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生色》是清代
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篇目。
作品原文
金生色,晋宁人也。娶同村木姓女。生一子,方周岁。金忽病,自分必死,谓妻曰:“我死,子必嫁,勿守也!”妻闻之,甘词厚誓,期以必死。金摇手呼母曰:“我死,劳看阿保,勿令守也。”母哭应之。既而金果死。
木媪来吊,哭已,谓金母曰:“天降凶忧,婿遽遭命。女太幼弱,将何为计?”母悲悼中,闻媪言,不胜愤激,盛气对曰:“必以守!”媪惭而罢。夜伴女寝,私谓女曰:“人尽夫也。以儿好手足,何患无良匹?小儿女不早作人家,眈眈守此襁褓物,宁非痴子?倘必令守,不宜以面目好相向。”金母过,颇闻絮语,益恚。明日:谓媪曰:“亡人有遗嘱,本不教妇守也。今既急不能待,乃必以守!”媪怒而去。
母夜梦子来,涕泣相劝,心异之。使人言于木,约殡后听妇所适。而询诸术家,本年墓向不利。妇思自炫以售,缞绖之中,不忘涂泽。居家犹素妆,一归宁,则崭然新艳。母知之,心弗善也,以其将为他人妇,亦隐忍之。于是妇益肆。村中有无赖子董贵者,见而好之,以金啖金邻妪,求通殷勤于妇。夜分,由妪家逾墙以达妇所,因与会合。往来积有旬日,丑声四塞,所不知者惟母耳。
妇室夜惟一小婢,妇腹心也。一夕,两情方洽,闻棺木震响,声如爆竹。婢在外榻,见亡者自幛后出,带剑入寝室去。俄闻二人骇诧声,少顷,董裸奔出;无何,金捽妇发亦出。妇大嗥,母惊起,见妇赤体走去,方将启关,问之不答。出门追视,寂不闻声,竟迷所往。入妇室,灯火犹亮。见男子履,呼婢,婢始战惕而出,具言其异,相与骇怪而已。董窜过邻家,团伏墙隅,移时,闻人声渐息,始起。身无寸缕,苦寒战甚,将假衣于媪。视院中一室,双扉虚掩,因而暂入。暗摸榻上,触女子足,知为邻子妇。顿生淫心,乘其寝,潜就私之。妇醒,问:“汝来乎?”应曰:“诺。”妇竟不疑,狎亵备至。先是,邻子以故赴北村,嘱妻掩户以待其归。既返,闻室内有声,疑而审听,音态绝秽。大怒,操戈入室。董惧,窜于床下,子就戮之。又欲杀妻;妻泣而告以误,乃释之。但不解床下何人,呼母起,共火之,仅能辨认。视之,奄有气息。诘其所来,犹自供吐。而刃伤数处,血溢不止,少顷已绝。妪仓皇失措,谓子曰:“捉奸而单戮之,子且奈何?”子不得已,遂又杀妻。
是夜,木翁方寝,闻户外拉杂之声,出窥则火炽于檐,而纵火人犹彷徨未去。翁大呼,家人毕集,幸火初燃,尚易扑灭。命人操弓驽,逐搜纵火者,见一人趫捷如猿,竟越垣去。垣外乃翁家桃园,园中四缭周墉皆峻固。数人梯登以望,踪迹殊杳。惟墙下块然微动,问之不应,射之而软。启扉往验,则女子白身卧,矢贯胸脑。细烛之,则翁女而金妇也。骇告主人,翁媪惊怛欲绝,不解其故。女合眸,面色灰败,口气细于属丝。使人拔脑矢不可出,足踏顶而后出之。女嘤然一声,血暴注,气亦遂绝。
翁大惧,计无所出。既曙,以实情白金母,长跽哀祈。而金母殊不怨怒,但告以故,令自营葬。金有叔兄生光,怒登翁门,诟数前非。翁惭沮,赂令罢归。而终不知妇所私者何人。俄邻子以执奸自首,既薄责释讫。而妇兄马彪素健讼,具词控妹冤。官拘妪,妪惧,悉供颠末。又唤金母,母托疾,令生光代质,具陈底里。于是前状并发,牵木翁夫妇尽出,一切廉得其情。木以诲女嫁,坐纵淫,笞;使自赎,家产荡焉。邻妪导淫,杖之毙。案乃结。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晋宁:州县名。唐置晋宁县,元为晋宁州,地在云南省昆明市南部, 滇池以南。
[2]甘词厚誓:甜言蜜语,恳切发誓。
[3]阿(è)保:保护养育,语见《汉书·丙吉传》。就本篇文意,似指 遗孤乳名。
[4]遽遭命:意谓突然死去。“遭命”,讳言夭死之词。
[5]人尽夫也:意为人人都可以做丈夫。语出《左传·桓公十五年》。雍姬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6]眈眈:垂目注视。襁褓物:代指小儿,见《婴宁》注。
[7]不宜以面目好相向:意为不能以好脸相待。
[8]恚(hui 惠):怒、恨。
[9]听:任凭。适:适人,嫁人。
[10]术家:指从事择日、占卜、星相、风水等迷信活动为生的人。
[11]本年墓向不利:旧时举行葬礼,必请术家选择墓地,选定时日、墓 向,方得安葬。如有碍忌,则暂膺,另作选择。
[12]自炫(xuàn )以售:此指卖弄风姿,意欲改嫁。自炫,自我矜夸。 曹植《求自试表》:“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越绝书·越绝外 传·记范伯》:“女不贞,士不信。”
[13]缞(cuí催)绖,古代丧服名。缞,亦作“衰”,披于胸前的麻布条。绖, 丧服中的麻布带,在首为首绖,在腰为腰绖。
[14]涂泽:涂脂抹粉。
[15]啖:买通、贿赂。
[16]幛:帷障。
[17]趫(qiáo 乔)捷:矫健。
[18]四缭周墉(yōng 庸):四面环有垣墙。缭,绕。墉,垣墙。
[19]气细于属(zhu 主)丝:意谓气息微弱,不能吹动属丝。属丝,即 属纩。人将死,在口鼻上放新丝绵,以观察有无呼吸。纩,即新丝绵,质轻, 遇气即动。《礼记·丧大记》:“疾病,男女改服,属纩以侯绝气。”
[20]嘤然:鸟鸣声。此处形容声音细弱。
[21]长跽(ji 忌):长跪,直挺挺地跪着。
[22]数(shǔ署):列举罪状。
[23]廉:考查。
[24]坐:定罪,定其罪。
[25]醮(jiào 较)妇:再嫁其妇。醮,妇女改嫁。
[26]欲知后日因,当前作者是:意为未来吉凶祸福的原因,就是今日之 所作为。此为佛教因果之说。《传灯录》卷二十三“天师曰:前生是因,今生是果。”即此二句的含义。
白话译文
金生色,是云南晋宁人,娶了本村一个姓木的女子为妻。妻子生了个男孩刚满周岁,金生色忽然得了病。他预感自己必定会死去,就对妻子说:“我死了你一定要改嫁,不要守寡。”妻子听了,好言好语,恳切发誓,表示死守到老。金生色听了摇摇手,对母亲说:“我死后劳累您养育小孙子阿保,不要叫媳妇守寡。”母亲哭着答应了他。
不久,金生色果然死了。木母前来吊唁,哭完后对金母说:“天降灾祸,女婿突然死去。我女儿年龄还小,身体也弱,将来怎么生活啊?”金母悲痛中听木母说这番话,极为气愤,生气地说:“一定要守寡!”木母感到惭愧,也就没再说什么。夜里,木母陪女儿睡觉,私下对女儿说;“人人都可以做丈夫,凭我儿的好长相,还愁找不到个好男人?年纪轻轻不早找个人家,整天瞪着眼守着这个小儿,难道不是个傻子?你婆婆如果一定叫你守寡,决不能给她好脸看。”金母从门前过,正好听到这些话,非常愤恨。
第二天,金母对木母说:“我那死去的儿子有遗嘱,本来不叫媳妇守寡;现在你们既然这样急不可待,那就必须守!”木母听了就愤怒地回家去了。夜里,金母梦见儿子来到,哭泣着劝说母亲不要让媳妇守寡。金母感到很奇怪,就派人去告诉木母,约定等儿子出殡后任凭媳妇嫁人。但是,询问了好几个会看阴阳宅的先生,都说年内不宜举行葬礼。可金生色的媳妇一心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好出嫁,因此戴着孝还涂脂抹粉。在金家还穿素服,一回到娘家,便打扮得花枝招展,特别鲜艳。金母知道后,感到媳妇行为不好,想到她终究要成为别人的媳妇,也就暗中忍耐。于是媳妇更加放肆。
这个村有个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叫董贵,见到金生色的媳妇后很喜爱她,用金钱买通金家邻居的老妇人,求她牵线与金家媳妇私通。夜里,董贵从老妇人家跳墙到金家媳妇的房间和她鬼混。这样往来十余天,丑事传遍全村,唯有金母不知道。媳妇的房里夜间只有一个小丫头陪她,而且还是媳妇的心腹。一天晚上,董贵和金家媳妇正在偷情缠绵,听到金生色的棺材震响,声音如同放爆竹。小丫头在外间床上,看到死了的金生色从幔帐后面走出来,带着宝剑进入卧室。片刻,听到董贵和媳妇的惊叫声。不一会,董贵光着身子跑出来。又过了一会儿,金生色揪着媳妇的头发也走了出来,媳妇大声嚎叫。金母惊慌地起来,看见媳妇光着身子往外走去,正要开门,问她也不答话。金母追出门去看,四周寂静,什么声音也没有,竟不知道媳妇跑到哪里去了。金母回来走进媳妇的卧室,灯还亮着,看见有一双男人的鞋,于是呼叫小丫头。小丫头才战战兢兢地出来,把刚才发生的奇怪事情都说了,金母和她感到又害怕又奇怪。
董贵跳墙逃到邻家,身子抱成一团蹲在墙角。过了一段时间,听人声渐渐没有了,才站起来。董贵一丝不挂,冻得直打寒战,想找老妇人借套衣服。他看到院内有一间屋,双门虚掩,便暂时进到屋里。黑暗中摸摸床上,触到了女子的脚,知道这是老妇人的儿媳妇。他立刻产生奸淫邪念,乘那媳妇睡觉,偷偷上床贴近她。那媳妇醒来,问:“你回来了?”董贵说:“回来了。”那媳妇竟然一点不怀疑,任董贵猥亵。
原来,老妇人的儿子有事到北村去,临走时嘱咐妻子掩着门等他回来。他回来后,听到屋里有动静,便产生怀疑。仔细一听,话音神态极其放荡,不禁大怒,拿着刀冲进房内。董贵害怕,窜到床下面,老妇人的儿子立即上去把他杀死。接着又要杀他的老婆,他老婆哭着告诉丈夫错认了人,才把她放了。可不知道床下究竟是谁,便招呼母亲起来,一道点着灯去看,见那人被砍得仅能辨清面目,还有气息,问他从哪里来的,还能回答。但他身上有好几处刀伤,血流不止,不一会儿就死了。老妇人慌张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对儿子说:“捉奸捉双,你单单杀了他,可怎么办?”儿子不得已,又把老婆杀了。
这天夜里,木翁正在睡觉,听到门外有劈劈啪啪的声音,出来一看,是屋檐起了火,而放火的人还在犹疑不定,似乎不知往哪里去好,木翁大声呼叫,家里人很快都来了。幸亏火刚点着不久,还容易扑灭。木翁命人拿弓箭,去搜寻放火的人。只见一个人身体矫健得像猴子一样,竟然跳墙而去。墙外就是木家桃园,园子四面环有坚固的高墙。几个家人登着梯子往里察看,没发现人影,只见墙下有个东西在微微活动。问话也不回答,用箭射去,那东西便瘫软了。开开门近前查看,发现一个女子光着身子躺在那里。箭穿在头上、胸部。他们拿着蜡烛仔细一照,原来是木家的女儿、金家的媳妇。众人非常害怕地报告了主人。木翁、木母也胆战心惊,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木女闭着眼睛,面如死灰,呼吸微弱。木翁叫人拔她头上的箭,拔不出来,后来用脚踩着她的头这才拔出来。木女呻吟一声,血喷出来,就没气了。木翁非常害怕,不知怎么办才好。天亮以后,木翁把实情告诉了金母,直挺挺地跪在地上求饶。金母也没怎么怨恨。只是把前面的事告诉了木翁,叫他自己家里埋了就是。
金生色有个叔伯哥哥叫金生光,愤怒地来到木家,痛斥木女所为。木翁惭愧沮丧,给了他一些钱让他回去了。但是,终究不知道和金家媳妇私通的人叫什么名字。不久,邻居老妇人的儿子以捉奸杀人投案自首。官府只是稍微责罚了他一下,便把他赶出来释放了完事。但是,他妻子的哥哥马彪平常好打官司,便写状子上告妹妹死得冤。官府传拘邻居老妇人,老妇人害怕,把事情的始末全供了出来。官府又传唤金母,金母推脱有病,派金生光代替去对质,金生光把底细都说了。于是前案并发,把木家老夫妇都牵连进去,一切情况都很容易地审查清楚了。木母因为教唆女儿嫁人,判纵淫罪。遭棍打,并命她拿钱自赎,因而家产荡然一空;邻居老妇人牵线导淫,乱棍打死。案子这才完结。
作品鉴赏
本篇的情节比较复杂,它有这样几条线索,一是金生色、其母与其妻木氏,二是木氏父母与木氏,三是董贵与金家邻妪、木氏,四是董贵与金家邻妪及邻妪子、媳。在众多的矛盾纠葛中,木氏是一个核心人物。金生色早死,弥留之际嘱妻木氏必嫁勿守。木氏甘词厚誓,坚持守节,金生色不允,嘱母劝嫁。这本已妥贴,但木氏母亲为女儿私计惹火了金母,睹气说要木氏守节,后金生色入母梦相劝,才决计安葬了金生色后,任木氏自为。然当年墓向不利,不宜安葬,引出了一系列风波,关键是木氏性情放荡。她守丧期间,无赖董贵通过金家邻居太婆的关系进入金家,与木氏私通,往来旬日,丑声四塞,激怒了已为鬼魂的金生色,金生色闯棺而出,带剑入室,情势自然紧急,但并不急于写他杀奸夫淫妇,而让两水分流,董贵和木氏各走不同的悲剧路线。董贵赤身裸体进入金家邻居太婆家,趁机奸淫了太婆的媳妇,结果被太婆的儿子杀死。木氏则纵火烧了自家房屋,逃离时,被家人用箭射中胸脑命绝。这样,本篇有了并行的双重悲剧。木氏母亲教导女儿改嫁,邻居太婆为董贵和木氏通奸穿针引线都受到了不同的处置,使双重悲剧外另有双重悲剧。
显然本篇不以塑造人物形象取胜,文中众多人物都没有较全面的刻画,往往侧重在一点上,像木氏之淫与董贵之淫,金母性情与木母性情,不作过多展开。因此,情节构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当本篇把众多人物的线头系于木氏一身的时候,就意味着她必然以悲剧为结局。令人深思的是,本篇不让木氏死于金生色之手,而死于自己家人之手;让邻居太婆的儿子杀了董贵,同时也杀了自己的妻子。这不单是构思上意出新奇,而是作者有意识如此安排。木氏的母亲不思叫女儿守节,说是“人尽夫也”,何必守才周岁的儿子,看似爱护、关心,却纵使女儿走了邪路,反而害了她。所以,生她者父母,害她者亦是父母,她死于家人之手,在意蕴上就不是偶然的。同时,邻居太婆的儿予杀董贵又杀自己的妻子,对邻居太婆来说,全然是她为人淫荡架桥铺路的报应,纵恶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些表明了作者对为恶者、纵恶者的深恶痛绝,对众人的悲剧不寄予丝毫的同情。
本篇不重人物形象的刻画,但不乏描写真切的地方。像金母知道木氏守丧期间着妆鲜艳美丽,内心不乐而强忍之;董贵逃出金家,身裸苦寒的窘态;邻居太婆唆使儿子杀妻的自我掩饰,都表现得生动形象,使人物在字里行间活动起来。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
淄博市) 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蒲槃原是一个读书人,因在科举上不得志,便弃儒经商,曾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产。等到蒲松龄成年时,家境早已衰落,生活十分贫困。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