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镇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下辖镇
金碧镇,隶属于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地处黔西市南部,东邻雨朵镇、金兰镇,南接五里布依族苗族乡,西靠锦星镇林泉镇,北与绿化白族彝族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89.24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元代时期,纳入官办亦溪不薛牧场。
明代时期,为水西地区牲畜交易市场之一。
清代时期,为黔西州安德里设治地,因街道在砂嘎坡东丘陵凹地而名砂窝。
民国三年(1914年),为黔西县南一区设治地。
民国十六年(1927年),置金砂镇。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更名南明镇。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复称金砂镇。
民国三十年(1941年),金砂镇改为金碧乡。
1953年5月,划置金碧、瓦厂、雨寨、砂龙、白泥5乡。
1955年,瓦厂、雨寨2乡并入金碧乡。
1958年9月,金碧乡改公社。
1984年5月,改金碧镇。
1991年7月,砂龙、红岩2乡并入。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金碧镇辖18个行政村:辉煌、新富、铧口寨、折坤、土桥、荷花、新兰、联合、新团、中同、万家寨、张家桥、中寨、杨家店、双寨、红寨、绿峰、高山,下设19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金碧镇辖4个社区、1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辉煌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金碧镇地处黔西市南部,东邻雨朵镇、金兰镇,南接五里布依族苗族乡,西靠锦星镇林泉镇,北与绿化白族彝族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89.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金碧镇地处黔中丘陵向黔西北山地过渡的倾斜地段,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300米,属半山地丘陵地带。
气候
金碧镇年平均气温14.5℃。年平均降水量1030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65天。
水文
金碧镇境内河道属乌江水系雨朵河流域。有小河4条,淡水湖33个。
土地资源
金碧镇有耕地面积31790亩,其中旱地17990亩,水田13800亩。
人口
2011年末,金碧镇总人口4852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972人,城镇化率18.5%。另有流动人口318人。总人口中,男性24512人,占50.52%;女性24008人,占49.48%;14岁以下10223人,占21.07%;15—64岁35153人,占72.45%;65岁以上3144人,占6.4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0391人,占83.25%;少数民族8129人,占16.7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15.84人。
截至2018年末,金碧镇户籍人口为5069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金碧镇财政总收入1692.5万元,比上年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3233元。
2018年,金碧镇有工业企业19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9个。
农业
2011年,金碧镇完成农业总产值1.1亿元。
金碧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5369吨,其中水稻4160吨,玉米8785吨,大豆416吨,杂粮523吨,红薯854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辣椒、油菜。2011年,辣椒产量631吨,油菜籽产量611吨。
工业
金碧镇形成以原材料加工和副食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金碧镇有工业企业10多家,职工165人,实现产值690万元。
金融业
2011年末,金碧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134万元,比上年增长4.8%;各项贷款余额7094万元,比上年增长23.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金碧镇有小学12所,在校生3873人,专任教师21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2%;初中2所,在校生1868人,专任教师11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7.74%。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金碧镇有村文化活动中心17个,各类图书室17个。2011年末,广播站、电视转播站各1个,数字电视覆盖4个村1个社区,共1010户。
2011年末,金碧镇有体育场地5处,学校体育场地14处。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金碧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其中镇卫生院1所,民营医院1所,村级卫生室14个;病床25张,固定资产总值7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5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万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金碧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2户,人数129人,支出28.5万元,比上年增长26%,月人均183.9元,比上年增长20%;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76人次,支出1.3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453户,人数4589人,支出491.22万元,比上年增长15%,月人均89.2元,比上年增长1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69人,抚恤费事业支出64.72万元,比上年增长14%。社会福利费5.76万元,比上年增长10%。敬老院1家,床位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0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金碧镇有邮政局1个,服务网点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1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3156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6%;移动电话用户725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金碧镇有供水站1个,日供水量2万吨。供电2011年末,镇区变电站1座。
交通
金碧镇境内有321国道经过。
历史文化
古称“蛇场”,清代名“砂窝”,后置金砂镇,与白碧乡合并时各取一字,组名为金碧镇。
金碧镇有唐、宋、元、明、清以来布依民族为保护生态遗留下来的岩摩石刻,有“亦溪不薛”遗址文化,元世祖忽必烈之孙铁穆尔因政治避难,在新富建立全国七大军马场之一“亦溪不薛”军马场。“亦溪不薛”是蒙古语,意思是水西马,布依民族山歌所唱的“湖畔舞剑拔晨雾,夜枕听涛待鸡鸣”就是历史的见证。
金碧镇居住着布依族苗族少数民族,有布依族6月6日过新年、苗族4月8日跳花节等民俗节日。每逢节庆日,少数民族载歌载舞,欢庆佳节,节庆日有对歌、吃棕子、敬酒、祭祀等民俗风情,在布依族婚礼上,有原生态的情侣情歌对唱,敬客人的敬酒歌等。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金碧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参考资料
金碧镇2020年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2 19:51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