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海棠(学名:Bredia hirsuta var. scandens Ito et Matsum.)是野牡丹科、野海棠属小灌木,直立或攀援;茎幼时四棱形,以后圆柱形,分枝多。叶片纸质,卵形、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顶端钝渐尖,基部圆形至心形。由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花萼钟状漏斗形,具四棱,裂片短三角形,顶端急尖,具腺毛状缘毛;花瓣白色,卵状圆形或长圆形,上部略偏斜,顶端短急尖或渐尖,外面常于上部被疏腺毛;雄蕊4长4短,花药披针形,基部具小瘤,药隔下延呈短距;子房半下位,卵形,顶端具膜质冠,冠缘具腺毛。蒴果杯形,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杯形,具四棱,顶端平截,常冠以宿存萼片,被腺毛,果梗四棱形。花期10-11月,果期约11月。
形态特征
小灌木,直立或攀援,高约1米;茎幼时四棱形,以后圆柱形,分枝多,与叶柄、花序均密被平展的刺毛及腺毛。叶片纸质,卵形、长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顶端钝渐尖,基部圆形至心形,长5-11厘米,宽3-5厘米,边缘具细锯齿,齿尖具刺尖头,基出脉7-9 ,最中间的一对,常离基部3-6毫米,近边缘的两条不甚明显,叶面除基出脉间有时具数行极疏的糙伏毛外,其余无毛,基出脉微凹,背面仅基出脉及侧脉被微柔毛及疏刺毛,脉隆起;
叶柄长1.3-4.5厘米。
由
聚伞花序组成
圆锥花序,顶生,长5-7厘米,宽3-5厘米,
花梗长8-12毫米,与
花萼均被腺毛;花萼钟状漏斗形,具四棱,管长3毫米,
裂片短三角形,顶端急尖,长1毫米以下,具腺毛状缘毛;花瓣白色,卵状圆形或长圆形,上部略偏斜,顶端短急尖或渐尖,外面常于上部被疏腺毛,长8毫米,宽5毫米或长11毫米,宽4.5-6毫米;
雄蕊4长4短,长者长约10毫米,
花药披针形,长约2毫米,基部具小瘤,
药隔下延呈短距;
子房半下位,卵形,顶端具膜质冠,冠缘具腺毛。
蒴果杯形,为
宿存萼所包;宿存萼杯形,具四棱,顶端平截,常冠以宿存萼片,被腺毛,长约4毫米,直径约5毫米,果梗四棱形。花期10-11月,果期约11月。
近种区别
野海棠与原变种
日本野海棠(Bredia hirsuta var. hirsuta Blume)(产于日本)的主要区别是:植株细弱,多呈攀援状,长雄蕊的花药基部无瘤,无距。
野海棠和
金石榴(Bredia oldhamii Hook. f.)外观相似,皆有野牡丹科植物的典型纵向叶脉。相异之处主要在于叶片、茎与花药颜色、植株覆毛程度及毛之颜色。金石榴的茎、叶柄及叶有毛,覆毛程度较为稀疏,而花梗则光滑无毛;野海棠全株覆有粗毛,覆毛程度较密,呈紫色,且花梗密被腺毛或多细胞毛。另外叶片、茎与花药颜色亦是辨别两者的方法,金石榴叶色鲜绿、明亮,茎呈绿色,花药呈粉红色;野海棠叶色浓緑、略带紫色,茎呈紫色,花药则呈深粉红色。在分布方面,金石榴在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东部及东南部,野海棠则于全岛均可见。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台湾中部。生于海拔800-2000米的山间林下。
育植技术
春秋二季为野海棠繁殖适期,可采行播种或扦插繁殖。扦插时插穗宜取2-3节,叶片适量去除约留2叶,直接插植于沙床中。沙床宜有喷雾或洒水设施为佳,注意需随时补充水分,以防止插穗脱水,利用沙床扦插繁殖之存活率可达95%以上。另可利用无土介质来扦插,以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的介质为佳,以泥炭土、珍珠石体积比1:1为例,扦插存活率可达90%以上。栽培介质方面,同样以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为重要条件,野海棠在泥炭土、珍珠石、4号蛇木屑体积比1:1:1的栽培介质培育下,其生育情形较为良好。
野海棠原生于林缘、林下等半日照的环境,故栽培时宜适度遮阴,遮光率约50%较为适宜。肥培管理方面,在种植或移植前介质可拌入少量的有机肥或于介质底部加入少许缓效性肥料,而后每年宜间隔施用缓效性肥料三、四次,或适度施以化学性液肥即可生育良好,但于开花期应停止施肥。
花期结束后进行整枝修剪,将顶芽及冗枝适度修剪,除可整理树势外并增加侧芽生长,使植株展幅扩大,来美化姿态。
主要价值
野海棠的茎及花茎呈紫色,再加上全株覆有紫色的粗毛,因此远观它时,植株呈现紫红的色调,浓缘的叶片搭配鲜红的花茎、顶端呈深粉红色的花苞,非常美丽,花苞展开后略带粉红色的花瓣、鲜黄色的花丝、深粉红色的花药构成小巧玲瑞的花朵,整体观之,犹如紫色精灵翩翩起舞般艳丽。可作为小品盆栽、大型植栽及庭园景观布置等用途。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