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
李兰妮创作纪实文学
《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是当代作家李兰妮创作的纪实文学,首次出版于2021年8月。
内容简介
《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记录了作者在广州惠爱医院和北京北医六院的住院经历。作者把观察的镜头对准了治疗精神疾患的专业医院的住院部病房和那些病患,从病人群体到医生以及当代精神疾病治疗观念和手段,还有世界精神医学史等方面展开了具有多重维度的记述。朱莉亚、小迷糊、莫有爱、小财姐、靓靓团、小澳洲、小蘑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逐次出场,他们是精神疾病患者,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源于自救与救人的强烈意愿,李兰妮抱病阅读、参考了中西方大量相关书籍,梳理出精神疾病发生的生理、病理、心理及社会原因,书中回顾了中国建立精神病院的百年历史,提示种种有关精神疾病治疗的曲折路径及发展理念。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李兰妮2003年初确诊抑郁症,于2008年出版《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真实讲述了自己的患病经历、症状,以及生理、心理和家族、社会、文化的成因。2013年又出版《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分享“狗医生周乐乐”与自己温情陪伴的经历,传递了一种情感疗愈抑郁的可能。在与反复发作的抑郁症进行近二十年的抗争中,李兰妮还做了大量公益讲座,并参加央视《开讲啦》等电视节目,分享自己的患病经历,向公众传播抑郁症乃至精神疾病相关的知识。在此背景下,李兰妮创作了《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李兰妮《野地灵光》有个引人注目的副标题——“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精神病院是一处特殊的空间场域,精神问题、精神疾病也是一种特殊的经验域,在日常生活的世界里,此二者都被有形或无形的围墙圈锁着、包裹着、隔离着——它们占据着自己被严格限宥着的“名”与“实”,很少向人们熟知的世界溢出。然而,《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却带来了一种“溢出”。这部非虚构作品的信息容量和意义接触面,比人们想象的更大——它绝非是简单的对特殊群体的猎奇性管窥,也不仅仅是对被遮蔽的极端经验的打捞呈现,而是在更宽阔的意义上,涉及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表征、结构及其根源的思考与关切。
首先,精神困境甚至精神疾病与人们的距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远,它跟很多人都有关,只不过程度或方式不同。今天个体的内心、情感、精神所面对的困难或者疑难,一定是具有普遍性的。从忧郁、或者压抑、或者拧巴,到抑郁,再到抑郁症,它们其实属于同一个问题谱系,其间的分野或许也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而是呈现为渐变的、暧昧的动态过程。因此,虽然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但并不是说这个话题只跟精神病院有关,它可能会出现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空间里。从更广大的意义上看,这本书讲的不仅是病,更是问题——文学要面对和言说的问题,甚至是文学理论所要面对的问题。相关的理论性的思考有很多,从弗洛伊德到福柯,从荣格到拉康,相关讨论所涉及的话题,其实远比医学意义上的某一种特殊病症更大,它关乎记忆、经验、情感结构,涉及话语和知识的权力、涉及集体无意识。抑郁和精神疑难,显然关涉着更大的文化话题,甚至可以拥有开阔的文明阐释视野。《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以更加微观的切入点,从更加身体化、感官化的入口,赋予诸多巨大话题以具体的形态;其背后要探讨的东西,其实具有某种的本源性。
其次,精神的疾患状态在今天成为了一种时代病,大家普遍困扰于此。因此,《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所涉及、探讨的话题,非常具有时代感,并且这种时代感背后潜藏有非常大的需求。这同今天整个社会的环境氛围和经验模式有关。人们今天面对着如此精细的社会分工、如此复杂的社会运转结构以及如此幽微繁复的人的内心结构,生活因此变得精彩繁华,但这种繁华也导致一种繁华的重负,很多时候越是适应这个结构的人、越是在此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就越容易深陷到网中,他所面临的情绪问题或者情绪需求也就会更加突出。书里有一个故事:李兰妮在北京病房忽然被患者“小澳洲”认了出来,他说他在澳洲的时候读过《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看过李兰妮参加央视节目的视频,而且他身边好多人都看过。作家们的写作,尤其是处理到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的问题的时候,其背后隐藏的需求、隐含的读者、那些看不见的受众,其规模可能要远远大于人们的想象。这也反映出这本书在阅读接受层面上的重大意义,它涉及很多人的生活,满足很多人的需求,非常具有现实感。在这本书里,可以读到很多极富时代性的话题关注,比如里面写到老年人的精神问题。这类经验在以前不太被重点关注,但其分量和普遍性正变得越来越突出。现在科技进步了,“活到很老”变成了很正常的事情。曾有一位作家悲叹,他说想到自己未来死去的时候,心灵依然旺盛但肉身已经衰老,清醒的灵魂要为这衰朽的身体殉葬,这是巨大的悲剧。但是今天,这种悲剧颠倒了。一个人得了重病也可以被有效地抢救。今天人们要面临的问题,是依然健康的身体,很可能要为已经衰朽的大脑殉葬。今天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老龄化压力。李兰妮很敏锐地捕捉到精神疾患问题与“老龄化”问题的连接点:大脑的自然衰朽所引发的老年人精神问题。读者从中亦能看到她敏锐的时代经验捕捉的能力。
再次,李兰妮抑郁症相关作品的推出和广受关注,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待精神疾病的态度转变。直接谈论对方的精神抑郁话题,曾经具有冒犯性:你说我精神有问题,这就如同是一种侮辱。但在今天,在“90后”一代人这里,人们完全不会觉得“讨论自身的异域”是很奇怪的事情或有某种贬义。当然,更不会像以往一些故事中那样,用歧视性的眼光来看待陷入情绪问题的个人。事实上,这本书里一条很重要的暗线,就是梳理人们对精神疾病的理解和态度,不断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过程。这条暗线的存在,使这本书对精神疾病及其患者的观察观看和书写表达,不再是隐喻化、象征化、猎奇化的,而是“让石头成为石头”,以非常贴近又非常真实的、既平实又平视的方式去书写,这本身也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和突破。
艺术特色
在《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这本书中,作者本身就是患者,所以写他们,也是在写自己。而在布局构思上,这本书里穿插了不同的时态。主体部分是进行时,现在我的眼睛看到的、我此刻身边住着的是什么人、有什么故事,他说什么、做什么,这些构成了这本书的主体。同时,又有过去时态,书中的历史闪回,从广州第一家精神病院讲起,一直讲到新中国精神卫生事业如何不断发展进步,甚至还涉及人类精神病的发展史和治疗史,很有纵深感。此外,就是无时态的部分,也即“科普”。这是很好很专业的科普,里面涉及一些知识点的具体坐标定位。此外,就是这本书的表达风格:多用短句,干净利落,而且表意精准。整本书都在很“飒”的节奏之中,推进非常顺畅,完全不拖泥带水,读起来没有障碍感、强制感。顺畅的表达,使得痛感很完整地呈现出来:那种巨大而真切的疼痛感,能够穿过纸面到达人们。另一方面,光感也很有力地呈现了出来:书里反复写到希望,尤其最后,患者们用歌声表达对光的向往,传递出了深陷困境但依然保持飞翔姿态的灵魂的巨大渴望。这种困境里的渴望,在精神疾病患者身上获得的表达是有力的,但很显然,它又不仅仅指向特定的疾病或人群——因为“痛”与“光”,终究是人类永恒而共享的经验主题。
作品评价
“在我记忆所及,我还没有看到过这样以非虚构的方式来处理精神病院或者精神病人这个群体的作品……关于精神疾病的这样的书写、这样的认识是特别重要、特别珍贵的。这么一位弱女子自己走到野地里去,点起一盏灯,点起一堆篝火。她为此付出的一切都让我们满怀敬意。”(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评)
“李兰妮是深圳培养出来的作家,见证并参与深圳文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野地灵光》这部作品,从准备深扎体验生活到作品创作出版历时七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野地灵光》线上新闻发布会有近20万人在线观看并参,说明读者、观众需要并欢迎这样的文学作品。文学艺术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李兰妮主动深入精神病院,阅读大量中外精神病学史料,饱含真情写下这部长篇纪实作品,体现了深圳一代又一代优秀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圳市文联主席梁宇评)
“该书既有可贵的深度,又有深沉的历史感,希望它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评)
“李兰妮有一种‘飞蛾扑火’般的精神。这部作品的意义,既是一本疗愈个人、安放自我的书,同时也是一本疗愈他人、抚慰社会、警醒社会的书。所以,它有很强的公益性。她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治疗,踩出一条路来。”(文学评论家梁鸿鹰评)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读这本书就是这样的感觉。这本书感染力非常之强,它是自己的一个多棱镜像,也是社会众生的一种对话。这部书是交流、交心,同时更是一种厚纳、厚待,她指出这种问题,但是对每个生命的体恤之感让我们心里一直跟着它怦怦跳。所以《野地灵光》闪烁的是灵魂中的暖光。”(文学评论家施战军评)
“这本书不光是一个自我的释放,而是对他人的关照,这需要有非常巨大的勇气。它不光是文学性的著作,而且是学术性和科普性的著作;在普通的文学很难触及的领域,向读者讲述精神病人的世界,为我们开启另外一扇精神的窗口。”(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评)
“这本书是建立在个人亲历和个人体验基础上的纪实作品,是一部精神病患者以自己为实验对象进行个体实验的科学日志。李兰妮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痛,用生命写这本书,值得我们敬重,作为女性更加可贵。这本书最动人的地方,就是李兰妮的经历和她生的顽强,我们看到生命的残酷质地,也看到那么多人的挣扎和坚持,看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为宝贵的意志。由此原本并不起眼的现实生活有不凡的价值,也生发更多人向上、向善的真诚愿望。这本书的社会价值大于文学价值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评)
“感谢李兰妮专门走入精神病院写精神病人群体。入院时她想给李兰妮安排去特需病房,但李兰妮不要,就住普通病房,所以书中每个角色都是有原型的。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讲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心世界和所处的周围环境,同时生动而专业地描绘了各类精神障碍。当前环境下大家还是对精神障碍有歧视,因此书中关于消除歧视、消除偏见、勇于关爱、对于患者来说要消除病耻感、积极主动求医等内容,是一次很好的科普。”(北医六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导黄悦勤评)
“这是很难得的一本书,之前一直觉得精神病患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慢慢看到书里,才发觉离我们很近。我们怎么看待这个群体,怎么看待另外一个世界,怎么看待我们自己,如何看待生命的伦理、生命的尊严、生命的科学,某种意义上这本书也是一种生命教育。精神上的障碍,没有地域的差异,也没有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地位的差异、贫富的差异,它是公共性的,这点跨越了以前的刻板印象,从而对我们所认定的成功观、生命观或者事业观,都有了很多个人的重新思考。兰妮老师的写作是一座桥梁,告诉大家不是‘你我他’,某种意义是从‘我’到‘我们’,我们一同面对,一起进行疗伤,一起进行抚慰,让大家正视这个事情。所以她为什么要深扎,也是要通过来自自己一线材料的感知,搭建一座与社会大众、与每个人沟通的桥梁,这是很了不起的。”(光明日报评论版主编王国平评)
“对于写作者而言,叙事本身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一方面是把负面情绪清洗净化,另一方面是陶冶,强调主体自我的锻炼。对于读者也是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在社会认知方面,我们对所谓的精神病,之前把它视作一种异端,到现在或多或少还有一些歧视在里面。但是如果我们通过这种文学作品把它展示出来,还是能够引发共情、引发一种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评)
“精神疾患及对它的观察研究以及反思种种,的确是非常沉重的话题,但也是一个光明的话题,李兰妮用她的长篇纪实文学《野地灵光》为我们带来光,让我们从文学中见识了她的坚强,她对生命的真诚和热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评)
出版信息
2021年8月,《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出版。
作者简介
李兰妮,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3年调入深圳工作。1985年进入深圳市文艺创作室。1985—1987年就读北京鲁迅文学院;1987—1989年就读南京大学作家班。著有《傍海人家》《澳门岁月》《人在深圳》《雨中凤凰》等作品。代表作:长篇纪实文学《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9 16:50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