山石板。
里钓山的石头是典型的火山
喷出岩,以灰、肉红等色的酸性岩石为主,正因为有此资源,才有了“梯山航海,视若户庭”的海居人家。
民国编《
定海县志》载:“海山产石极多,率质粗不中斧凿,岑港西南三钓山有石宕,每年所出颇资于用,运至他处销售者均系砌路用之板,俗呼钓山板。” 里钓山的产业几百年来涛声依旧,靠的就是“两头”。一是“石头”,二是“缆头”。打了“石头”解“缆头”,解开“缆头”闹天下。
明末清初,
慈溪有一个石宕老板非常刻薄,给工匠们的工资很低,有一次一个姓闻的石匠领着大家罢了工,老板十分恼火,准备对领头闹事的闻石匠下毒手。消息传到,闻石匠连夜带上家小逃命出来,最后就是定居在里钓山这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辟垦创业,老行当不能掉,闻石匠成了里钓山的开山之祖。从此潮涨潮落,300多个春秋往复,以闻氏为代表的里钓居民繁衍生息,开石不止,航海不停,延绵至今仍是炮声轰轰,气笛声声。攀宕,是里钓老宕中规模最大、气势雄伟、景致别样的一个石板宕口,现遗留四个取石的窟。第一个窟现改为一口水井,深度用7米长的毛竹还不能插到底,此井水源充足,水质好,最旱的年份水也不会干。这口井该是舟山唯一的石宕井吧。第二窟垂直高度约在50米以上,千锤百掘之下形成了雄奇惊险的刀削斧劈般的悬崖凹壁,石壁脚下是一潭深不可测的水窟,石壁上灰红相间的颜色可否是工匠们汗血留下的痕迹。第三窟是一个干窟,窟角放有居民遗弃的水车、箩筐、梯子等劳动用具,好似一个天然的民俗陈列馆。据介绍,这个窟曾是生产 队里开大会的好地方,因为这里冬暖夏凉。第四窟是水塘,现年50多岁的里钓村庄支书说,小时候的盛夏时节,他和小伙伴们常来游泳,水特别的冷,不一会儿汗毛就会竖起来。
穿宕,在攀宕的北部,因石宕取石打穿了山顶而得名。该宕现遗留两个石窟、一座孤岩和一块巨石,听说那块硕大的巨石是宕顶因底下掏空塌下来的,幸好宕中的工匠们都放工了,无人遇难,现在听起来也是惊奇不已。
里钓山三个老宕从南到北一字排开,气势独有。古老的村庄依宕而建,突现出一种浓浓的石文化的气息。石阶、石路、石墙、石窗、石门、石柱子、石屋、石板明堂、石井、石磨、石捣臼、石雕、石弄堂、石屋建在宕脚上等一幅幅石头演绎而来的景致随处可见。宕与村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宕因村而生,村因宕而存,两者紧紧交融在一起。里钓的宕是舟山最古老的宕之一,里钓的村是舟山少见的石头村。
采石业的兴起,带动了海运业的发展。里钓村里的清末民初西洋风格的民居建筑便能说明那是航海的结晶。而今的里钓山石料业和海运业还是主业,像彩虹一般美丽的连岛大桥正在飞渡里钓山,里钓山不只是“石头”、“缆头”,现在可是“桥头”,里钓山多了一条通往外面精彩世界的世纪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