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情感题材的渡边淳一此次在《钝感力》中抛开情感话题,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钝感力”(迟钝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由于此书曾被业界推荐给
日本安倍内阁,因而引发民众的阅读热情,其影响力也不局限于妇女阅读群体。
“
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
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中文里连钝感这个词也不常见,只听说在科技领域有钝感机理、钝感剂等说法。
钝感dùn gǎn,心理学名词,与“敏感”意思相对,词性相同,两者互为
反义词。钝感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
标尺,是用来描述人活动速率的。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其敏感度也会越低,人的思维只有钝感系数与敏感系数
相平衡才更容易保持较为理性的思维,否则反之。
渡边淳一,日本当代著名作家。1933年10月24日生于日本北海道,1958年毕业于
札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在母校担任
整形外科讲师,授课行医多年。后弃医从文,开始文学创作。
1970年以小说《光和影》获得第63届
直木文学奖。1980年以小说《
遥远的落日》获第14届吉川英治文学奖。2003年获日本出版大奖
菊池宽奖。1997年2月出版的《失乐园》(日本
讲谈社出版),在《
日本经济新闻》连载时引起极大反响,在日本已发行260万册。小说的书名还获得了日本1997年
流行语大奖。
作家初期的作品以医疗题材为中心,逐渐扩展到历史、
传记小说,特别是其以医学知识和
生活经验为基础,
丰富多彩、深入男性和女性本质的恋爱小说,深受广大日本读者的喜爱。
1980年日本
文艺春秋出版社出版渡边淳一作品集,共23册;1995年日本
角川书店出版渡边淳一作品集,共24册。2004年5月,主题随笔集《
丈夫这东西》在中日两国同步出版。2005年,长篇小说《幻觉》中译本在中国出版。2007年,长篇小说《
爱的流放地》中译本在中国出版。
1969年,渡边淳一所在的大学附属医院正在进行日本第一例
心脏移植手术。当时渡边淳一怀疑被摘除心脏的那位患者并没有真正的
脑死亡,因此就对当时所在的医院进行了批评。后果可想而知---只有35岁的渡边淳一无法继续在医院工作下去了,他索性辞职开始了小说创作的生涯。
渡边淳一已发表130多部作品,其中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
随笔散文和传记作品,并且迄今仍然笔耕不辍,表现了非凡的天赋和丰厚的创作实力,在日本拥有广泛而持久的读者。日本媒体称他是“‘
中间文学’第一人”、“现代男人的代言人”、“日本现代情爱文学大家”等等,所有的关注或评价,赞誉或争议,其实皆归因于他创作的一系列表现中年人情感纠葛的长篇小说。