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可记(?—858年),又作可纪,唐代
新罗人道士。
唐宣宗大中年间,在唐登
宾贡进士,后隐居
终南山子午谷修道。大中十二年(858年)二月二十五日羽化升天。
金可记在唐大中年间留学唐朝,以
宾贡身份登进士第。他“性沉静好道,不尚华侈,或服气炼形,自以为乐,博学强记,属文清丽,美姿容,举动言谈,迥有中华之风”。他登第后,无意仕宦,而是隐居于
终南山子午谷,“怀隐逸之趣,手植奇花异果极多,常焚香静坐,若有思念,又诵道德及诸仙经不辍”。
三年后,金可纪返回新罗。唐人
章孝标赠诗云:“登唐科第语唐音,望日初生忆故林。鲛室夜眠阴火冷,蜃楼朝泊晓霞深。风高一叶飞鱼背,潮净三山出海心。想把文章合夷乐,蟠桃花里醉人参。”
不久后,他又回到唐朝,穿着道士服,继续隐居终南山修道。大中十一年(857年)十二月,他突然向
唐宣宗上表说:“臣奉
玉皇诏,为英文台侍郎,明年二月二十五日当上升。”唐宣宗非常惊异,派
中使召他入宫,他坚决推辞。唐宣宗又求玉皇诏辞,他称是“别仙所掌,不留人间”。唐宣宗遂赐给他宫女四人,香药金彩,又遣中使二人以伺候他为名专门观察。金可记独居静室,宫女、中使很难接近。每天夜晚,就听到室内常有客谈笑声,中使偷窥,只见仙官、仙女各坐龙凤之上,俨然相对,又有不少侍卫。到了大中十二年(858年)二月二十五日那天,春景妍媚,花卉烂漫,果有五云唳鹤,翔鸾白鹄,笙箫金石,羽盖琼轮,幡幢满空。仙侍极众,金可记升天而去。此时围观的士庶充满山谷,莫不瞻礼叹异。
金可记修道的地方是
金仙观。他羽化后,有好道者将他的传记同
杜甫的诗《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一起刻写在巨石之上,成为珍贵的
摩崖石刻。关于这方石刻的年代,有学者断定为宋代,也有学者认为在唐末。此石刻已被切割移往
长安区博物馆收藏。
历代关于
金可记传记,除了
沈汾《
续仙传》以外,还有北宋《
太平广记》卷五十二、张君房的《
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三和元代赵道一的《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八等等。其中《续仙传》为最早,与《太平广记》、《云笈七签》的内容基本一致。《太平广记》在“金可记传”题目后面有个“出续仙传”的注。朝鲜洪万宗的《海东异迹》也记载着金可记的事迹,与《续仙传》的内容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