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振中
抗日英雄
金振中(1902-1985),河南省固始县人。卢沟桥事变时驻守卢沟桥和宛平城的前线指挥官,时任第219团3营营长。从7月8日至7月11日,金振中率领全营官兵,击退了日军5次进攻,保卫了宛平城和卢沟桥。他身受重伤,被迫到后方医院治疗。伤愈后他又重返抗日战场,成为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
人物生平
金振中,又名金霭如,1902年2月17日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城关一个贫苦农民家中。1924年,恰逢冯玉祥在河南招兵,他投奔冯玉祥部。入伍后不久,考入张自忠任校长的西北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任排长、连长、少校团副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金振中被编入宋哲元领导的第二十九军第37师110旅219团3营任营长。
金振中在抗战中作战英勇,战功辉煌。在1933年喜峰口战役中,他率领部队夺回失去的阵地,荣立战功,受到冯治安师长的嘉奖。在1936年初,他带领全营在冀西地区开展了清剿汉奸的战斗。他的营冲入敌人固守的斋堂村,捣毁了由汉奸临时拼凑的“冀西防共自治政府”,俘虏汉奸官兵1600余人。他也因此获得特等奖。
1936年春,金振中奉命接替宛平城和卢沟桥的防务。当时,卢沟桥的形势日趋紧张,日本侵略军已占领丰台,并以军事演习作为掩护,常到宛平城、卢沟桥一带活动,侦察地形,用心险恶。
在接防前,金振中曾请示冯治安:“日军在宛平和卢沟桥不分昼夜地挑衅,如果进一步硬占桥和城,应该如何应付?”冯治安告诫道,“平津是我国著名的大城市,国内外人士深为关注……平津地区不但能满足我军的开支,而且还可以壮大实力,舍此再难有这种机会。因此,与日军争端,越往后推迟越好,望你好自为之。”金振中回答:“我以不惹事不怕事维持目前局势,但到了最后关键,如日寇强攻我城与桥,届时我只有抱定与城桥共存亡,以维护本军名誉和报答举国爱国同胞殷殷期待抗日的浓厚热潮。”
金振中营为加强营,有4个步兵连,并配属重机枪一连及轻、重迫击炮各一连,计1400余人。面对日军的嚣张气焰,金振中经常向士兵进行爱国教育,要求全营官兵在每日吃饭和睡觉之前,振臂高呼数遍“宁为战死鬼,不当亡国奴”的誓言,全营官兵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
1937年7月6日,卢沟桥地区大雨。午后,金振中换上便服,扛着铁锹走向铁桥以东500米左右的日军演习地,察看日军动向。刚过卢沟桥火车站,远远看到日军驻丰台部队又以卢沟桥为目标,在铁路桥东北回龙庙前举行进攻演习。后面的炮兵如临大敌,紧张地构筑工事,隆隆不绝的战车声越来越近。见此情景,金振中马上回到营部召开会议,通报情况,并要求各连做好战斗准备。一队日军到宛平城东门外,要求通过宛平城到长辛店一带演习,被中国驻军严辞拒绝。双方相持十几个小时,日军退回丰台。
7月7日上午,日军到卢沟桥以北地区进行演习。下午,日军进至回龙庙附近,声称要进行夜间演习。19时30分,暮色降临,日军夜间演习开始,近600人的部队迅速行动。22时40分,在宛平城东北日军演习方向响起了一阵枪声。少顷,几名日军来到宛平城下,声称丢失一名士兵,无理要求进城搜查,被守城官兵拒绝。日军立即开枪示威,并向城内发射炮弹。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金振中奔赴宛平城上和卢沟桥头指挥作战,他命令官兵:只要(敌人)进入我阵地前100米,就以猛烈火力消灭之,绝不放他生还。
7月10日上午,日军联队长牟田口亲自指挥,先以强烈炮火猛轰城桥,继以坦克、战车引导步兵猛攻铁桥。铁桥东端阵地被敌人占领。11日凌晨2时,金振中率领大刀队,与前来支援的另一个营主力一起,乘夜全面出击。突击队冲入敌人阵地,喊杀声、枪炮声连成一片。经过2小时拼死搏斗,收复丢失阵地。在指挥追击逃敌时,金振中被一个残存隐匿之敌的手榴弹炸断左腿,紧接着又被手枪子弹射中头部,子弹从左耳旁钻进,右耳下穿出。随从士兵急忙抢救,将金振中抬出战场,护送到长辛店车站,送往保定医院救治。
1938年,金振中伤愈后又回到第二十九军,调任为团长,参加了武汉会战。1943年,调为上校附员。1948年何基沣张克侠贾汪起义时,他曾追赶起义部队,但中途被截回徐州,直到1949年国民党政府军队溃败,他才被解放军安排在华东军区高教团学习。1949年回原籍参加生产。
1980年,金振中在河南省固始县文化馆任行政干部。1980年10月任同始县政协常委,1982年增补为河南省政协委员。1985年3月1日,金振中因病逝世,享年83岁。遵其遗嘱,1985年8月14日他的骨灰撤在当年他战斗过的卢沟桥畔。
后世纪念
经北京市领导批准,1985年8月14日,金振中骨灰安葬仪式作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活动项目之一在卢沟桥举行。当晚,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实况录像。《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均刊登了这一消息。
2016年10月18日,固始县委、县政府建设了抗日民族英雄金振中纪念馆,让英雄事迹永远流传,彪炳千秋。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7 11:5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