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北京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陵(Mausoleums of the Jin Dynasty),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车厂村北九龙山脚下,是金代帝王、后妃及宗室的陵墓群,葬有金朝17位帝王,始建于金贞元三年(1155年),占地面积约6.5万平方米,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帝王陵。
历史沿革
金贞元三年(1155年),完颜亮下令营建大房山的九龙山诸陵。同年,自上京金太祖金太宗梓宫葬于大房山脚下三峰山麓和坟山两处。
金贞元四年(1156年),葬金始祖以下十帝于云峰寺山陵区。
金大定二年(1162年),金世宗将完颜亮“降封为海陵郡王,谥曰炀”,葬于金陵诸王兆域。
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金陵山下增盖山神庙。
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金世宗降完颜亮为海陵庶人,完颜亮尸骨从金陵被掘出,改葬于金陵西南。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为奉礼山陵,设万宁县。
明天启元年(1621年),明熹宗下诏停止祭祀金陵。
明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下诏拆毁金陵。
明天启三年(1623年),金陵上修建数座关帝庙。
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世祖下诏重新修葺金睿陵、金兴陵二陵。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修葺金睿陵、金兴陵并立碑。
清末民初,金陵毁于匪祸,陵墓被盗掘。
文化大革命时期,金陵被改建成数层大型梯田。
1974年,金陵皋塔被拆。
1975年,金陵两座碑亭被毁。
1982年,金陵发现瑞云宫宫碑。
1985年,开始对金陵展开调查和试发掘。
1986年,金景陵石碑被发现。
2001年,金睿陵进行抢救性发掘。同年,金兴陵被发现。
建筑格局
总体规模
金陵占地面积约6.5万平方米,兆域达7.8万米,分布着17座帝陵和唯一的后妃陵——坤后陵,以及埋葬完颜宗室的“诸王兆域”。金陵主陵区平面布局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模式,以神道为中心轴,两侧对称布局,由石桥、神道、石踏道、东西台址、东西大殿、陵墙及地下陵寝等组成。因其建在九龙山下的缓坡台地上,依山而下,北高南低,故称“山陵”。
陵区布局
大房山陵:金始祖葬金光陵、金德帝葬金熙陵、金安帝葬金建陵、金献祖葬金辉陵、金昭祖葬金安陵、金景祖葬金定陵、金世祖葬金永陵、金肃宗葬金泰陵、金穆宗葬金献陵、金康宗葬金乔陵。
九龙山太祖陵:金太祖葬金睿陵、金太宗葬金恭陵、金睿宗葬金景陵、金世宗葬金兴陵、金章宗金道陵
文物遗存
石桥遗址
石桥位于主陵入口处,在神道南端。桥面由30余块花岗岩组成。西端与一条由西北流向东南的暗排水沟相接,东端为排水沟的出水口。东西长9.8米、南北宽4.25米。出水口端立面呈梯形,上宽1.1米、下宽1.2米、高1.5米。出水口两侧用长0.6~1.5米、宽0.8米、厚0.25~0.42米的花岗岩垒砌。沟底铺青石板,沟底末端平铺一块带圆孔的石板,孔凿于石板正中,上粗下细,孔径10~12厘米、深10厘米。在出水口外南侧叠砌4层台阶;由上往下直至沟底,每层台阶高0.2~0.3米。出水口外端是一片宽6.5米的小开阔地。
神道遗址
神道由南向北顺地形而上,全长200余米,方向170度。神道南端为土路,用素土夯筑而成,长106米、宽7米,神道两侧有神道柱础,均为正方形花岗岩,边长0.75米;中心凿八棱式凹槽,直径0.4米;内槽为圆形,直径0.3米,槽深0.28米。
石踏道遗址
石踏道位于神道北端,现存残长3米、宽5.4米的一段。该段踏道有8级台阶,台阶面剔刻缠枝花卉,每级高13~14厘米。踏道东西两侧为汉白玉石双面雕刻牡丹及双龙纹栏板。
金景陵石碑
1986年考古发现“睿宗文武简肃皇帝之陵碑”。
排水系统遗址
为了保护主陵区不被山洪、雨水冲刷破坏,在主陵区东西两侧修造有排水系统。
东侧排水沟位于东侧大殿北部。东西向,全部用巨型花岗岩垒砌,蜿蜒百余米,三个入水口汇总在一个主干沟内。依山形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排放。
西侧排水沟入水口距石踏道西北约90米。由入水口、明沟及过水暗沟三部分组成,由西北向东南依山势流经石桥向外排水,全长150米。入水口居沟上游,其东南部岔口处有一条西北向明沟。明沟窄小,与暗沟相接的一段残长7.5米、宽0.5米、深0.3米。两侧用长条形花岗岩垒砌,过水面用青石板平铺。明沟水流经与暗沟相接处的长0.4米、宽0.35米的流水口注人暗沟。
过水暗沟两侧用花岗岩条石错缝垒砌,底及盖沟面均铺有花岗条石或石板。
东侧大殿遗址
东侧大殿为砖石结构,坐北朝南,残留面阔2间,1进深1间,面阔9.6米,进深5米。仅保留西墙和北墙的墙基,墙体用长方形沟纹砖平平铺砌错缝垒砌,砖间用白灰黏结。西墙地基用素土夯实,残长4.12米、宽0.66米,高0.7米。先用砖砌“隔减”,向上略有收分,高0.5米。“隔减”向上为主体墙,仅保留3层,外用长方砖垒砌,内填土坯和残砖,宽0.63米。北墙与西墙做法相同,残高0.7米。西北角转角处有角柱,柱础为0.6米见方的石块。此处砖墙斜抹角,木柱三分之二在墙内。隔墙处设间柱,直径0.22米、深0.7米,柱础为方形石块。墙外有一长方形壁龛,龛高0.24米、宽0.15米、进深0.16米。北墙东侧柱础石已暴露出来,长0.6米、宽0.4米、厚0.25米。当心间两侧有单砖隔墙,长4.5米、宽0.17米、残高0.22米,平铺错缝垒砌而成,其南端在一块方形柱础石上。还遗有两个间柱,分别高0.2米和0.65米,用土坯夹杂砖块叠砌。墙体内除西北角遗有角柱外,墙内还遗有两个间柱,其中东侧间柱为长方形青石柱础。
西侧大殿遗址
西侧大殿耕土层下发现北山墙。砖石结构,面阔5间,进深3间。仅存北侧2间半,保存有前檐墙、西墙、北山墙及柱础、地漫砖等,面阔残9.85米、进深10.5米。北墙长10.5米、厚0.9米、残高1.25~1.8米。地基用素土夯实,再用长方形沟纹砖平铺错缝砌“隔减”,高约0.5米,向内留有收分。“隔减”以上用砖平铺砌,内填土坯砖或素土夯实,外涂草拌泥及白灰抹墙面,厚3厘米。北墙内有中心柱、间柱和转角柱等5个柱洞。其中心柱柱洞直径0.2米、残深0.9米,东侧暗柱直径0.42米、残高1.25米,西侧暗柱直径0.45米、残高1.2米,东北角及西北角转角柱的柱洞直径0.3~0.4米、残深1.5米。除中心柱较细外,其他各柱洞内均用长方形板瓦压砌成筒状,用以保护木柱。东墙即前檐墙残长9.85米、厚0.8米、残高1.1米,“隔减”墙部分与北山墙相同,“隔减”以上用砖平铺砌,外抹白灰。东北角有转角柱,残高1.5米、柱洞直径0.4米。柱洞内周围立砌残板瓦,以保护木柱。墙内设间柱,残高0.4米、直径0.35米。柱洞的外墙皮下端有透气孔,形制为云头龛状,高0.23米、进深0.2米。东墙南端有地袱,用长方砖平铺砌,残长2米、宽0.28米。西墙残高0.28~0.8米、厚0.8米,其铺砌方法与北墙相同。东墙两端有砖铺地面,残长2米、宽0.28米。用长方砖平铺,外侧两边立砌陡砖,室内平铺方砖,仅存西侧数块,其余在地面上有白灰痕迹。
金睿陵地宫
金睿陵地宫位于清代重修的大宝顶前约15米处,坑口东西长13米、南北宽9~9.5米、深3.6~5.2米。地宫的形制是石圹竖穴墓,平面呈长方形,四壁为岩石凿穴而成。口大底小。东壁略向内倾斜,其他三壁向外略有缓坡。坑底较平,坑口北部高,南部偏低,南北落差1.3米。墓室底部夯筑素黄土,夯土厚达2.5米、每层厚约0.2米。夯土以上平铺交错巨型石块,至墓口大约4层,共用石料200余块,每层石块之间也用素黄土夯实。地宫内瘗葬有4具石棺椁,两具为青石素椁,南北向放置于地宫西侧。另两具为汉白玉雕龙、凤纹石椁,东西向放置于底部正中偏北。汉白玉椁内均置髹红漆木棺,已朽烂。
关帝庙遗址
历史文化
艺文
元代散曲家冯子振《鹦鹉曲燕南八景》:“芦沟清绝霜晨住。步落月问倚阑父。蓟门东直下金台,仰看楼台飞雨。道陵前夕照苍茫,叠翠望居庸去。玉泉边一派西山,太液畔秋风紧处。”
相关人物
完颜亮(1122~1161年),汉名亮,契丹名迪古乃,字元功。辽王宗干次子,母大氏。为人多猜忌,残忍,好读书,风度端严,神情闲远。金熙宗时,为奉国上将军,后累官骠骑上将军、龙虎上将军、光禄大夫、尚书左丞、平章事、右丞相,兼都元帅,领三省事。金皇统九年(1149年)杀熙宗,自立为帝,1150~1161年在位。期间,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处死金太宗的子孙和为自己篡位立功的大臣等。多用汉人、契丹人、渤海人掌朝政,改订中央官制,仿辽制改设枢密院,改革科举制,南迁女真人与汉人杂处耕作。金正隆六年(1161年)大举攻宋,被宋军击败,东逃途中被部将杀死。金大定二年(1162年)降封海陵王,谥号炀。
完颜阿骨打(1068~1123年),汉名旻,女真族完颜部人。辽天庆三年(1113年)为女真各部的都勃极烈(都部长)。连败辽兵于宁江州(今吉林扶余东面南小城子)、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辽天庆五年(1115年),建金国,称帝,年号收国。取辽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击溃辽天祚帝亲征军。次年击灭渤海人高永昌军,招降保(今朝鲜新义州北)、开(今辽宁凤城)等州的系辽籍女真人。金天辅三年(1119年)命完颜希尹创制女真文字。金天辅七年(1123年),西逐天祚帝,病死途中。庙号太祖,谥武元皇帝,墓号睿陵。
文物价值
金陵是北京重要的古代帝王陵寝之一,对研究金代历史发展、金代建筑艺术、营建工程等具有重大作用。
文物保护
1995年10月20日,金陵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金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金陵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车厂村北九龙山脚下。
交通路线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距离金陵约24.6千米,驾车约55分钟到达。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3 15:5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