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的研究始于1935年5月,由爱因斯坦以及两位年轻同事波多尔斯基(Bor is Podolsky)和罗森(Nathan Rosen)进行的讨论。他们当时并没有使用“量子纠缠”这个名词,但是发现量子纠缠是一个有特别涵义的性质。事实上,量子纠缠也被称为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EPR)关联。
研究历史
1935年,在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爱因斯坦、博士后罗森、研究员波多尔斯基合作完成论文《物理实在的量子力学描述能否被认为是完备的?》,并且将这篇论文发表于5月份的《物理评论》。这是最早探讨量子力学理论对于
强关联系统所做的反直觉预测的一篇论文。在这篇论文里,他们详细表述
EPR佯谬,试图借着一个
思想实验来论述量子力学的不完备性质。他们并没有更进一步研究量子纠缠的特性。
薛定谔阅读完毕EPR论文之后,有很多心得感想,他用德文写了一封信给爱因斯坦,在这封信里,他最先使用了术语Verschränkung(他自己将之翻译为“纠缠”),这是为了要形容在EPR思想实验里,两个暂时耦合的粒子,不再耦合之后彼此之间仍旧维持的关联。不久之后,薛定谔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对于“量子纠缠”这术语给予定义,并且研究探索相关概念。薛定谔体会到这概念的重要性,他表明,量子纠缠不只是量子力学的某个很有意思的性质,而是量子力学的特征性质;量子纠缠在量子力学与经典思路之间做了一个完全切割。如同爱因斯坦一样,薛定谔对于量子纠缠的概念并不满意,因为量子纠缠似乎违反在
相对论中对于信息传递所设定的速度极限。后来,爱因斯坦更讥讽量子纠缠为鬼魅般的
超距作用。
EPR论文很显然地引起了众多物理学者的兴趣,启发他们探讨量子力学的
基础理论。但是除了这方面以外,物理学者认为这论题与现代量子力学并没有什么牵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物理学术界并没有特别重视这论题,也没有发现EPR论文可能有什么重大瑕疵。EPR论文试图建立定域性隐变量理论来替代量子力学理论。1964年,
约翰·贝尔提出论文表明,对于EPR思想实验,量子力学的预测明显地不同于定域性隐变量理论。概略而言,假若测量两个粒子分别沿着不同轴向的
自旋,则量子力学得到的统计关联性结果比定域性隐变量理论要强很多,
贝尔不等式定性地给出这差别,做实验应该可以侦测出这差别。因此,物理学者做了很多检试贝尔不等式的实验。
1972年,
约翰·克劳泽与史达特·弗利曼(Stuart Freedman)首先完成这种检试实验。1982年,
阿兰·阿斯佩的博士论文是以这种检试实验为题目。他们得到的实验结果符合量子力学的预测,不符合定域性隐变量理论的预测,因此证实定域性隐变量理论不成立。但是,每一个相关实验都存在有漏洞,这造成了实验的正确性遭到质疑,在作总结之前,还需要完成更多精确的实验。
这些年来,众多研究结果促成了应用这些超强关联来传递信息的可能性,从而导致了
量子密码学的成功发展,最著名的有查理斯·贝内特(Charles Bennett)与吉勒·布拉萨(Gilles Brassard)发明的
BB84协议、阿图尔·艾克特(Artur Eckert)发明的E91协议。
2017年6月16日,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先成功实现,两个量子纠缠
光子被分发到相距超过1200公里的距离后,仍可继续保持其量子纠缠的状态。2016 年 8 月16 日,中国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至 2017 年8 月,“墨子号”圆满完成三大既定的科学目标 :千公里级地星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地星量子密钥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三项工作成果分别发表于《科学》杂志 [Science 356, 1140 (2017)] 和《自然》杂志 [Nature 549, 43 (2017) ;Nature 549, 70 (2017)]。
2018年4月25日,芬兰
阿尔托大学教授麦卡·习岚帕(Mika Sillanpää)领导的实验团队成功地量子纠缠了两个独自震动的鼓膜。每个鼓膜的宽度只有15微米,约为头发的宽度,是由10个金属铝原子制成。通过
超导微波电路,在接近
绝对零度(-273.15摄氏度)下,两个鼓膜持续进行了约30分钟的互动。这实验演示出宏观的量子纠缠。
2021年基于量子力学和量子计算中的量子纠缠理论, 成功地将量子遗传算法推广到量子纠缠遗传算法,并对所提出的量子纠缠遗传算法中的量子染色体纠缠编码方式,对量子更新算符、量子变异与交叉算符的具体形式及其对量子纠缠基因的操作方式做了详细的阐述,量子纠缠遗传算法是一种比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和常规量子遗传算法更具有潜力的优化算法。实验证明了量子纠缠的遗传算法是全局最优的算法。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阿兰•阿斯佩 (Alain Aspect)、约翰•克劳泽(John F. Clauser)和蔡林格(Anton Zeilinger),奖励他们通过纠缠光子的实验,验证了贝尔不等式的违反,也开创了量子信息科学。阿兰•阿斯佩是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Paris-Saclay University)光学研究所研究生院(Institut d′optique Graduate School)以及巴黎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教授,克劳泽在克劳泽与伙伴(J. F. Clauser and Associates)公司,蔡林格是维也纳大学教授。他们的开创性实验使量子纠缠成为“有力的工具”,为量子科技的新纪元打下基础。这代表了量子革命的新阶段,或者说是第二次量子革命。
2023年7月,继2017年起先后完成10比特、12比特、18比特的真纠缠态制备之后,在
量子科技领域一直走在世界前沿的中国科学家最近又刷新一项世界纪录——成功实现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并首次演示了基于测量的变分量子算法。
2023年9月6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消息,该校
潘建伟院士、
苑震生教授等与清华大学
马雄峰副教授、复旦大学周游副研究员合作,近期使用光晶格中束缚的
超冷原子,通过多项创新技术制备出多原子纠缠态,向制备和测控大规模中性原子纠缠态迈出重要一步,为研制新型高性能
量子计算机奠定基础。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不久前发表了该成果。
2024年3月29日,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消息,该校郁司夏、孙亮亮、周祥与安徽大学许振朋及瑞典隆德大学研究人员等合作,发现原本只是探测纠缠有无的实验数据可以用来估计纠缠大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基本概念
假设一个零自旋中性
π介子衰变成一个
电子与一个
正电子。这两个衰变产物各自朝着相反方向移动。电子移动到区域A,在那里的观察者“爱丽丝”会观测电子沿着某特定轴向的自旋;正电子移动到区域B,在那里的观察者“鲍勃”也会观测正电子沿着同样轴向的自旋。在测量之前,这两个纠缠粒子共同形成了零自旋的“纠缠态” ,是两个直积态(product state)的叠加,以
狄拉克标记表示为
其中, 分别表示粒子的自旋为上旋或下旋。下标 e表示电子的自旋状态。下标 p表示正电子的自旋状态。
在圆括弧内的第一项表明,电子的自旋为上旋当且仅当正电子的自旋为下旋;第二项表明,电子的自旋为下旋当且仅当正电子的自旋为上旋。两种状况叠加在一起,每一种状况都有可能发生,不能确定到底哪种状况会发生,因此,电子与正电子纠缠在一起,形成纠缠态。假若不做测量,则无法知道这两个粒子中任何一个粒子的自旋,根据哥本哈根诠释,这性质并不存在。这单态的两个粒子相互
反关联,对于两个粒子的自旋分别做测量,假若电子的自旋为上旋,则正电子的自旋为下旋,反之亦然;假若电子的自旋下旋,则正电子自旋为上旋,反之亦然。量子力学不能预测到底是哪一组数值,但是量子力学可以预言,获得任何一组数值的概率为50%。
粒子沿着不同轴向的自旋彼此之间是
不相容可观察量,对于这些不相容可观察量作测量必定不能同时得到明确结果,这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础理论。在经典力学里,这基础理论毫无意义,理论而言,任何粒子性质都可以被测量至任意准确度。
贝尔定理是已被实验证明,即对两个不相容可观察量做测量得到的结果不遵守贝尔不等式。因此,量子纠缠是个非经典现象(指那些无法用经典物理学来解释的现象)。
不确定性原理的维持必须倚赖量子纠缠机制。例如,设想先前的一个零自旋中性π介子衰变案例,两个衰变产物各自朝着相反方向移动,分别测量电子的位置与正电子的动量,假若量子纠缠机制不存在,则可借着
守恒定律预测两个粒子各自的位置与动量,这违反了不确定性原理。由于量子纠缠机制,粒子的位置与动量遵守不确定性原理。
从以
相对论性速度移动的两个参考系分别测量两个纠缠粒子的物理性质,尽管在每一个参考系,测量两个粒子的时间顺序不同,获得的实验数据仍旧违反贝尔不等式,仍旧能够可靠地复制出两个纠缠粒子的量子关联。
数学表述
假设一个复合系统是由两个子系统A、B所组成,这两个子系统A、B的
希尔伯特空间分别为 ,则复合系统的希尔伯特空间为
张量积设定子系统A、B的量子态分别为 ,假若复合系统的量子态 不能写为张量积 ,则称这复合系统为子系统A、B的纠缠系统,两个子系统A、B相互纠缠。
量子纠缠态的数学描述
在经典理论中,对于两个粒子构成的体系,其总物理量由各个粒子单独的物理量合成得到;例如,总能量如式(2):
(2)
显然在经典理论中,一个系统中各个成员的物理状态都是确定的,不同粒子的状态不同。在量子体系中,描述系统状态的是总波函数,它是由各个组分的波函数按照一定的合成规则得到的,例如按照经典的电磁波与机械波的叠加规则如式(3):
(3)
但是微观粒子遵从全同性原理,系统的波函数不应因交换两个粒子而有分别,这进一步限制了波函数的合成方法,上面提到的简单叠加规则此时就不成立了。事实上,粒子分为玻色子与费米子两种,二者分别满足两个新的合成规则。其中玻色子满足式(4):
(4)
费米子满足式(5):
(5)
这些新规则并不是直接表示为两个粒子波函数的经典叠加态,而且对于互换两粒子的波函数并不给出不同的总态,这自然满足了微观全同性原理的要求。容易验证的是,在新的合成规则下,能量、动量等基本算符的本征值依然满足经典的合成规则,例如哈密顿(Hamilton)算符,如式(6):
可以看到Hamilton算符作用于总的波函数之后,得到的总本征值是组分,本征值之和(,均处于对应本征态),与预期一致。这同时说明了总能量的谱将会是组分谱的直接叠加,也满足了能量守恒定律,在这点上和经典的情况一致;唯一的不同在于,这些波函数无法区分两个粒子各自处于什么状态。
量子力学的自然语言是线性代数,一般采用Hilbert空间中的一个抽象矢量来描述对象的状态。类似地,在Hilbert空间中构造系统的总矢量,也并非直接满足组分矢量的叠加规则。如果两个矢量之间毫无关联,则其各个分量之间就不形成函数关系,这时描述系统总向量的规则就是Kronecker积,如式(7):
(7)
满足此规则的矢量 即直积态,而不满足此式的就称为纠缠态,如式(8):
(8)
纠缠现象是量子力学特有的现象,它揭示了量子力学世界观的独特性质。
量子纠缠度量
量子纠缠与量子系统失序现象、量子信息丧失程度密切相关。量子纠缠越大,则子系统越失序,量子信息丧失越多;反之,量子纠缠越小,子系统越有序,量子信息丧失越少。因此,冯诺伊曼熵可以用来定量地描述量子纠缠,另外,还有其它种度量也可以定量地描述量子纠缠。对于两体复合系统,这些纠缠度量较常遵守的几个规则为:
对于两体纯态,只有冯诺伊曼熵能够量度量子纠缠,因为只有它能够满足某些量度量子纠缠必须遵守的判据。对于混合态,使用冯诺伊曼熵并不是能够量度量子纠缠的独有方法。
与不可分性
假设一个量子系统是由几个处于量子纠缠的子系统组成,而整体系统所具有的某种
物理性质,子系统不能私自具有,这时,不能够对子系统给定这种物理性质,只能对整体系统给定这种物理性质,它具有“不可分性”。不可分性不一定与空间有关,处于同一区域的几个物理系统,只要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纠缠,则它们各自可拥有自己的物理性质。物理学者艾雪·佩雷斯(Asher Peres)给出不可分性的数学定义式,可以计算出整体系统到底具有可分性还是不可分性。假设整体系统具有不可分性,并且这不可分性与空间无关,则可将它的几个子系统分离至两个相隔遥远的区域,这动作凸显出不可分性与定域性的不同──虽然几个子系统分别处于两个相隔遥远的区域,仍旧不可将它们个别处理。在EPR佯谬里,由于两个粒子分别处于两个相隔遥远的区域,整体系统被认为具有可分性,但因量子纠缠,整体系统实际具有不可分性,整体系统所具有明确的自旋z分量,两个粒子各自都不具有。
案例
以两颗向相反方向移动但
速率相同的电子为例,即使一颗行至
太阳边,一颗行至
冥王星边,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下,它们仍保有关联性(correlation);亦即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
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时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如此现象导致了鬼魅似的超距作用之猜疑,仿佛两颗电子拥有
超光速的秘密通信一般,似与
狭义相对论中所谓的
定域性原理相违背。这也是当初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与同僚玻理斯·波多斯基、
纳森·罗森于1935年提出的EPR佯谬来质疑量子力学完备性的理由。
具有量子纠缠的两颗电子——电子1和电子2,其
自旋性质之纠缠态可以下面式子为例:
无法写成 ,即两个量子态的张量积。 下标1和2表示这是电子1和电子2的量子态,采取 表示自旋的z方向分量向上, 表示自旋的z方向分量向下。
太阳边的科学家决定对电子1做投影式量子测量,其测到的随机性结果不是 就是 。当其测量结果显示为状态 ,则冥王星的科学家在此之后,或很近、或较远的时间点对电子2做测量,必定会测到 状态。因为投影式量子测量已经将原先量子态 选择性地坍缩到 ,也可写成 。这样,可以从电子1状态是 知道选择到 这一边。
注意到: 已经是两个成员系统各自量子态的张量积,所以测量后状态已非纠缠态。
应用
量子纠缠是一种物理资源,如同时间、能量、动量等等,能够萃取与转换。应用量子纠缠的机制于
量子信息学,可以解决平常难以达成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