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灯寺石窟
山西省长治市境内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灯寺石窟,坐落在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玉峡关镇,始建于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占地面积125平方米。
历史沿革
金灯寺石窟始建于南北朝时期(420~589年)。
元泰定年间(1324~1328年)称为金灯寺。
石窟群凿于山腰崖壁自然形成的石凹内,开凿于明弘治十七年至明嘉靖四十四年间(1504~1565年)。
建筑格局
金灯寺石窟的布局,依崖设置,自东向西前后七进院落。殿堂分院设置,依庭院渐进为序,入寺门为第一进院落,窟龛自东向西分别编排:第1窟居进院北侧,外观为仿木结构的三间殿堂式,依山崖雕凿而成,当心间辟门,窟内藻井覆斗式,平面较大,与早期窟顶斜面偏大之制略异。
第2、3、4窟位于一、二进院北壁,外观皆为仿木结构三间殿堂式,只是规模稍小,造像除第3窟神像装束外,其余皆为一佛二弟子,窟内藻井同第1窟。第三进院全为木构殿堂,无窟龛造像。正殿五间,坐北面南,额“延寿之殿”。左右为二层楼阁,原奉观音、地藏二菩萨,今像不存,民国年间重修。第5窟位于第四进院北侧,是该窟群的中心区。
北崖窟龛三层,第5、6、7三窟叠置,其间还布列着2~8号七个浅雕佛龛。第5窟居北窟下部,规模略大,宽10.2米,内深9.2米,内高4.89米,外檐门窗俱备,檐头勾滴齐全。仿木构三间殿堂,门前阶级五步,可踏入窟内。窟内分为内、外阵,前部左右各立一根八角石柱;后部由上通窟顶的大背屏区割,使窟内形成了面阔进深皆三间的布局,八角柱下施以覆莲式柱础,柱头以上均以仿木构雕出平板枋、额枋及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棋,其上与窟顶连接。背屏就原岩体雷成,前坐横三世佛像,外阵除前壁无雕饰外,绝大部分是“水陆殿”浮雕,皆为减地平锻做法,雕工精致。画面上有帝释天、大梵天、鬼子、四天王、十六明王、护法善神、北极紫微大帝、南极天皇大帝、文昌大帝、后土圣母、岳大帝、三官大帝、四海龙王、东华帝君、金丹元君王公、后妃宫女、文武贤臣、僧尼女冠、贤妇烈女等。集儒、道、释的仙佛众神于一堂,汇民间三教信仰于一体。
第6、7两窟居第5窟之上,并列雕凿,因地势过高无法详查,在第5窟和6、7窟之间,有2~6号五个佛龛并列,尖拱形,内雕一佛二协侍成五列小坐佛。在第6窟下方和第5窟西隅各有一浅龛,编号为7、8龛,内雕三佛并列并坐和单身佛像,为三世佛和释加佛像。
第8窟位于第五进院东北崖下,外观为小三间殿堂式,内外形制与前述诸龛同,窟内造太山神像三尊。
第9、10窟居第六进院西北隅,雕凿在半崖中,距地面2.5米,窟前置石阶九级,窟外观为小三间殿堂式,左右四菩萨协侍,雕工技巧纯熟,部分像被毁。第10窟略同于第9窟。第11至16窟位于第六进院北侧,分上下两层。
第11至14四窟并列于下层,第15、16两窟并列于上层,六窟皆为仿木构三间殿堂式,辟方门洞,置直棂窗,内饰四斜面覆斗式藻井。第11至14窟内佛像残缺不全,第15、16窟距地面过高,无法详查。第七进院,原是寺内法藏阁居所,俗称内院。
文物遗存
金灯寺石窟第1窟两次间雕坎墙、直棂窗,檐柱八角形,柱础覆盆式,柱头置额枋,上雕一斗二升,麻叶形耍头承托屋檐。窟内雕“凹“字形佛坛,正面“三大士”为主佛,左右八大菩萨及二金刚协侍,周围墙壁上雕满小佛像,风化脱落,沿存少许,造型手法皆明清风格。第9、10窟居第六进院西北隅,窟内正面雕三佛并坐像。
历史文化
金灯寺寺院外北侧有一塔林,现存明、清石墓塔46座,有方形、六角形、圆形,有覆钵式、亭阁式,有实心空心等。相传塔室内保存有创寺僧人净真禅师包骨坐虎像,后毁于战乱时期。芋禅师,北周高僧,彰德府(今河南安阳)曹马村人。最初出家于山西兴国寺为僧,拜名师清果为师,法名净真,又到山西悬山寺修真养性,后又转到陕西两当山苦炼,然后云游四方,夜眠虎穴,以虎为伴,每天拽虎携钵沿途募化。最后落脚金灯寺,为金灯寺的开山鼻祖。
文物价值
金灯寺石窟以殿堂石窟最为突出,包括佛、菩萨、金刚、天王、罗汉以及佛教故事中的人物,皆形体秀美,雕造精细,具有明代(1368~1644年)俊逸特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金灯寺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
金灯寺石窟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玉峡关镇
交通
自驾前往金灯寺石窟:从平顺县城区出发,大约56公里,约需1小时31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30 16:4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